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書記”潘峰:臉上曬出的斑是別樣榮譽勛章
12月23日這不是煙臺山醫院青年志愿者們第一次前往趙家村了,自從煙臺山醫院辦公室主任潘峰赴趙家村任職“第一書記”以來,煙臺山醫院的專家、志愿者就成了趙家村的“... -
魯商藝術團到魯商集團“第一書記”幫包村慰問演出
11月11日11月8日,魯商集團“第一書記”幫包村的村民們度過了難忘的一天,來自魯商藝術團的演員們專程來到臨沭縣玉山鎮,為村民們送上了兩場高品質的文藝盛宴。 -
"第一書記"送光明進鄉村,部分村民將免費手術
10月21日今天,隨著由大眾網聯合海馬汽車共同舉辦的“共建美麗山東,海馬汽車走近‘第一書記’”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山東施爾明眼科醫院的“復明四號”流動手術車來到... -
海馬汽車走近“第一書記”大型公益活動啟動
10月21日今天上午,由大眾網聯合海馬汽車共同舉辦的“共建美麗山東,海馬汽車走近‘第一書記’”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新聞大廈舉行。 -
第一書記夏振罡:要對得起農民的純樸厚道
10月15日“不了解農村,就不了解中國”。夏振罡1989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威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交警支隊派駐文登市界石鎮旸哩村“第一書記”。 -
鄆城"筑夢記"(1)"土地拼圖"上的大棚致富夢
10月10日正如“第一書記”包敬中在日記里這樣描述,因為有了“鄉村夢”,鄆城縣楊莊集鎮幫包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敬中把目光瞄向“流傳土地”,而此時,有著... -
鄆城"筑夢記"(2)"頭腦風暴"后的文化娛樂夢
10月10日據馬莊村支部書記馬忠生介紹,在村干部的禁酒的帶動下,很多村民也開始中午不飲酒,這種良好的風氣正逐漸擴散開來。“第一書記”制定了村干部年終述職制度,... -
鄆城“筑夢記”(3)村容“變臉”后的宜居夢
10月10日為解決用水問題,“第一書記”籌集資金,在全村挖了一口300米的深井,可供全村使用,同時在田地間又挖了9口井,供村民澆地使用。大眾網記者看到,陳屯社區綜... -
書記“四請”村民 98歲老人免費住“新家”
10月09日9月25日中午12點,趁著吃飯的空,郭家廟村衛生室大夫高新文背上藥箱去給本村38歲的癱瘓患者郭希慶做檢查。十幾年前的一場車禍讓郭希慶左半邊身體癱瘓,生活無... -
魯商集團“第一書記”牽線齊魯醫院專家送醫下鄉
10月29日10月26日上午,在魯商集團“第一書記”的牽線搭橋下,齊魯醫院內科黨總支的醫護人員一行30余人來到臨沭縣玉山鎮,在魯 商集團幫包村以及幫包小學進行了為期... -
老村莊變美宜居,“能人”們從城里搬回來住
10月08日丁立臣、劉慶明、王振江、李維田和遲建勇是省國資委選派到沾化縣大高鎮馬家坊村、大樓村、穆家村、河東馬家村和郭家廟村的第二批“第一書記”。在任期內,五... -
沾化淘金記(4)促土地流轉 農民變園林工人
10月07日地里不種糧食,也不種冬棗,而是“租賃”出去種龍柏、種草莓、種葡萄、種甜瓜,在“第一書記”的幫扶下,沾化縣不少村子的土地由家庭單干變為流轉集約耕種,... -
沾化淘金記(3)推多元農業 農民村集體雙贏
10月06日在沾化縣“第一書記”進行產業幫扶的村子里,農民們從“第一書記”那里學會的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種植、養殖模式,而是學會了“把雞蛋放進多個籃子里”,... -
沾化淘金記(2)建養殖小區 帶項目不帶包袱
10月05日大眾網記者在沾化縣采訪“第一書記”期間,發現了村子的很多“變”,其中村子的畜牧由散養變成了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在產業規模擴大的同時,村集體的收入也大... -
