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說雷鋒
2012-03-11 15:40:00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提要] “我們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是踏著雷鋒的腳印,一步一步扎實地走到今天的。作為工人,我特別崇尚雷鋒的‘釘子’精神。”許振超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是他上學和參加工作后的座右銘。
[提要] “我們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是踏著雷鋒的腳印,一步一步扎實地走到今天的。作為工人,我特別崇尚雷鋒的‘釘子’精神。”許振超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是他上學和參加工作后的座右銘。
“特別崇尚雷鋒的‘釘子’精神”
——第一屆全國道德模范、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高級固機經理許振超
全國人大代表許振超目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他心中依然記掛著自己的“老本行”——集裝箱裝卸創新技術的事兒。
“我們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是踏著雷鋒的腳印,一步一步扎實地走到今天的。作為工人,我特別崇尚雷鋒的‘釘子’精神。”許振超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是他上學和參加工作后的座右銘。
提高集裝箱裝卸效率是世界性難題,“現在正探索一項創新技術,該技術能使生產效率提升10%以上,但是目前尚處于保密期。”許振超說。
“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
——第一、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湖北團省委學校部副部長徐本禹
3月4日,記者撥通遠在湖北的徐本禹的電話時,那邊傳來一陣忙碌聲,“為了組織‘雷鋒榜樣進校園’活動,最近一直都在加班。”
2010年10月,徐本禹到湖北團省委工作,這與他此前支教或做志愿者的生活大為不同,甚至有些不適應。“后來全面理解雷鋒精神后才明白,并非只有專職做志愿者才是學雷鋒,愛崗敬業,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也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徐本禹說,雷鋒性格陽光開朗,努力克服困難,極富演講口才,文筆好,用今天的眼光看是“達人”、“潮人”,讀懂這一點,每個人都已成為雷鋒,或稱為雷鋒的一部分。“將從事志愿服務作為工作之余最好的休息方式,有了發自內心的動力,學雷鋒就不會‘一陣風’,而是一種習慣。”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給自己立下了小目標,一星期做一次志愿服務活動,兩星期參加一次愛心社活動,一年發表兩篇關于志愿服務的論文。
“為民服務無止境”
——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白云
“你好,我是白云!”雖然已經不再接聽“白云熱線”,但是白云還保留著老習慣,電話一接通,用熱情洋溢的聲音自報一下家門。
2003年,時為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的白云,用一條熱線聯通百姓心,接聽來自全國各地的咨詢、求助、舉報和反映問題的電話,截至2010年他退休時,這樣的電話他接聽了4萬多個。
“為民服務無止境!”白云退休后,“白云熱線”依然開通,只是轉由他人負責,“我的手機號碼向群眾公布,而且天天暢通,現在平均每天能收到兩、三個電話。”白云說,退休了還能給群眾普法釋疑解惑,感到很充實也很快樂。
“幫助別人我很快活”
——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威海楊正權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權
“我沒啥好說的,幫助別人我很快活。而且有了錢,我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長時間的停頓,記者似乎能感受到電話那頭的楊正權的內斂。
“光會干事,不會說事。”妻子對楊正權如是評價。丟了收據的合作伙伴試探著找上門來要錢,楊正權二話不說就如數奉上;別人賣海貨往里摻劣質海米干貝,他讓伙計們熬通宵挑揀,專挑大個的賣。樂善好施的楊正權說,“我這樣賺錢是太辛苦,可一想有了錢就可以幫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心里就快活,做生意也就有使不完的勁!”
“我們全家一定會守好烈士墓”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濟南市港溝鎮神武村村民劉延寶
3月2日,一個普通的清晨,劉延寶拄著拐棍到達村口的烈士墓,200米的路,他足足走了20多分鐘。由于患腦血栓行動不便,他每天只是在墓前站著看一會兒。
劉延寶的兒子劉增榮告訴記者,他父親得了腦血栓后,行動、說話都不利索了,這幾年,都是自己在護墓掃墓。“我們一家人守護烈士墓,到我已經是4代人了,歷時63年。”劉增榮對先輩傳承下來的任務倍感光榮,作為“80后”,他表態,“不管再過多少年,我們全家一定會守好烈士墓!”
