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改委: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54.8%
2012-05-13 12:07: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省九次黨代會召開5年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諸多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的工作基調,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九次黨代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富民強省新跨越邁出了堅實步伐。

省發改委副巡視員、新聞發人張士新出席新聞發布會
大眾網濟南5月13日訊 今天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行。省發改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張士新出席新聞發布會并致發布詞。張士新簡要介紹了我省九次黨代會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
張士新介紹說,省九次黨代會召開5年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諸多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的工作基調,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九次黨代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富民強省新跨越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5年來,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歷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全省生產總值分別突破三萬億、四萬億大關,2011年達到45429.2億元,年均增長12.3%;人均生產總值由2006年的2961美元提高到7317美元;地方財政收入由1356.3億元增加到3455.7億元,年均增長20.5%。2011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770.7億元,年均增長22.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75.9億元,年均增長18.9%。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二、加大強農惠農力度,農業基礎更加穩固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等農業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不斷加大“三農”投入,“十一五”期間全省財政累計用于“三農”資金4718億元,年均增長36.1%。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85.3億斤,連續9年實現增產。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812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2170家; 2011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達153.7億美元,連續十二年居全國第一位。
農業科技支撐能力和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笆晃濉逼陂g全省累計取得省部級以上農業科技成果334項,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關鍵技術845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9%。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77%,農業機械總值702.0億元,農機總動力1.2億千瓦。
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笆晃濉币詠恚鐣顿Y848億元,全省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3萬平方公里,完成158座大中型和4232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1839.84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新增農村沼氣用戶244.5萬戶,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經濟結構向“新、特、優”提升,三次產業比例由2006年的9.8:57.4:32.8調整為8.8:52.9:38.3。深入實施“雙輪驅動”戰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7.9%,提高了5.1個百分點。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27.3%。大力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重點支持十大領域,著力培植“四大載體”,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7418億元,年均增長19.3%,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6年提高了5.5個百分點。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萬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額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5.9%和45.1%。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投資,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行業項目擴張,投資及經濟運行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1年全省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8%,比2006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全省分別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和92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9個,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12個,創新平臺數量居全國前列。全省各類人才達到1072萬人,駐魯“兩院”院士37人,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四、實施重點帶動戰略,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藍黃”兩區雙擎啟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先后獲國務院批復,兩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堅持兩區融合發展、錯位發展和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發展規劃,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基礎設施一體化、特色產業培育、特色園區建設、未利用地開發等重點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黃河三角洲產業投資基金投入運營,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獲批籌建。省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了一批特色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階段性成果已經顯現。去年“兩區”實現生產總值23278.5億元,占全省的51.2%,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重點區域建設成效顯著。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會城市、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沂蒙革命老區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和山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獲得國家批復并進入實施階段。出臺了進一步支持菏澤加快科學發展的意見,突破菏澤由對口幫扶促進發展轉為政策支持自主發展的新階段。城鄉統籌發展步伐加快,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0.9%?h域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81個,過30億元的21個,過40億元的5個。
五、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先后組建了山東鋼鐵集團、山東重工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國企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試點、財稅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取得新進展。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文藝院團等體制改革基本完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對外開放的深度廣度不斷拓展。對外貿易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359.9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111.6億美元,分別為2006年的2.5倍和2.2倍。出口結構不斷優化,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所占比重分別達到43%和17.2%。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從4億美元增加到27.1億美元。
六、社會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笆晃濉逼陂g,財政對民生的投入累計7004.5億元,2011年全省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4.8%,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城鄉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連續八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雙過百萬,城鎮家庭就業實現動態消零。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全省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加,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各級各類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提高,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29.8%,普通高考錄取率達到87%。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有序實施。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全民健身體系日趨完善,競技體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省九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12192元、4368元提高到22792元和8342元。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三個檔次分別提高到每月1240元、1100元和950元。5年來共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近百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指標,加上棚戶區改造,共解決了125萬多戶城市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全面完成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三年任務,累計新建農房320萬戶,改造危房61萬戶。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和諧社會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5年艱辛,5年輝煌!5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鼓舞,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的結果。省十次黨代會召開在即,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靠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一定會實現新的跨越!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