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評論之[32]山東的青島藍 世界的青島藍
2012-05-18 20:56:00 丁琪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如果說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是當下社會的主流色彩,那么,藍色,可為山東省第一大城市青島的底色。以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著稱的青島之藍,是一種海闊天空、清澈包容的顏色,昭示著青島歷史積淀的渾厚、對接國際的活力、融合中外的優勢和時代內涵的豐碩。
山東的青島藍 世界的青島藍
“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系列評論之(32)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丁琪
如果說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是當下社會的主流色彩,那么,藍色,可為山東省第一大城市青島的底色。以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著稱的青島之藍,是一種海闊天空、清澈包容的顏色,昭示著青島歷史積淀的渾厚、對接國際的活力、融合中外的優勢和時代內涵的豐碩。這片青島藍里,有國家級藍色經濟區和西海岸經濟新區構建的藍,有碧海藍天的藍,有時代賦予的發展、傳承本土藍色文化產業集群帶的藍……這些風格不同、形態各異的青島藍,隨著以文化作為底蘊的經濟發展、政治進步、學術領先、思潮涌動、民生優先等發生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一系列發展變化和時代進步,青島的藍色標簽,不僅是青島的榮譽和財富,更給山東帶來超乎想象的動力,并延伸出內涵豐富的潛力。
青島藍是由不同范疇的地標性標簽匯聚而成。以棧橋為輻射,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海底世界、匯泉廣場、中山公園、八大關景區、五四廣場、奧帆中心……這是一個沿海岸線的青島黃金旅游帶地標;為保衛青島而引發的“五四運動”,其精神積淀成為今日青島開放、貫通、文明、民主的社會底蘊,為紀念“五四運動”而建造和命名的五四廣場,是青島的精神地標;青島市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以建設品牌文化產業基地、園區為重點,先后建設的青島動漫創意產業基地、青島國際動漫游戲產業園、創意100產業園、2.5產業園、1919創意園、青島達尼畫家村、即墨印刷產業園等26個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形成了八大文化產業集群,這是青島利用多方優勢正在打造的文化產業新地標。這些被賦予了跨時代內涵的地標標簽,匯聚而成青島市獨有的濱海藍色城市品牌和海納百川的青島模式,意味著青島靈魂的長成。
一片得天獨厚的青島藍,擷取歷史的厚重、置身時代的潮流、攜手區位的優勢、彰顯創新的張力。以藍海為依托,滋生出國內首屈一指、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產業。青島與南、北方各沿海城市相比,因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而具有無可比擬的發展海洋文化產業優勢。青島不僅其城市中心軸圍繞大海而建,而且毗鄰日韓,這種溝通和融匯的地利屬性帶來青島科學發展由古推今的蓬勃,正越來越發揮出青島以海洋文化產業增加值有效帶動青島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引擎作用。大有可為的青島藍,以文化的“粘性”將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匯集。
文化其實對一個城市的依附性是最強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化一旦在某地形成,它正在和即將發揮出的“引力”,將具有根基性和無以替代性特征。隨著《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發展總體規劃框架》的逐步落實,青島這張以藍色為基調的科學發展牌,更應先人一步地打向國外。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青島海洋文化產業發展的領先水平有目共睹,并且青島在山東乃至全國的海洋文化資源開發工作上,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但是,領先的含義在于不斷超越。放眼國外阿姆斯特丹、迪拜、夏威夷等知名濱海城市,山東的這片青島藍,有義務、有責任以豐富的海濱資源,孕育出彰顯齊魯特色的集藍色海洋文化、藍色經濟、藍色生態、藍色未來為一體的創新發展模式,將文化與政治、經濟、民生、社會有效融合,以個性鮮明的城市文化品位實現更深層意義上的與國際對接。
如果說青島的海洋文化產業是推動整個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那么,在此基礎上,力推區域海洋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以青島特色和青島理念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產業結構的升級,具有更為長遠的意義。
今年初,青島市委討論通過了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方案。西海岸經濟新區立足于一個未來新青島、大青島的構建。西海岸經濟新區處于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其無以倫比的區位戰略地位具有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優勢。西海岸既是青島“藍色之都”理念的延伸,更是“世界海灣”博大情懷的寫照。作為青島新的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西海岸經濟新區將為山東帶來一個國際灣區都市,屆時,萬眾矚目下,又會是一個屬于青島的新世紀。
國際著名管理顧問詹姆斯?莫爾斯曾說: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于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依托創新和超越,一個“世界海灣、藍色之都”的新青島,躋身國際知名濱海城市指日可待。這就是青島傳承發揚、以文興業構建的一片蔚藍。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