-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11月15日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1月15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 -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非公有制經濟
11月15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11月15日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s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1月15日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 -
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
11月15日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 -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11月15日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 -
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
11月15日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堅持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 -
發展基層民主,暢通民主渠道
11月15日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監督機制。 -
廢止勞教制度 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
11月15日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
不準違規配備公車秘書 探索實行官邸制
11月15日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 -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11月15日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健全基礎管理、內容管理、行業管理以及網絡違法犯罪防范和打擊等工作聯動機制,健全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 -
啟動實施“單獨”家庭生育二胎政策
11月15日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
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解決群眾訴求
11月15日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 -
劃定生態紅線建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11月15日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 -
健全軍費管理 減少非戰斗機構和人員
11月15日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
破除“官本位”觀念 深化公務員改革
11月15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