沾化“淘金記”(1)搭冬棗大棚 每畝地多掙1萬
10月04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農民固守著傳統的耕種飼養模式,解決了溫飽卻難致富。“第一書記”到沾化農村,帶來“變”的思想,以農民為主體,調整產業,打造... -
貧村四盼——“第一書記”閆遂峰的包村心得
09月27日閆遂峰是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的軍隊轉業干部,去年4月到菏澤市曹縣安蔡樓鎮的5個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今年4月滿一年后,繼續留任。菏澤市是山東經濟最落后的... -
櫻桃遭暴雨仍增收 第一書記讓村民嘗到電子商務甜頭
09月24日日照市五蓮縣叩官鎮董家樓村位于盤龍河發源地大北山下,種植櫻桃的歷史已經長達600余年,由于村內山泉水豐富,土壤富含腐植酸及各種礦物質,所產的櫻桃果肉厚... -
于文強:"第一書記"就要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09月24日2013年6月下旬,于文強再次協調醫院的專家團隊和文藝骨干再次走進張家窯村,為廣大村民送來了健康和歡樂。“第一書記”于文強為張家窯村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 -
“第一書記”傾心幫扶教育事業獲“尊師重教”稱號
10月22日9月10日,省人大“第一書記”組織幫包村駐地學校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為197名教師送去紀念品和節日的祝福,這是“第一書記”心系教育的又一個縮影。省人大機... -
"第一書記"趙坤:規劃"落地" 村民生活有"奔頭"
10月08日濟寧新聞:自曲阜師范大學發展研究室副主任趙坤來到泗水縣泗張鎮羅家莊村擔任“第一書記”至今,已近一年半的時間了。這位原來在學校坐辦公室、手握筆桿子的... -
平原“造血記”(3):京劇進村 洪水中上黨建課
09月18日在德州市“第一書記”臨時黨委書記、袁家寨村“第一書記”劉玉富的帶領下,8位“第一書記”如“八仙過海”,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各顯神通,由“幫扶”到“引路... -
平原“造血記”(2):鋪“希望路” 8個老村煥新顏
09月17日平原縣腰站鎮小芝坊村有一棵遠近聞名的千年唐槐,據說是1300年前建村的時候種下的,老槐樹的樹干早已干枯倒伏,上面發出的幾條新枝卻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
平原“造血記”(1):換個種法 地里掘出桶桶金
09月16日地里不僅能種糧,還能掘出桶桶金。今年3月18日,平原縣三唐鄉、腰站鎮的8名“第一書記”到達幫包村駐地,他們通過引進資金、技術、良種、合作社經營模式等多... -
大眾報業集團"第一書記"接力新建界坊小學開課
09月11日第2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報業集團選派任職“第一書記”的蒼山縣南橋鎮界坊村新建成的界坊小學正式開課。這個村3年級以下的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坐在寬敞明亮... -
“第一書記”崔德剛:引領幫扶村發展水產養殖業
09月18日為解決村民觀念落后、收入不高和村莊產業單一問題,東營市殘聯選派“第一書記”崔德剛通過招商,引進東營豪達農業有限公司入駐墾利街道東張村發展水產養殖業... -
界坊小學開學側記 村民:看到孩子家門口上學忒高興
09月11日9月10日早上8點多,蒼山縣南橋鎮界坊村小學門口,早早擠滿了等待開學的村民。今天,在大眾報業集團派駐界坊村“第一書記”積極爭取下建成的界坊小學正式啟用。站... -
"第一書記"張建國:荒堿地上打造"千畝荷香生態園"
09月13日10日,記者見到道口村第一書記張建國時,他正忙著打電話聯系專家給村民培訓蓮藕種植知識。張建國是東營市商務局派駐到利津縣陳莊鎮道口村的“第一書記”。破... -
