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紀行]棗莊:“三大戰役”轉型 打造“幸福新棗莊”
2012-05-17 21:31:00 赫洋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據了解,棗莊市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城市轉型戰略,推進服務業發展、工業轉型、新型城鎮化等“三大戰役”,著力打造一個富庶、宜居、文化、活力、安康的“幸福新棗莊”。
大眾網棗莊5月17日訊(記者 赫洋)今天,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西線采訪團來到“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棗莊市。古色古香的臺兒莊老城、碧波萬頃的東湖公園、方興未艾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這些新景象讓人很難想象到,棗莊曾是一座以煤炭工業為支柱產業的老工業城市。據了解,棗莊市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城市轉型戰略,推進服務業發展、工業轉型、新型城鎮化等“三大戰役”,著力打造一個富庶、宜居、文化、活力、安康的“幸福新棗莊”。

采訪團記者在臺兒莊古城內參觀采訪。(盛堃 攝影)
戰役一:
主攻服務業,讓千年古城迎來新春天
來到棗莊,就不能不去臺兒莊看看。提到臺兒莊,就不能不讓人想起那場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此的慘烈戰役。在當年中國軍人用鮮血守衛的這片土地之上,一座現代服務業聚集的新臺兒莊古城已經拔地而起。在這里不僅傳承著當年中國軍民抗擊侵略、共赴國難的慷慨豪氣,小橋流水、游人如織的場面更彰顯了如今臺兒莊作為棗莊現代服務業高地的地位與作用。
采訪團記者們在穿行于古城中時,許多人不禁好奇,當年在戰火中被毀于一旦的古城是如何在半個多世紀后又重現了生機?
據了解,2006年,棗莊市正處于城市轉型的關鍵期,臺兒莊古城遺址的地皮也正要被賣給一家房地產開發商,用做商品房建設,千年古城眼看就要徹底灰飛煙滅。
這時,時任棗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的陳偉來到臺兒莊古城考察,在參觀完古城里的街巷、建筑等歷史遺跡后,陳偉當即決定,臺兒莊這塊地不賣了!因為這時,一座建在運河沿岸、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的臺兒莊古城的新輪廓,已經在陳偉的腦海里逐漸清晰起來。
就這樣,棗莊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馬開始了對臺兒莊古城進行資料搜集,調查摸底,規劃設計等的一系列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優良的設計建造水準和旅游推介工作的出色進行,臺兒莊古城景區開城100天的游客數量就突破了100萬,僅僅是門票收入就賺了1個多億。不僅如此,依托臺兒莊景區,棗莊的餐飲、住宿、旅游、交通等一系列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從棗莊發展壯大起來,依托現代服務業所打造的棗莊“二日游”項目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旅客,飽經千年風雨的臺兒莊古城如今也迎來了新的春天。
如今,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棗莊城市轉型的主攻方向,棗莊市也將力爭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其間,重點培育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群和生產性服務業;抓好景區建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鞏固擴大“二日游”客源市場;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有序進入,推進文化與科技、旅游、金融的深度融合;發揮綜合交通優勢,科學布局物流園區,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堅持“以商促工、以工興商”,加快專業市場群提檔升級。鼓勵發展金融保險、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

采訪團記者參觀國泰化工歷史文化。(盛堃 攝影)
戰役二:
工業忙轉型,讓企業從買技術變為賣技術
今天上午,當采訪團的記者們走在棗莊國泰化工的廠區里時,道路兩旁的郁郁蔥蔥的樹木與盛開的鮮花,讓人絲毫感覺不到這是一所煤炭化工企業。國泰化工的工作人員向采訪團記者介紹說,在建廠之初,國泰化工就瞄準了以科技自主創新研發為目標的高效環保的企業發展之路,爭做棗莊市工業轉型的“排頭兵”。
當地老百姓講過去的棗莊,“煙囪比路燈多”,這也側面說明了當時以煤炭化工為支柱產業的棗莊,在城市環境上所面臨的尷尬。這一切讓國泰化工的管理者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拔覀儧Q不能走過去的老路!”他們在心里暗下決心。于是,他們四處網羅人才,建立起了一支高科技的研發人員團隊,向著低污染、低排放、高產出的新型煤化工技術不斷登攀。
2005年,國泰化工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研發成功。這種技術不但能夠使高污染的高硫煤得到有效、環保的利用,每年還能夠節約標準煤1.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萬噸。
高技術帶來的是高回報。這項新技術的研發成功,吸引了美國第一大煉油企業前來購買該技術的使用專利。從來沒向國外出口過先進技術的中國化工企業,終于完成了從過去向國外企業買技術,到如今向國外企業賣技術的華麗轉身。自主創新,讓國泰,也讓棗莊,在工業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今后,棗莊市還將繼續深化工業轉型,加快產業升級,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在穩定發展煤炭、水泥、電力等產業的同時,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升級、提質增效;培植壯大接續產業,拉長產業鏈條,推動初級產品向附加值高的產品轉變;著力發展替代產業,培植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特色突出、集聚發展的新興產業;發展信息產業,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未來五年,力爭有3至5個新興支柱產業產值超過煤炭采掘業,成功實現產業轉型。

采訪團聽取山亭區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情況介紹。(盛堃 攝影)
戰役三:
新型城鎮化,讓農民一塊地能拿到“三份錢”
位于棗莊市山亭區西部的桑村鎮,總人口不過8萬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小鎮,卻被設立為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和全國500處小城鎮建設示范鎮,這讓采訪團中的不少記者感到驚訝。
桑村鎮農經站站長馬洪偉向采訪團記者介紹,在棗莊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桑村鎮以“群眾自愿、依法實施、集約經營、利益保障”的原則,在保證農村土地所有權不變、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土地農業用途不變的前提下實施了“合作社+公司(外商)+基地+農戶”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10家土地合作社,入社農民每畝土地可以領取900元左右的保底金,每戶還能有一個勞動力在合作社就業,年底合作社還有收益分紅,這樣一個地塊上就能有保底金、勞務收入和收入分紅3份收入!瘪R洪偉對采訪團記者說。
桑村鎮的變化只是棗莊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靶滦统擎偦活^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能夠提供發展載體、要素支撐和用地空間,是新型工業化的‘加速器’;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能夠轉移農民、規模經營、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是統籌城鄉、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一頭連著投資、一頭連著消費,能夠創造市場需求,是擴內需的最大潛力!睏椙f市對未來棗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所描繪的藍圖已經躍然紙上。
按照規劃,棗莊市將按照城市的功能和標準建設小城鎮,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強鎮擴權試點,激發中心鎮、重點鎮發展活力;引導土地合作社向農副產品深加工、商貿流通等方面延伸,壯大鎮村經濟,增強小城鎮發展動力。未來,更多的“桑村鎮”還將在棗莊“遍地開花”。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