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雷鋒
2012-03-01 17:16:00 來源: 《求是》 我要評論
[提要] 像郭明義同志那樣學習實踐雷鋒精神,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倡導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像郭明義同志那樣學習實踐雷鋒精神,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知榮辱、獻愛心、促和諧”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道德高地。
編者按:在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對于激發人們思想道德建設熱情,倡導文明新風,匡正道德失范,矯正誠信缺失,提升社會道德水平,引導人們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創造者;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對于凝聚干部群眾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特刊發一組文章。
讓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永葆生機活力
中共遼寧省委
雷鋒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他的英雄行為感動和影響了億萬中國人。遼寧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在遼寧的撫順、營口等許多地方,都留下了雷鋒工作、生活的足跡,雷鋒精神從這里走向了全國,走進了人們的心中。半個世紀以來,雷鋒精神就像一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種子,在遼寧大地生生不息,雷鋒精神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遼寧人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奮斗。
一
廣泛深入地開展學雷鋒活動,遼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優良的傳統。早在1960年,遼寧就在報紙、廣播電臺等當時的主要新聞媒體上大規模宣傳報道了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1962年10月,在雷鋒犧牲后不久,我省的撫順市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學雷鋒小組,舉辦了第一個雷鋒事跡展覽。可以說,遼寧是最早大規模開展學雷鋒活動的省份。長期以來,遼寧一直把學雷鋒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使學雷鋒活動常抓常新。
圍繞遼寧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把全民學雷鋒活動與全省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雷鋒精神來自于生活實踐。我們始終堅持把學雷鋒活動與干部、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使雷鋒精神成為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為振興老工業基地而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省委的統一部署下,在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和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各個重要發展階段,我省城鄉各行各業都以“崗位學雷鋒”為主題開展學雷鋒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弘揚雷鋒精神融入愛崗敬業、誠實勞動、勤奮工作、履行責任的實踐中,融入助人為樂、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義舉中。廣大干部群眾在本職崗位上學雷鋒,積極爭當新時代的雷鋒,為遼寧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積極開發與利用雷鋒精神這一寶貴的精神文化資源,打造一系列雷鋒精神教育基地,發揮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早在1964年,撫順市就建立了雷鋒紀念館,包括雷鋒同志生平事跡展覽和雷鋒墓。在沈陽軍區雷鋒生前所在團、在雷鋒參軍前工作過的鞍鋼焦化廠、雷鋒當兵時部隊的駐地營口市等地區和單位,都建立了不同規模、不同風格的雷鋒紀念館。這些設施是對各界群眾進行雷鋒精神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雷鋒生平事跡和雷鋒精神研究的重要基地。多年來,我省對撫順雷鋒紀念館的建設、管理和功能發揮給予高度重視,3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擴建改造。1997年,撫順雷鋒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該館自建館以來接待的各界參觀者超過了6000萬人次。其他紀念館也立足各自特色,發揮了重要的教育功能。我們還充分整合和利用資源,在全國各地多次舉辦巡展,擴大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和影響力。1998年,遼寧省委宣傳部和撫順市委在北京聯合舉辦了《雷鋒精神永恒》大型展覽,1個月的時間,參觀者達到20多萬人次,許多人寫下了感人的留言。
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領學雷鋒活動持久深入。多年來,我省高度重視總結、表彰和宣傳先進典型,用典型進行示范引領,推動全省群眾性學雷鋒活動深入持久開展。我們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萬名模范進校園”等活動,安排先進人物深入工廠、農村、社區、校園,宣講學習雷鋒的經驗和體會,傳播與弘揚雷鋒精神。每兩年以省文明委名義評選表彰全省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個人,命名“雷鋒號”,頒發“雷鋒獎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先后推出了“愛國擁軍好媽媽”胡玉萍、“當代雷鋒”郭明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
加強理論研究,深入探究雷鋒精神的本質內涵。開展學雷鋒活動,加強理論研究,探究雷鋒精神的實質與主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組織全省社科理論界,確立項目,投入資金和研究力量,對雷鋒精神和學雷鋒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多次與中央主要媒體聯合召開雷鋒精神理論研討會,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理論和實際價值的研究成果。我們成立了遼寧省雷鋒精神研究會,創辦了《雷鋒精神研究》雜志,作為研究雷鋒精神的主要平臺和陣地。以“雷鋒精神論壇”和“雷鋒講壇”為重要載體,每年都舉辦理論研討會,針對當時的社會熱點進行深入研討,及時總結我省干部群眾學習雷鋒的新經驗、新做法、新成果,推動雷鋒精神研究不斷深入。
二
