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山東文明網
手機查看
擬推送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候選人公示
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經基層推薦、群眾投票和專家綜合評審,現將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山東省候選人予以公示。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于11月15日之前向省文明辦反映。
公示時間:11月11日至11月16日
聯系電話:0531-51771911
電子郵箱:sdhrmzzx@163.com
山東省文明辦
2022年11月11日
候選人事跡
崔廣德、崔玉臣
(助人為樂)崔廣德,男,回族,1936年生,群眾,生前系東明縣東明集鎮回民王莊村村民;崔玉臣,男,回族,1975年5月生,中共黨員,東明縣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干部。崔廣德1980年在村頭遇見了因孩子夭折、妻子離家出走而精神失常、孤苦無依的張石頭,決定將他接到自己的家中生活。崔廣德去世后,崔玉臣繼續將老人視為至親來悉心照顧贍養至今,在老人患上帶狀胞疹時,他連續幾個月給老人擦洗涂藥;老人生病住院時,他衣不解帶徹夜不眠地看護,對老人生活上的關懷無微不至。崔廣德與崔玉臣父子倆接力贍養與其沒有血緣關系的漢族孤寡老人張石頭40多年,真正譜寫了一曲“回漢一家親”民族團結的贊歌。
丁兆志
(助人為樂)丁兆志,男,漢族,1949年1月生,群眾,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水木頭村村民。2022年9月29日,73歲的丁兆志告別了這個世界。80年代,丁兆志作為電工專管給各村通電,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許多不平凡的事跡:曾毅然爬上電線桿救被失去知覺的同事;為了不拖欠國家電費,也曾一直自掏腰包為家庭困難的村民墊付,直至去世后家屬從遺物中發現一沓沓泛黃的電費賬單才得以知曉。不再工作后,他憑借自己的手藝免費為大伙修理農用機器。在檢查出癌癥晚期后,丁兆志提出了捐獻眼角膜的意愿,并在去世后由家人幫他實現了愿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為別人送去光明。
李林雨
(見義勇為)李林雨,男,漢族,2000年5月生,共青團員,新泰市龍廷鎮將軍堂村人,生前系武警湖北省總隊隨州支隊某部戰士。2020年7月12日16時,李林雨和戰友涂鑫在巡邏途中聽到群眾的呼救聲,二人奔跑至事發地,發現一名落水群眾正在水中拼命掙扎。李林雨讓同伴去找工具,自己迅速脫下外衣跳入水中,將落水群眾托起,推向岸邊。最終,二人協力將落水群眾營救上岸,但李林雨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壯烈犧牲。犧牲前,李林雨在最后一次與家人的通話中提到還有一筆未償還的助學貸款,為了兌現烈士的承諾,李林雨的家人主動前往有關部門表達還款意愿。中央電視臺以《兌現烈士生前承諾,山東學子父母誠信償還助學貸款》為題進行了報道。
韓明花
(見義勇為)韓明花,女,漢族,1951年12月生,群眾,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金信園社區居民。2022年9月13日11時,韓明花老人像往常一樣在人民公園鍛煉身體,正準備回家時忽然聽到公園內人工湖邊傳來呼救聲,她快步走近湖邊發現,一女子正在湖水中掙扎求救。當時周圍沒有可求助的路人,在這種危急情況下,她不顧自身已是71歲高齡,心中只有救人這一個念頭,奮不顧身地跳入湖水,憑著良好身體素質,幾經周折,抓住湖邊蒲草,拼命將水中女子拖到岸邊,成功挽救了一條生命。9月20日,淄博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韓明花為“淄博市見義勇為標兵”。
黃寶鑫
(誠實守信)黃寶鑫,男,漢族,1990年5月生,中共黨員,淄博市博山區人民法院聘任制法警。黃寶鑫曾與同學互相許下諾言,以后不論是誰家中有事,另一個人要義不容辭地幫助照顧好對方老人。2013年7月,同學因車禍去世,黃寶鑫信守諾言替去世同學贍養雙親,為了更方便照顧老人,黃寶鑫選擇從濟南回到家鄉工作。平日里帶老人外出旅行,陪老人看病治療,在病榻前照料老人,替老人料理家中生活瑣事……把同學的家當成自己的家,把同學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多年如一日,真正承擔起了一個兒子的責任,與老兩口建立起了比骨肉還親的深厚感情。
趙銀亭
(誠實守信)趙銀亭,女,漢族,192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惠民縣石廟鎮歸化村村民。趙銀亭已經93歲高齡,她30年如一日,義務守護在歸化烈士陵園。30年來,趙銀亭住在烈士陵園旁的舊房子里默默守護,上萬次為烈士墓拔草添土、擦拭墓碑,老人默默地做著這一切,裝著的是對英烈們的無限敬仰。每年清明節,老人都會清理雜草、清掃落葉、添置新土,祭奠英魂。75年黨齡,30年守墓的趙銀亭,在平凡的堅守中抒寫偉大,在樸實的擔當中演繹奉獻,她所守護的不僅僅是烈士們的安息之地,更是革命精神的血脈相承。
呂文強