東平縣5名眼疾患者免費手術 第一書記協調幫扶
08月10日今天,5名來自東平縣戴廟鄉的眼疾患者在山東紅十字眼科醫院接受了免費手術。其中,高祥花老人同時患有胬肉和倒睫,經過溝通協調,院方還免費為她實施了倒睫手... -
東阿“授漁記”(3)四個計劃讓村民有盼頭
08月09日到村4個月,東阿縣的“第一書記”們在村里抓班子、促黨建,帶項目、引資金,村民的生活在悄然發生變化。然而,這些還遠遠不是他們的全部設想,采訪中,“第一... -
12名眼疾患者濟南免費手術 第一書記全程相陪
08月08日5000多元的眼科手術一分錢不花,來回車接車送,臨走還有營養品相送,這樣的好事就發生在東平縣梯門鎮眼病患者身上。8月6日、7日,15名東平梯門鎮的眼病患者在... -
蒼山縣石埠村兩任“第一書記”接力電網改造
08月27日立秋已過,暑熱退去,但石埠村的村民們仍然沒有忘記兩任“第一書記”幫助他們改造電網的事。一位70多歲老大娘拉著現任“第一書記”劉昌遠的手說:“非常感謝... -
小宋村“第一書記”聶新鋒:80后的農村管理新模式
08月26日東營海事處派到牛莊鎮小宋村駐村的“第一書記”聶新鋒,是位地道的“80后”,也是現在牛莊鎮所有的“第一書記”中最年輕的一位。為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聶書... -
曹家村“第一書記”劉波:30萬元修好村里路
08月26日家住牛莊鎮曹家村的曹大爺一見到記者就高興的說:“自從我們劉書記來了,村里的路全修了,再也不怕雨天路滑摔倒了。” 據了解,劉波書記達到曹家村后,完... -
“第一書記”黃培海:幫貧困學子圓上學夢
08月26日東營市委黨校駐墾利縣墾利街道東宋村的“第一書記”黃培海,通過調查了解到,村里12歲的女孩張文洋因家庭貧困,學業很難維持。近日,康力健身減肥營的營員一... -
“第一書記”趙國際:“我是來為村民干事的”
08月26日2012年4月26日,東營市民政局駐牛莊鎮東隋村“第一書記”趙國際正式上任。據了解,除了為農村婦女傳授保健知識的培訓班,村里還舉行過戲曲文化藝術培訓班、林... -
“第一書記”李興友:發展三產促經濟“破殼”
08月26日李興友是東營市農業局派駐到牛莊鎮王營村的“第一書記”。“駐到村里,首要的還是要帶領村民致富,解決村集體經濟‘破殼’的難題”。李書記說,依托村內現有... -
山東商職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筑夢玉山”
08月21日大眾網訊 8月19日上午,在魯商集團駐玉山鎮“第一書記”的聯系下,山東商職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23人來到玉山,開始了為期兩天的“筑夢... -
“第一書記”谷鳴:咱來村里就是來干活的
08月12日每個周六的早上,在威海市古陌早市都有一對特殊的夫妻在賣菜,特殊是因為男攤主谷鳴的身份,他既是威海市檔案局辦公室的副主任,也是工業新區汪疃鎮陳家山村... -
“專家書記”包村,送創意送技術
08月10日7月31日,記者來到東阿縣劉集鎮前關山村、四屯村和前苫山村,這里是省農科院三位“第一書記”的派駐點,說起著三位農業專家,村民們直夸他們像“導演”,在村... -
槐蔭區衛生局派駐第一書記:申莊村建成健康主題活動廣場
08月22日 -
東阿“授漁記”(2)產業布局讓村民富起來
08月08日7月30日至8月2日,記者跟隨魚山鎮、劉集鎮的“第一書記”走街串巷,眼見為實:一些幫扶項目相繼落地,基礎設施不斷“升級”,規模養殖,特色種植,日趨科學的... -
東阿"授漁記"(1)頭腦風暴讓村民"活"起來
08月07日帶資金帶項目能促進村子發展,但要談到可持續,從根本上還得解放思想、打開眼界。今年4月,省統戰部、省金融辦、省農科院、省監獄管理局選派的第二批“第一書... -
“第一書記”抓黨建 66歲老黨員熱情“參政”
08月10日開大會、提建議,重溫入黨誓詞……8月1日,記者在東阿縣劉集鎮坡里村采訪,省委統戰部派駐的“第一書記”韓廣梓到任后,重抓黨建,讓黨員們充分釋放正能量,... -
