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寶杰:推進“四個濰坊”建設
2012-05-15 21:33:00 都鎮強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近年來,濰坊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積極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并著力于加快“藍黃”兩區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濰坊將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推進創新濰坊、文化濰坊、生態濰坊、幸福濰坊“四個濰坊”建設。

濰坊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初寶杰出席濰坊市新聞發布會并致辭。(馬鑫 攝)

濰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初寶杰介紹了濰坊市近年來在科學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馬鑫 攝)
大眾網濰坊5月15日訊(記者 都鎮強)15日晚,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濰坊站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共濰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初寶杰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濰坊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積極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并著力于加快“藍黃”兩區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濰坊將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推進創新濰坊、文化濰坊、生態濰坊、幸福濰坊“四個濰坊”建設。
高端高質高效 產業發展新優勢
初寶杰說,近年來,濰坊大力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促進了三次產業優化升級。其中,深入實施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目前,濰坊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產業達到4個、過百億企業達到12家;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分別達到31個和61件,數量居全省前列。
據初寶杰介紹,濰坊還以發展安全、優質、高效、品牌農業為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再創農業發展新優勢。目前,濰坊擁有1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67家銷售收入過億元龍頭企業。濰坊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經驗在全國推廣。
與此同時,濰坊樹立了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堅持節能優先、環保優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創建了10個循環型經濟園區、61家循環型企業,形成了20種循環經濟模式。
藍色黃色并進 大項目帶動突破
初寶杰說,按照國家和省里藍黃“兩區”發展規劃,濰坊確立了“一帶、一體、兩翼、多點”的總體布局,北部濱海地區作為濰坊藍色經濟發展的核心帶動帶,把中心城區及周邊半小時經濟圈作為引領主體,以東南、西南組團為兩翼,以各縣市區和重點園區為多點支撐,加快形成海陸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濰坊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力求重點突破。據初寶杰介紹,濰坊強化藍色、高端、高效、生態的發展理念,突出港口、產業、新城、生態四個戰略支撐點,全力加速開發建設,加快建設濱海海洋經濟新區。
此外,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濰坊港口、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取得突破。目前,濰坊港實現國家一類口岸開放和對臺直航,濰坊機場搬遷獲得空軍總部批準,黃濰、萊昌輸油管道基本建成,雙王城水庫、北部水網“南一橫”工程和白浪河下游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順利實施。
壯大文化產業 惠民為民創文明
記者了解到,濰坊文化資源豐富,有49個項目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而面對著文化資源的優勢,濰坊也在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對此,初寶杰說,濰坊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大力加強“四德工程”建設。建立健全了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積極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濰坊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基本文化保障能力,讓群眾廣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實現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提前兩年完成建設任務、實現全覆蓋。
據初寶杰介紹,濰坊為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其中,去年完成文化產業投入468億元、增長23.5%;并成功舉辦了第五屆文展會和第二屆中國畫節。
“四個濰坊”提氣 邁向幸福城市
“濰坊是座特別善于創新的城市。”初寶杰說,今年,濰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推動新跨越、建設現代化經濟文化強市這一主題,提出了加快創新濰坊、文化濰坊、生態濰坊、幸福濰坊“四個濰坊”建設的戰略任務。
隨后,初寶杰詳細闡述了“四個濰坊”的具體含義。他說,建設“創新濰坊”,集中體現了主題主線的核心要求,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產業核心競爭力、體制機制活力和人才支撐力的顯著增強上;建設“文化濰坊”,主要是發揮濰坊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努力把濰坊打造成為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強市。
建設“生態濰坊”,是保障城市持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城市的內在要求,不僅強調建設優美的自然生態,還要打造和諧的人文生態、優良的社會生態,打造濰坊“綠染四季、花滿全城、水潤濰州”的城市風貌;建設“幸福濰坊”,就是既要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物質條件,又要維護社會正義,促進公平和諧, 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方便的醫療、充分的就業、完善的保障、滿意的公共服務,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滿足、安居樂業、社會公平、人文關懷的幸福城市。
此外,在民生和教育方面,濰坊將政府公共資源更多轉向民本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2.2%,政府承諾為群眾辦好的10件實事全部完成;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濰高校發展到17所。
相關鏈接:
濰坊位于山東半島中部,轄4區、6市、2縣,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陸地面積1.6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6萬。是世界風箏都、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去年,濰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42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466.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53.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5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409元。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