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科學發展新山東6:一個支部一堡壘
2012-05-16 02:45:00 尹海洋 赫洋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打鐵先得自身硬”,近年來,山東各級黨組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強省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解讀科學發展新山東(6):黨的建設新成就
大眾網濟南5月15日訊(記者 尹海洋 赫洋) “打鐵先得自身硬”,近年來,山東各級黨組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強省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學習學習再學習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向全黨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山東省委認真貫徹中央部署,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促進學習制度化、常態化。
首先是強化制度保障。結合山東實際,省委制定出臺了省委常委加強學習、加強改進縣級以上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全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市、縣和各系統、省直各部門黨委(黨組)也都結合實際制定完善了相應制度和配套辦法。
其次是形成學習體系。2010年以來,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主題為“領導干部帶頭學習、領導班子帶動學習,爭創學習型黨組織”的“兩帶一創”主題學習活動,形成了省、市、縣三級領導干部集體學習體系。全省縣級以上黨委(黨組)中心組已舉辦讀書會2000余場、專題輔導報告會一萬余場。2011年4至5月,為突出領導干部的學習帶動作用,省委舉辦了11期領導干部專題學習研討班,對全省658名市廳級領導干部和140名縣(市、區)委書記進行了全覆蓋系統培訓。
第三是注重理論普及。省委堅持理論研究與學習宣傳普及相結合,緊密聯系山東實際。及時提供“適銷對路”的學習教材和理論成果。探索建立理論大眾化示范點,利用齊魯大講壇、民生政策宣講站廣泛開展宣傳。堅持用“山東話”講“山東事”,用群眾語言回答群眾關切,有針對性的解疑釋惑、疏導情緒、促進共識、凝聚力量。同時,組織編寫出版了《山東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100法》等一大批輔導和普及讀物。
搭建網絡學習平臺,開通了山東干部學習網,開展在線學習活動,一年來點擊量達到3800萬人次。各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廣泛開展經典誦讀、“讀一本好書”以及讀書日、讀書周、讀書月、讀書節等活動,創造了互動式、研究式、體驗式、共享式、案例式等學習形式。學習氛圍日漸濃厚,書香齊魯蔚然成風。
一個支部一堡壘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山東省近年來就高度重視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保證了黨對各項工作的領導。
實現基層組織規模不斷擴大。山東堅持“系統抓、抓系統”,不斷擴大“兩新”組織中黨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省市縣三級全部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工委。截至2011年底,全省黨的基層組織已發展到29.1萬個,建立了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黨員隊伍,形成了分布廣泛、完善嚴密、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體系。
基層組織功能不斷完善。平度市明村鎮大黃埠村黨支部堅持“講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抱團發展”,團結帶領群眾采取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方式不斷創新。近年來,面對農業產業化的新形勢,山東探索建立了產業設置黨組織的“九種模式”,在全國較早地推行“產業建支部”,初步構建起以產業關系為紐帶、以產業黨組織為主體、以鎮村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黨組織設置運行新格局。
一名黨員一面旗
近年來,山東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引導廣大黨員做智囊、當先鋒。在黨組織的教育下,廣大黨員胸懷大局、開拓進取,努力工作、敬業奉獻,在各自崗位上積極爭優創先,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很好地發揮出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
同時,山東注重夯實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做到了三“注重”。一是注重發展黨員。全省黨員總數已由建國初期的75.4萬名發展為600萬名,是全國黨員大省。二是注重提高素質。2010年,全省有645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2.1萬名優秀共產黨員,4481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受到各級表彰。三是注重黨員爭先。在支援汶川抗震救災的斗爭中,我省有336.2萬名黨員自覺繳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近7.2億元,其中20多萬名黨員繳納千元以上特殊黨費2.7億多元,繳納特殊黨費數額居全國第一。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大家奮戰兩年,再造了一個新北川。
基層民主顯威力
近年來,按照中央“擴大人民民主”的精神,山東加快推進基層黨民主政治建設,基層群眾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得到不斷改進和完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
一是“選”。對基層黨組織的產生方式進行大膽探索,擴大基層黨組織直接選舉的范圍,全面推行農村兩委成員的“兩推直選”。通過全面推進“兩推一選”、“兩推直選”、“公推直選”,基層選舉的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貫穿基層工作全過程的工作機制,使基層各項工作從動議、醞釀、咨詢、決策,到執行、反饋、監督各個環節,都有群眾的充分參與、充分表達、廣泛監督和有效制約。
二是“明”。通過實行公示、聽證、公決等制度,基層民主決策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改進候選人提名方式,使選舉更加重視和體現民意。完善座談會、聽證會等形式,擴大群眾對與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的參與。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各項辦事公開制度,保證群眾知情權,基層民主監督扎實推進。
三是“規”。通過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居民自治章程、職工代表大會,基層民主管理取得長足發展。
四是“議”。即黨員詢問、質詢,保證黨員監督權。黨員就日常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滿意的問題向基層黨組織提出詢問、質詢,由黨組織予以答復或辦理。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