下地看木耳,講堂學種植——村民李恩強的一天
08月10日自從“第一書記”來到村里,建起農業科技大院,發展黑木耳種植脫貧致富項目,像李強恩一樣,村民不僅從中收獲了效益,更學到了技術,培養了學習意識。 -
東苫山村:最年輕書記“跑”來高標準衛生室
08月10日8月1日上午,在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東苫山村的村支部里,東苫山村婦女主任張桂賢一說起“第一書記”張峻,話就停不住了。“他來這第一頓飯就是在我家吃的。比... -
"第一書記"李騰飛:順茬搞養殖 村民才愿跟著走
08月10日上項目也得順著茬來,這樣村民才愿意跟著走。8月1日,記者在魚山鎮平安店村采訪,平店村的“第一書記”李騰飛開始著手建設一個30畝的養羊基地,這個項目很受... -
種植新種瓜收益雖高,技術不熟村民顧慮
08月10日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魚山鎮安平店村“第一書記”李騰飛到任后,帶領部分西瓜種植戶前往西瓜之鄉——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進行考察,種植戶對新品西瓜產量表示驚... -
玫瑰花田間,老張頭“點評“岳書記
08月10日老岳今年36,叫岳曉光,是省金融辦派駐姜韓村的第一書記,老張今年63,叫張衍信,是在黃河邊種了一輩子地的姜韓村村民。 -
范坡村:農村大院里的夜場舞會
08月10日8月1日,晚8點,范坡村村委大院里熱鬧的很:燈光下三四十個農村婦女看著投影,跟著音響跳起整齊的健身舞;老少爺們搖著大蒲扇,在一旁樂呵呵地看著;幾個蓬頭... -
第一書記引“活水” 棗莊體彩送中華武術進山溝
08月12日12日,由山亭區第一書記張昌興牽頭的組織的“棗莊體彩關愛留守兒童,送中華武術走進山溝”活動在山亭區東洋泉村村委會舉行。 -
30多歲沒學會吸煙 進村一周就變“大煙槍”
08月09日和賈洪斐一起派駐到魚山鎮的岳曉光第一天任職還沒進村,就被堵在了村口,一位老農連個招呼都沒打,劈頭就是一句:你這個新書記,什么時候能把俺村里的配電機... -
東阿魚山鎮25名農村眼病患者在濟手術成功
08月07日今天,來自聊城市東阿縣魚山鎮的25名眼疾患者在山東紅十字眼科醫院接受了免費的手術治療,其中包括13名白內障患者和12名胬肉患者。截至下午18:30,手術全部... -
29村民受益“齊魯光明行” 明天在濟免費手術
08月06日今天上午,聊城東阿縣魚山鎮的29位白內障和胬肉眼疾患者在三位“第一書記”的帶領下來到山東紅十字眼科醫院。明天上午,他們將在這里接受免費的手術治療。 -
蒼山石埠村“第一書記”為留守兒童“送課程”
08月05日臨沂市蒼山縣石埠村100多位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向駐村“第一書記”劉昌遠提出的請求。針對村民的渴求,劉昌遠邀請了20位大學生進村支教,為石埠村的留守兒童送... -
濟南英雄山下唱響《“第一書記”之歌》
08月08日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省地稅局選派“第一書記”組織幫包的沂蒙革命老區莒南縣澇坡鎮柿樹園村的村兩委和幾位村民代表,來到了... -
魚山老劉瞧病記:這個手術怪好,一分錢不花
08月01日7月31日下午2點多,東阿縣魚山鎮舉衛生院里人頭攢動,來自姜韓、范坡、張坊、曹廟等行政村的200多名村民聚集在這里,等待來自省城濟南的醫生為他們免費檢查眼... -
省城醫生走進魚山 200村民免費查眼疾
08月01日7月31日下午,由大眾網、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山東紅十字會眼科醫院共同主辦的“浦發銀行齊魯光明行”活動走進聊城市東阿縣魚山鎮,免費為村民進行白內障等眼科... -
31日,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大眾網聯合山東紅十字眼科醫院共同舉辦的“浦發銀行齊魯光明行”活動正式啟動。當天下午,參加此次活動的其中一支眼科專家醫療隊和...