(敬業奉獻)呂文強,男,漢族,195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平度市朝陽中學退休教師。從教40余年,他愛生如子,用大愛和堅韌把一個個被認為無可救藥的問題生轉化成品學兼優的優秀生;他教學成績突出,用智慧和恒心讓一個個學困生樹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他多年堅持資助貧困生,幫助幾百名瀕臨輟學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呂文強曾獲“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師德標兵”“首屆齊魯最美教師”“第八屆全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趙振鐸
(敬業奉獻)趙振鐸,男,漢族,1986年11月生,中共黨員,日照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教師。13年前,他毅然從高校辭職,扎根山區職業教育,助力山區孩子走出大山。他率先在全國探索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牽頭建立“國家工業機器人開放式公共實訓基地”,使所在學校成為全國僅有的3所中職學校之一。趙振鐸先后輔導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國賽1金1銀2銅、省賽3金2銀,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國際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省賽一等獎5項。他點燃了中職學生的夢想和創新的激情,為“中國智造”貢獻了力量。趙振鐸曾獲得“齊魯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
張寶芳
(敬業奉獻)張寶芳,女,回族,1969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任濟寧市任城區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2022年5月25日,張寶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3歲。張寶芳生前帶領竹竿巷社區創新社情民意收集機制,帶領社區黨員群眾組建志愿服務隊,建設“幸福洗衣房”……把落后的竹竿巷社區打造成為全區排名第一的“明星”社區。在病重住院期間,她還關心著小區老舊居民樓改造的問題。張寶芳19年如一日扎根社區,用一生深刻詮釋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張寶芳曾榮獲“山東省擔當作為好書記”等榮譽稱號。
趙亞杰
(敬業奉獻)趙亞杰,女,漢族,198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職工。多年來,博士畢業的她甘于躋身遠離繁華都市的自然保護區,投身于生態保護、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用科研數據服務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她風餐露宿、深入沼澤潮灘監測濕地候鳥,搭建實地監測-衛星跟綜-科學保護網絡。她重視普及宣傳環保知識,設計研學體驗路線5條,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愛鳥護鳥隊伍當中。趙亞杰曾獲得“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個人”“山東青年五四獎章”“齊魯巾幗科技創新之星”等榮譽稱號。
曲 波
(敬業奉獻)曲波,女,漢族,197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環翠樓街道杏花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作為社區書記,曲波主動扛起責任,在它的帶領下,很多急難險重的任務就都得到了有效化解。先后整治了杏花街樓前陡崖、落實外墻加固工程、建成杏花街公廁等一系類惠民工程,得到了轄區內商戶和居民的一致認可。疫情靜止期間,舍小家為大家,日夜奔波于社區和卡口之間部署抗疫工作,嚴格執行臨時管控措施,為開展防疫工作夯實基礎。曲波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和行動,為杏花村社區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服務群眾的事業中奉獻愛心,用赤誠的心詮釋著一名基層黨員的擔當。
許士香
(孝老愛親)許士香,女,漢族,1944年7月生,群眾,滕州市東郭鎮后任廠村村民。該同志年近八旬,生活在一個五世同堂的家庭,用愛心和堅持支撐著這個家。結婚幾十年來,她一直悉心照料患有肺結核的婆婆,婆婆去世后,她的丈夫患上了腦梗、帕金森,她堅持照顧了15年,多年操勞讓她落下了腿病,拄上了拐杖。老伴去世后,她繼續照顧常年臥床的百歲公公,毫無怨言地倒水送飯、端屎端尿,定時為老人翻身擦洗。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道”的真諦,同時也影響和教育著孩子傳承“孝道”,以優良家風為社會樹立了榜樣。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