“救人是出自本能”
——“2011最美中國人”、南山集團旅游公司員工刁娜
3月1日在泉城廣場“學雷鋒,做山東好人”活動啟動儀式上,為山東好人佩戴“好人手環”的環節引起了強烈共鳴。甜甜的笑容,舉起寫有“日行一善”的“好人手環”,現場觀眾說,戴上“好人手環”的刁娜更美了。
參加學雷鋒活動,回想起當時滾滾車流中救人的一剎那,刁娜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救人是出自本能。在我眼里,什么也比不過生命重要。”刁娜說,“很多人都做了這樣那樣的好事,但因為沒被關注,所以默默無聞。意外的撞傷事故讓我成了‘最美’女孩。但說到底就是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事。”
(記者 趙琳 張春曉 整理)
——第一屆全國道德模范、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高級固機經理許振超
全國人大代表許振超目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他心中依然記掛著自己的“老本行”——集裝箱裝卸創新技術的事兒。
“我們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是踏著雷鋒的腳印,一步一步扎實地走到今天的。作為工人,我特別崇尚雷鋒的‘釘子’精神。”許振超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是他上學和參加工作后的座右銘。
提高集裝箱裝卸效率是世界性難題,“現在正探索一項創新技術,該技術能使生產效率提升10%以上,但是目前尚處于保密期。”許振超說。
“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
——第一、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湖北團省委學校部副部長徐本禹
3月4日,記者撥通遠在湖北的徐本禹的電話時,那邊傳來一陣忙碌聲,“為了組織‘雷鋒榜樣進校園’活動,最近一直都在加班。”
2010年10月,徐本禹到湖北團省委工作,這與他此前支教或做志愿者的生活大為不同,甚至有些不適應。“后來全面理解雷鋒精神后才明白,并非只有專職做志愿者才是學雷鋒,愛崗敬業,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也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徐本禹說,雷鋒性格陽光開朗,努力克服困難,極富演講口才,文筆好,用今天的眼光看是“達人”、“潮人”,讀懂這一點,每個人都已成為雷鋒,或稱為雷鋒的一部分。“將從事志愿服務作為工作之余最好的休息方式,有了發自內心的動力,學雷鋒就不會‘一陣風’,而是一種習慣。”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給自己立下了小目標,一星期做一次志愿服務活動,兩星期參加一次愛心社活動,一年發表兩篇關于志愿服務的論文。
“為民服務無止境”
——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白云
“你好,我是白云!”雖然已經不再接聽“白云熱線”,但是白云還保留著老習慣,電話一接通,用熱情洋溢的聲音自報一下家門。
2003年,時為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的白云,用一條熱線聯通百姓心,接聽來自全國各地的咨詢、求助、舉報和反映問題的電話,截至2010年他退休時,這樣的電話他接聽了4萬多個。
“為民服務無止境!”白云退休后,“白云熱線”依然開通,只是轉由他人負責,“我的手機號碼向群眾公布,而且天天暢通,現在平均每天能收到兩、三個電話。”白云說,退休了還能給群眾普法釋疑解惑,感到很充實也很快樂。
“幫助別人我很快活”
——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威海楊正權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權
“我沒啥好說的,幫助別人我很快活。而且有了錢,我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長時間的停頓,記者似乎能感受到電話那頭的楊正權的內斂。
“光會干事,不會說事。”妻子對楊正權如是評價。丟了收據的合作伙伴試探著找上門來要錢,楊正權二話不說就如數奉上;別人賣海貨往里摻劣質海米干貝,他讓伙計們熬通宵挑揀,專挑大個的賣。樂善好施的楊正權說,“我這樣賺錢是太辛苦,可一想有了錢就可以幫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心里就快活,做生意也就有使不完的勁!”
“我們全家一定會守好烈士墓”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濟南市港溝鎮神武村村民劉延寶
3月2日,一個普通的清晨,劉延寶拄著拐棍到達村口的烈士墓,200米的路,他足足走了20多分鐘。由于患腦血栓行動不便,他每天只是在墓前站著看一會兒。
劉延寶的兒子劉增榮告訴記者,他父親得了腦血栓后,行動、說話都不利索了,這幾年,都是自己在護墓掃墓。“我們一家人守護烈士墓,到我已經是4代人了,歷時63年。”劉增榮對先輩傳承下來的任務倍感光榮,作為“80后”,他表態,“不管再過多少年,我們全家一定會守好烈士墓!”
“救人是出自本能”
——“2011最美中國人”、南山集團旅游公司員工刁娜
3月1日在泉城廣場“學雷鋒,做山東好人”活動啟動儀式上,為山東好人佩戴“好人手環”的環節引起了強烈共鳴。甜甜的笑容,舉起寫有“日行一善”的“好人手環”,現場觀眾說,戴上“好人手環”的刁娜更美了。
參加學雷鋒活動,回想起當時滾滾車流中救人的一剎那,刁娜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救人是出自本能。在我眼里,什么也比不過生命重要。”刁娜說,“很多人都做了這樣那樣的好事,但因為沒被關注,所以默默無聞。意外的撞傷事故讓我成了‘最美’女孩。但說到底就是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事。”
(記者 趙琳 張春曉 整理)
余梁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