-
"浦發銀行齊魯光明行"啟動,惠及2000名農村白內障患者
07月31日7月31日上午,由大眾網、浦發銀行濟南分行聯合山東紅十字眼科醫院共同主辦的“浦發銀行齊魯光明行”活動在濟南啟動。本次活動期間,將為全省的“第一書記... -
志愿者隊伍進村 浦發銀行踐行社會責任
07月31日今天上午,在“浦發銀行齊魯光明行活動”啟動現場,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叢威娜告訴記者,浦發銀行濟南分行為本次活動首批投入資金支持,幫助“第一書記”... -
兩支醫療隊奔赴“第一書記”村,眼疾患者免費看病
07月31日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醫院,山東省紅十字眼科醫院院長王興武表示,醫院已作出承諾,在活動中不進行任何商業行為;除了新農合報銷的部分,治療費用均由醫院... -
蒼山縣石埠村“第一書記”情系留守兒童
07月29日蒼山縣南橋鎮石埠村現有農戶632個, 這些家庭中的中青年人幾乎都在南方經商打工,有一百多名兒童和爺爺奶奶留守在家。他們雖然進入了小學學習,但每逢假期卻... -
宋緒成:十余萬字工作日志 飽含助村發展情
07月25日自從2012年5月8日宋緒成被下派到煙臺市萊山區萊山街道河北村,看到當地的經濟狀況后,想下來干點實事的宋緒成夜里輾轉反側思考的問題。如今,這個問題在他一... -
"第一書記"于振寶:盡己所能多為村民辦實事
07月22日從4月1日到現在,于振寶堅持靠在一線組織施工,積極協調所在單位出資近30萬元新建一座容量40立方米的水塔;硬化村委會門前330平方米健身廣場;整修村老年活動... -
"第一書記"劉懷瑞:清澈井水流進百姓心
07月22日“好大的水流啊,以后我們這些老頭子再也不用挑水吃啦!”榮家店村72歲的榮鳳江老人在自家水龍頭下接了滿滿的兩大桶水,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如果不是村里“第... -
村里來了“第一書記”——山東省直機關干部幫包基層單位紀事
07月18日如果放在一年前,“80后”的張博韜或許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位來自山東省人大研究室宣傳處的副主任科員,打小就在部隊大院里長大,然后是參軍、考軍校、讀... -
7月15日,山東省商業集團向玉山鎮玉山衛生院轄區內8所村衛生室捐贈了總價值27萬元的辦公、醫療設備,并在玉山鎮玉山衛生院舉行了捐贈儀式。山東省商業集...
-
第一書記郝萬勝:視前爐房村為"第二家鄉"
07月15日“郝書記真是好啊!自從來了后,我們村發生的變化太大了!”說起棲霞市亭口鎮前爐房村“第一書記”郝萬勝,簡直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起郝萬勝給前爐房村... -
“第一書記”張健:讓村里人過上城市生活
07月15日62盞太陽能路燈、1300米環村公路、20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12000平方米的土元養殖基地……在東營市委宣傳部選派的“第一書記”張健的幫扶下,利津縣汀羅鎮前崔... -
第一書記牽線 小鄉村有了“文化墻”
07月25日近日,在山東藝術學院駐村“第一書記”的策劃組織下,菏澤鄆城的小鄉村有了自己的“文化墻”。今年5月以來,山東藝術學院“第一書記”鄭華麗、董文化、卜昭滔... -
日照"第一書記"建櫻桃營銷新模式 20天售一萬余斤
07月04日日照五蓮櫻桃的成熟期在5月底,而5月底的兩場暴雨使得櫻桃大面積減產,銷路堪憂。可五蓮縣叩官鎮董家樓村的櫻桃卻不愁賣,還銷售的十分火爆,這要歸功于日照... -
村干部眼中的第一書記:想法新閑不住 要做品牌山楂
07月03日“李書記來了后給我們講了很多新想法,新思路,很多咱都沒聽過!”6月28日,在費縣南張莊鄉小賢河村,一說起新來的“第一書記”李玉華,村委副書記李中明就打... -
村民眼中的第一書記:"果品市場建成了第一個送錦旗"
07月03日“李書記幫俺孩子治好了病,俺也不知道咋感謝他,反正俺全家一輩子忘不了他!”6月28日下午,在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小賢河村,61歲的李中愛一邊哄著懷中咿呀學... -
蒼山縣南橋鎮:“第一書記”送關懷 黨員增干勁
07月02日在石埠村,參加黨員大會的黨員們接二連三地訴說了“第一書記”劉昌遠進村以來幫他們做的件件實事、好事:修通了4.7公里的村外道路,綠化道路近3公里,栽種綠... -
走訪槐蔭區吳家堡鎮申家莊村“第一書記”劉曉峰
