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溝:村民"土地入股"帶來共同致富
2012-05-14 23:55:00 張帆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384戶村民住進“小康樓”,65周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費供養……今天,“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市“全國文明村鎮”郭家溝村,眼前成排的別墅讓記者們很難將這里與“農村”掛鉤,而這富裕的表面背后,是郭家溝村統籌城鄉一體化,村民以土地入股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結果。

14日下午,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來到萊蕪市郭家溝村采訪。(馬鑫 攝)

81歲的徐奶奶與記者攀談。(馬鑫 攝)

郭家溝村改造后建起了一排排的村民別墅。(馬鑫 攝)

郭家溝村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樣板村。(馬鑫 攝)

記者們參觀老年公寓,村支書告訴記者,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都能在這里免費養老。(馬鑫 攝)

記者們走進村民朱海燕的家中,她告訴記者現在一家四口人都住在村里集體建的小別墅里,條件樣樣不比城里差。(馬鑫 攝)

今年81歲徐奶奶告訴記者,自己是76歲時來到老年公寓,笑稱這里伺候的比家里舒服。(馬鑫 攝)
大眾網萊蕪5月14日訊(見習記者 張帆)384戶村民住進“小康樓”,65周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費供養……今天,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市“全國文明村鎮”郭家溝村,眼前成排的別墅讓記者們很難將這里與“農村”掛鉤,而這富裕的表面背后,是郭家溝村統籌城鄉一體化,村民以土地入股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結果。
村民以地入股,生態農業共同致富
下午2點多,采訪團頂著日頭來到郭家溝村,還未到跟前,成排的漂亮別墅就把大家“震撼”了。郭家溝村村支部書記徐祥新告訴記者,這就是村里的“小康樓”,每個棟面積有218平方米,村民只交5萬塊錢就可以住上這樣的高級別墅,其余的費用由村里來統籌解決。除了這些“小康樓”,村里還建有50所高標準居民樓,村民只交1.8萬元就可居住。
眼前的這些小別墅是怎么“掙”出來的?徐祥新向記者介紹了統籌城鄉經濟一體化的思路和辦法。郭家溝村積極推進土地承包經營股權化,建立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對村里的土地確權登記,明確權益所屬人。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按照每4畝地為1股的標準,將4684畝地折算成1171股,入股土地全部交給郭家溝生態農林開發公司經營,所得收益由合作社和公司按六四分成,社員每股每年保底收益1200元。通過入股流轉土地,建立了花生、黃煙、扁桃、板栗4個種植園區和無公害蔬菜、冬棗、金銀花3個種植基地,2011年又投資200萬元建設了8個高標準的有機蔬菜溫室大棚,村民到公司打工每年工資收入8000多元,收入水平成倍提高。
在郭家溝村村民徐仁柏家里,他告訴記者,他與很多村民一樣在村里的公司打工,每年的收入能有兩萬多元,而整個郭家溝村村民每人的平均收入每年在一萬元左右。
提高幸福指數,65歲以上老人免費供養
在郭家溝村,村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感大幅提高,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高起點規劃建設了老年公寓,全村65周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免費集中供養,統一配備家具生活用品,統一到食堂就餐,統一由保潔員做家務,郭家溝村成為了全省為數不多的全部實現對老年人集中供養的村之一。
村村民何桂英今年81歲了,除了有些耳背,身體硬朗,不但能自理,還能做些家務活。何桂英拉著記者到她居住的老年公寓參觀。她居住的房子打掃的十分干凈,有獨立的衛生間、臥室和客廳。何桂英說,住在老年公寓特別好,每天早晨都吃雞蛋,每頓飯都是換著花樣吃,還有專門的人來打掃衛生。何桂英說:“住這可好呢!外村的老年人都羨慕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原來好了太多太多了!”
改善生活環境,打造綠水青山
在郭家溝村,每棟樓的周圍都種滿了花草,每戶村民家中的院落里也都栽植了各種花草,村口的青山綠水讓整個村子顯得生機盎然。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郭家溝村先后硬化道路13公里,綠化荒山2700畝,建成占地100畝的園林綠化育苗基地,栽植黑松2萬余株,新增綠化面積300畝,綠化覆蓋率達到45%,建設小型水庫11座,治理河道2600米,安裝路燈40盞,街道全部硬化、綠化、美化,極大改變村民的居住環境。
村民徐仁柏說,原來的郭家溝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不但窮,環境也不好,村口的河里飄著垃圾,村子的周圍有很多荒山,一到刮風的時候就都是沙土。“現在不但富裕了,村子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樹多、花多,空氣好了心情也舒暢了。”徐仁柏說。
村里投資79萬元建起了生物集成處理設施,把全村的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到一起,利用微生物降解原理進行截流、吸附和分解,每方水的處理成本僅為0.16元,而且設備排出的水達到國家一級B類標準,可回用于花草樹木的灌溉,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形成了整潔的村容村貌、優美的生態環境。2011年5月份,為全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現場會議提供了觀摩現場。
公共服務均等化,新農合參保率100%
最讓郭家溝村人自豪的是村民自編自演的“春節晚會”,晚會不但讓全村老少都過了明星癮,還連續兩年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
在郭家溝村,村集體每年拿出3萬多元,為村民支付新農合和新農保費用,參保率均達到100%;65周歲以上老人全部實行集中統一供養,在村食堂里免費就餐;對在校小學生免費專車接送;對困難戶、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及時救助。
山東把農村民生建設作為整個民生建設的重點,統籌配置城鄉資源,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11年,政府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大幅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7%,參合人數居全國第一。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呈瑞:黨員大討論"碰撞"企業發展魂
- 郭家溝:村民"土地入股"帶來共同致富
- 雍和園社區讓農民幸福指數真實可感
- 力創科技自主創"芯"形成核心競爭力
- 城鄉統籌分好"蛋糕" 共享融合新探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