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答網友七問:市區修繕31條路 增加公交車數量
2012-02-21 17:35:00 劉國棟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上下班高峰時段城市各個路段擁堵情況嚴重,開車出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難,政府有何良策?”“藍色經濟能否拉動威海就業?”2月20日,參加山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的省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惠,就大眾網網友提出的七個問題一一作答。

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惠接受大眾網采訪中心主任李冉專訪。

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惠回答大眾網網友問題。

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惠接受大眾網《請問市長》欄目專訪。
大眾網濟南2月21日訊(記者 劉國棟)“上下班高峰時段城市各個路段擁堵情況嚴重,開車出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難,政府有何良策?”“藍色經濟能否拉動威海就業?”2月20日,參加山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的省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惠,就大眾網網友提出的七個問題一一作答。
網友“殘歌之戀” 2012-1-19 13:56:00提問:作為威海市居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出行問題上下班高峰時段城市各個路段擁堵情況嚴重,另外,開車出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難。請問,新的一年,政府有沒有根據威海交通出行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改善措施?
張惠:到威海來工作以后,我經常在道路上走,有時候會去乘坐公交車看一看,有時候也會專門在上下班期間看看道路的擁堵情況。這個網友提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威海市民非常關心的問題,出行難是一個發展中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永恒的痛,這也是政府的責任。
威,F在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69萬輛,其中汽車38萬輛,每天掛牌的車就將近400輛,還有的外地牌照車輛也在威海行駛。汽車的增長,比道路的增長來得還要快。各位威海市民、各位網友大家都很了解威海,威海的地形很特殊,它是一個丘陵地帶,所以威海修一條路可能就要打隧道,對于行車難的問題,從政府的角度,下一步我們有這么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通過發展共同交通,減少一些城市車輛。一方面,我們要再擴大公交站點,第二就是優化公交線路,第三要進一步增加公交車輛。今年政府專門給公交增撥了經費,能夠再更新一批車輛。我們盡量通過幾年的時間,把我們威海一些不環保的車輛更換掉,更換一批新的環保車輛。威海是一個旅游城市,公交車的形象也是我們城市的形象。
二是在優化路網結構上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今年我們在市區內要修繕31條道路,其中包括一些斷頭路,包括一些新開的路,包括一些原來有坎的路,我們把它通開,這個投資量還是比較大的。
第三,我們要規劃建設一批停車場。威海從20多年前城內六七萬人到現在膨脹到70多萬人,到了旅游季節還不只這樣一個人數。面對這樣劇烈膨脹的城市,我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確實還有很多欠帳,都要逐步通過財政收入的提高來進行改善。對停車場的建設,這些年確實是有點滯后,也有難處,就是樓都蓋起來了,現在想建卻沒地方建了。但是即便這樣,我們現在規劃局也在進一步規劃,能規劃的盡量規劃。
第四就是要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我們的交通有一部分是設施問題,也有部分是不守規而造成的。我覺得威海還算好一些的,我來威海兩個多月,很少聽到汽車按喇叭,我覺得威海市民文明行車的意識還是蠻強的。但是從總體上來講,我們到了上下班擁擠的時候,可能大家“爭先恐后”的愿望越強,這就帶來了一些行車不規范、停車不文明的現象。所以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廣大網友,大家都能夠帶頭文明行車、規范行車、文明停車、規范停車。同時,我們也會通過交警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加大處罰力度,讓我們的整個交通能夠進一步有序。
通過這各方面共同努力,再加上政府的一些硬件投入,相信我們的交通狀況會有所改善。但是有一點,我覺得我也不能在網友面前吹這個大牛,因為畢竟車輛在不斷增長,而我們的道路即便是年年在修,可能解決擁堵的難度也比較大。但是,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我們會一如既往的繼續努力。
網友“凈利潤”2012-1-18 16:22:18提問:市長您好,我是一名畢業一年的應屆生,請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成為國家戰略一年多來,威海市被確立為發展深藍經濟,我們威海的深藍經濟發展的咋樣了?能不能多點就業機會?
張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給威海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核心區域的骨干城市,一年來,我市圍繞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先行區的目標,搶抓機遇,科學謀劃,狠抓項目建設和產業培植,切實強化支撐保障措施,現代海洋漁業、船舶制造、濱海旅游、港口物流等藍色產業蓬勃發展,先后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船舶出口基地、國家海產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帶動了企業的大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去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6.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4萬人。目前,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愿望更加迫切,相信包括網友在內的年輕人一定能夠在威海這片創業熱土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