07月15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60歲以下村民小額健康保險享有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80%……一組組驕人的數據,一串串溫暖的符號,凝聚著槐蔭區衛生局對幫... -
蒼山縣石埠村“第一書記”情系留守兒童
07月29日“劉書記,雨季到了,孩子也要放暑假了,你看看能不能把孩子們組織起來,給他們增加點知識啊。”“劉書記,暑假到了,你看能不能想想辦法,不讓孩子成天在家... -
李書記救助兩歲重病患兒 聯系醫院免費手術
06月30日“多虧李書記給操心,讓孩子做手術沒花一分錢,俺們全家一輩子都忘不了他。”6月28日,談起“第一書記”李玉華幫助小孟涵做手術的事,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小賢... -
建幼兒園、銷售山楂 小賢河村遇兩大難題
06月30日“村里沒有幼兒園,孩子們上學得到12里地遠的鄉幼兒園,路上不安全啊!”今天下午,在省委宣傳部選派的“第一書記”李玉華所在的費縣南張莊鄉小賢河村,村支... -
85歲老人有個殘疾兒子 李書記渴望社會關注
06月30日作為第一書記來到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小賢河村里工作以來,李玉華經常走訪困難群眾,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還給村里27戶殘疾人贈送種兔。但是最讓他放心不... -
小鄉村有大規劃 下月太白村通自來水
06月30日“劉書記來之后,現在村里一天一個樣,我們村新辦公室下個月就要開工了,再過一個月村上就通上自來水!”說起劉兵,太白村黨支書魏金廷連聲稱贊。他告訴大眾... -
19位老黨員再宣誓 劉書記小廣場建文化大院
06月29日6月27日下午6點左右,太陽還沒落山,山東省委宣傳部選派的“第一書記”劉兵就帶著幾個村民和大學生村官,在臨沂費縣南張莊鄉太白村村東頭的健身廣場干起活來... -
“以房養房”想建惠民綜合樓,錢不夠愁壞“第一書記”
06月29日“一樓可以出租商戶,二樓建成后可以用作辦公室、黨員活動中心,還可以搞文化活動。用出租一樓的房費供應村辦公樓的費用,結余的錢還可以用于村里的基礎建設... -
太白村有了健身廣場,村民“精神腰包”鼓起來
06月29日“白天忙農活,一到晚上俺就自發地來到健身廣場跳舞,剛開始很多人不會跳也不好意思跳,現在吃了飯不跳舞都覺得少了些什么,俺們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6月... -
土地流轉580畝,黃煙地里掘“黃金”
06月29日6月27日上午,烈日當頭。大眾網記者在太白村黃煙種植基地里看到,村民們正干的熱火朝天,澆水、去煙頭、摘煙葉……衣服雖已被汗水浸濕,但一項項工作有序進行... -
“走近‘第一書記’共建美麗鄉村”活動今日啟動
06月28日今天上午,“走近‘第一書記’共建美麗鄉村”大型網絡文化惠民活動在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武家匯村正式啟動。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網絡文化辦公室主任劉致福致... -
“申書記”最大的一樁心事:幫殘疾夫妻脫貧
06月28日6月27日下午3:30,烈日炙烤著大地,山東省委宣傳部選派的“第一書記”申維龍穿著布鞋,急匆匆地走出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武家匯村支部委員會的大門,拐了兩道... -
山東省地稅局選派“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考察學習致富增收項目
07月15日山東省地稅局選派第二批“第一書記”自3月份到達莒南縣澇坡鎮柿樹園村等5個村以來,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制定了詳細工作計劃,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采... -
山東省金融辦派駐東阿縣魚山鎮第一書記工作縮影
07月15日3月20日,作為山東省金融辦派駐的第二批“第一書記”岳曉光、李騰飛、賈洪斐三名年輕干部正式進駐東阿縣魚山鎮三個幫包村姜韓村、安平店村、范坡村。 -
在莒南縣澇坡鎮海拔585米的雞山西部,有一個小山村名為孫盧雞山村。為了把規劃變為現實,他風里來,雨里去,搞規劃,跑資金,臉黑了,人瘦了,一項項規劃卻變...