半個世紀以來,遼寧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遼寧學雷鋒活動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成果,有力地回答了這樣兩個疑惑:雷鋒精神能不能進入市場經濟?雷鋒精神能不能進入21世紀?實踐證明,雷鋒作為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作為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楷模,其偉大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教育和激勵我國人民在思想意識和道德文明上不斷進步的寶貴財富和強大力量,具有恒久的歷史價值,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幟。
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階段,在我省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新遼寧的事業中,雷鋒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更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雷鋒堅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政治覺悟,崇高的革命理想,為人民利益甘于犧牲一切的忘我精神,為工作和事業奮不顧身的沖天干勁,為國家利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業務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等等,無不生動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奮斗成就,使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地巨變。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特別是以信息革命為主導的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發展的新形勢,給學雷鋒這樣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新的要求。如何使學雷鋒活動適應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學雷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不斷創新?如何在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既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又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升華雷鋒精神,使其永葆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對這些課題作出令人滿意的回答,是新的歷史時期抓好學雷鋒活動的關鍵。
問題產生于實踐,答案也來自于實踐。改革開放以來,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遼寧廣大干部群眾把學雷鋒活動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緊密結合,創造了許多新經驗,并產生了一大批在新的歷史時期學習與弘揚雷鋒精神的英模人物,他們都以自己的模范實踐,向人們生動詮釋了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與弘揚雷鋒精神。在這些英模群體中最典型、最突出、影響最廣泛的,就是被譽為“當代雷鋒”的鞍鋼職工郭明義。郭明義同志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30多年自覺以雷鋒為榜樣,踏著雷鋒的足跡,為黨和人民創造嶄新的業績。可以說,郭明義同志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忠實傳承者、集中體現者和模范實踐者。他的先進事跡,是新時期對雷鋒精神的最好詮釋,也為我們今后學好雷鋒提供了豐富的啟示。
三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我們要以學習郭明義為龍頭,不斷把全省學雷鋒活動引向深入,凝聚起全省人民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新遼寧的智慧和力量。
要結合新的形勢,教育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在認真學習把握雷鋒精神豐富內涵的基礎上,組織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當代雷鋒”郭明義的先進事跡,從中深刻領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雷鋒精神的實質和核心。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向雷鋒、郭明義那樣毫不動搖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不斷創新載體,把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引向深入。雷鋒精神是豐富多彩和與時俱進的,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的載體手段必須突出時代性、講求鮮活性,才能吸引人、感召人、影響人。遼寧在今后學習宣傳雷鋒、郭明義活動中,要進一步豐富載體、創新手段,把新聞宣傳、社會宣傳、巡回報告、座談會等方式與電影、話劇、文藝晚會等形式結合起來,用形象、直觀、情感的力量激勵人、鼓舞人,使學雷鋒、學郭明義主題教育活動達到新高度新熱度。要繼續通過舉辦郭明義事跡報告會、出版郭明義圖書、展播《郭明義》電影、展演《郭明義》話劇等多種形式和多種載體宣傳“當代雷鋒”郭明義。要充分運用網絡媒體的號召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學習郭明義,通過郭明義的事跡深入理解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要努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形成學雷鋒、學郭明義的濃厚氛圍。我省將繼續加強雷鋒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并充分利用雷鋒、郭明義在我省工作生活的寶貴資源,抓住中央領導同志題詞紀念日,雷鋒入伍日、入黨日等契機,舉辦“雷鋒論壇”、座談會、研討會、報告會等活動,讓雷鋒精神在群眾身邊永駐,推動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我們還將繼續組織學雷鋒、學郭明義報告團、宣講團等深入城鄉,大力宣傳雷鋒精神。繼續在東北新聞網、遼寧文明網開設學雷鋒、學郭明義專題網頁,讓人民感到雷鋒、郭明義就在身邊,使人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熏陶。
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的長效機制。學習雷鋒、郭明義,弘揚雷鋒精神,貴在持之以恒、重在堅持不懈。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明確提出要以學習宣傳郭明義為載體,更加具體豐富生動地推進學雷鋒活動。為此,我省將建立“當代雷鋒”基金,成立郭明義精神研究會,積極推動以郭明義愛心團隊為代表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建立評選表彰機制,推動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常態化。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也正在總結經驗,將好的做法通過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堅持下去,形成學習雷鋒、郭明義,弘揚雷鋒精神的長效機制。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