同時,為更好地幫助大中專畢業生創業就業,我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措施,包括招募一批“三支一扶”畢業生,新建10個就業見習基地,組織開展畢業生網上招聘大會、系列專場招聘會等各種招聘活動,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努力通過多種有效措施,讓每名大學生有崗位就業、有舞臺創業、有機會成功。
網友“巴索羅繆” 2012-1-18 16:52:10提問:我知道去年威海的農村環境治理下了一些功夫,請問今年威海的農村垃圾處理上有什么新措施嗎?
張惠:對于農村環境問題,威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關心和重視,從2009年起率先在全省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11年又實施了農村環境保護綜合整治工程,集中資金和力量,分期分批實施,全面整治農村環境,徹底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截至目前已經完成800個市級重點村的整治任務,建成了50處鎮垃圾轉運站、56處鎮級和23處村級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污水、垃圾基本實現集中收集,所有村都配備了垃圾箱,成立了保潔隊,實現了“戶保潔、村收集、鎮清運、市處理”。今年,全市將再集中整治365個村,加快推進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河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搞好生產生活服務、文體娛樂設施配套建設,讓群眾的生活更舒適、生產更便利、環境更怡人。
網友“發簪子”2012-1-19 15:45:18提問:我在望島名郡買了房子,就是想請問一下城際鐵路經過陶家夼隧道之后,經過什么地方到威海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小區。還有望島名郡的學校是中學還是小學?
張惠:威海地處交通末梢,青榮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將極大改善我市區域交通條件,整個城市和廣大市民都是受益者。在線路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也充分考慮到對市民居住環境的影響,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采取隔離措施,科學合理避讓居民小區。據有關部門測估,網友所居住望島名郡小區與規劃線路相隔有700米左右的距離,不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在居民小區建設過程中,我市都嚴格要求配套教育、購物等公共設施,方便市民生活,如網友居住小區對面即是望島小學,周圍還有皇冠中學和威海十中等中學,可以很好地滿足市民的需要。
網友“表情笑”2012-1-19 15:46:46提問:我觀察了一下,不論街道多寬,過街人行橫道紅綠燈的讀秒時間都是20秒,這樣對行人不是很方便,例如有些窄的街道20秒比較充裕,但像是世昌大道這樣的寬街道,20秒又過于短了,作為年輕人一路快走10秒才到達路中間,20秒勉強過街,如果是老人的話20秒根本不夠。所以希望能根據街道的寬窄適當增減讀秒時間,謝謝!
張惠:這位網友觀察的非常仔細,也提了個非常好的建議。我市在路口設置信號燈時,第一個考慮的要素就是行人能否有足夠時間通過。經有關部門測算,行人過馬路的平均步速為每秒1.1米,折合為人行走每米需0.9秒。以網友提到的世昌大道為例,雙向四車道,每條車道3.25-3.5米,寬約14米,一名行人以正常步速通過這條道路需要12.6秒的時間,目前我市市區內所有路口人行橫道信號燈的綠燈時間基本上都在21秒-25秒之間。但是考慮到老人、抱小孩的市民,以及雨雪天路滑各種因素,也許有通行時間不富裕的問題。對此,我們根據網友的建議,要求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有關路口的信號燈做適當調整,方便市民通行。
網友“逆勢”2012-1-29 15:20:58提問:經區鳳林路車流量很大,過往車輛存在車速過快現象,有安全隱患,同時反映道路兩側經常有工程車違章停車,建議加強管理。
張惠:這位網友提到的區域,周邊有港口施工工地和大的物流園區,大型車輛比較多。為此,我們要求交警部門加大對相關單位車輛駕駛員的教育培訓,加大對周邊道路的巡邏管控力度,嚴查各類違法行為。近期,交警部門將在早、晚高峰期安排警力到上述繁忙路段執勤,引導貨車繞行其它道路,合理分流,進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確保群眾安全出行。
網友“蘑菇燉豆腐”2012-1-30 13:56:47提問:現在校車的問題這么嚴重。大家也都關心這個問題。想問一下,關于校車的問題,咱們威海有什么切實的措施保障校車安全嗎?
張惠:校車安全,關系下一代的健康,群眾普遍關心,威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在對農村學校布局優化調整的同時,我市啟動了學生校車工程,探索實施了“政府采購、社會參與、財政補貼、費用減免、統一標識、學生專用、部門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校車運營模式,新購校車全部由政府公開招標、統一采購,確保了校車質量。同時,嚴格加強安全管理,每個校車都配備跟車教師維護學生候車和乘車秩序,確保不超員、不超速,確保按時按點、按運行線路將學生安全送達。另外,還在全國率先設立了貧困學生每生每年300元班車補助經費,確保貧困學生都能夠坐上安全校車。自2002年開通校車以來,全市共發展校車592輛,實現了對農村中小學、幼兒園的全域覆蓋,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學生上學“行路難”問題,去年我市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首批六個校車試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初,我市又按照國家新標準購入15輛新校車,新校車每個座位上都配有安全帶,并裝有4個可視GPS定位系統,包括司機在內的所有乘坐人員均在監視范圍內。運營中新校車車速每小時不得超過60公里,若發現駕駛員違規現象,監控人員立即電話通知其改正,并對違章司機給予處理,力爭通過最嚴格的監管措施、最先進的監管技術,使廣大學生安全上學、平安回家。

更多新聞
- 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創造科學發展新優勢
- 國家森柏繼民于建成當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姜杰:培育現代“海洋牧場” 建生態文明城市
- 張術平: 做好百件惠民實事 打造富庶之鄉
- 梅永紅:捧好文化“金飯碗” 產業發展重特色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