-
省文化廳駐鄆城黃集鄉“第一書記”流動黨校正式開班
07月15日7月11日上午,山東省文化廳駐鄆城縣黃集鄉“第一書記”流動黨校在鄉政府辦公樓綜合教室正式開班,會議由文化廳“第一書記”領隊管國志主持,鄆城縣“第一書記... -
村集體沒有錢 倆書記渴望“造血”惠百姓
06月28日“村里的集體收入太少了,想給村民半點實事總是拿不出錢來,愁人哩!”6月27日下午,在“第一書記”申維龍所在的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武家匯村,村支部書記張紀... -
山東省地稅局“第一書記”幫包村迎來“首席專家”
07月01日6月25日,省農科院“第一書記”專家服務團一行12人冒著小雨,趕赴澇坡鎮鬐山村等5個村,對山東省地稅局“第一書記”幫包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
省地稅局“第一書記”積極開展慶“七一”黨性教育活動
07月01日27日一早5位省地稅局“第一書記”來到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了解曹玉海的生平事跡。在紀念館,5位“第一書記”遇到了莒南縣縣委書記陳一兵。5位第一書記向陳... -
資金、科技、市場,武家匯村渴望3條致富路
06月28日大眾網記者在武家匯村的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第一書記”申維龍在任職的3個月里給村子里帶來了很大變化,可要是真正解決“一家一戶闖市場”的問題,還需要3條... -
愛心書桌搬進家 每個小學生都受益
06月28日“我終于有了自己的小書桌,也有了自己學習的空間,以后我一定會好好學習。”6月27日下午,費縣南張莊鄉武家匯村四年級的學生曹欣冉對大眾網記者說。據了解,... -
跟煙草公司“借”大棚 四季種菜閑不住
06月28日6月27日下午,大眾網記者來到武家匯村的種植大棚邊。上個月,大棚內的黃煙秧苗已經移走,16間新型大棚已被村民們承包了下來改種了蔬菜,而這些大棚是第一書記... -
組建貸款聯盟 為養殖戶申請200萬資金
06月28日6月27日中午,武家匯村的村民林清柱正在豬圈里喂豬。看著這些白白胖胖的小豬,林清柱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而養豬資金的來源,還得從“第一書記”申維龍主持組... -
新修攔水壩 1300畝農田不再“看天灌溉”
06月28日“修建這個攔水壩是全村人多年的一個愿望,現在終于實現了。這樣可以解決周圍1000多畝的農田灌溉問題,農田再也不用看天澆水了。”在采訪中,武家匯村黨支部... -
穿著布鞋蹲在大棚里和咱聊種菜——村民眼中的申維龍
06月28日“申書記天天在村里轉,到老百姓家里、地里,他哪里都去。”說起村里新來的“第一書記”申維龍,66歲的武家匯村村民林清蘭對大眾網記者說,申書記閑不住,“... -
感覺城里的文化生活搬到村里了——村支書眼中的申維龍
06月28日“申書記來到我們村后,撲下身子干了一串實事!”一說起申維龍,武家匯村黨支部書記張紀廷是一臉的佩服。他告訴大眾網記者,申維龍進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