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手機查看
光影人生50載 鄉村電影放映員守護村民的“精神園地”
都振明,男,漢,195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原山東濰坊安丘市電影公司農村電影放映員。1972年參加農村電影放映工作,退休后,熱愛電影的他又加入了公益電影志愿服務隊,光影50載,累計放映電影過萬場,觀眾人次超過100萬,用光影守護村民的“精神園地”,以影化人,成風化俗,在半個多世紀的光影人生路上,兢兢業業,努力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后獲評“中國最美善行者”“山東省新農村數字院線先進工作者”“山東好人”等榮譽。
從“都哥哥”到“都爺爺”
看電影是享受,但放電影并不輕松。因為喜歡電影,1972年9月,17歲的都振明如愿成為一名農村電影放映員,推著一輛獨輪車,裝上一臺電影放映機、一臺小型發電機、一盒膠卷和一塊幕布等,總重量超過300斤。70年代,要想在山區放一場電影,必須走過幾十公里崎嶇不平的土路,在蟲子蒼蠅亂飛的場地搭建設備,而補助只有4毛錢。一到村子里,孩子們就一邊圍著他要糖吃,一邊大聲喊:“都哥哥來放電影啦!都哥哥來放電影啦!”一直到電影放映結束,人們漸漸散去,孩子們還乖乖地坐成一排,遠遠地朝著電影屏幕揮動小手。幾十年過去,那些看他放電影的小孩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曾經的“都哥哥”,現在成了“都爺爺”,那個推著獨輪車放映膠片電影的時代也一去不返了。
時代在發展,從膠片機到數字放映機,都振明虛心向年輕隊員請教,一點點學習電腦知識和數字放映技術。每次放映他都提前到達放映點,選場地、貼海報,做好映前宣傳,保證場場演出聲光俱佳,讓農民朋友看到高質量的電影。
當好農民朋友的貼心人
馬子讓是山東省安丘市金冢子鎮沙嶺子村人,幾年前,馬子讓和老伴建了一個養蠶大棚,準備養蠶致富,因不得要領,蠶寶寶開始大面積死亡,急得老兩口手足無措。恰逢放映隊來該村放電影,都振明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趕到馬子讓家中了解情況,并用自己在科教電影中學到的養蠶知識對馬子讓進行指導幫助。工作結束后,將放映設備留在了馬子讓家,第二天上午,和同事一起帶著科教影片《大棚養蠶新技術》,來到馬子讓家做專場放映,使馬子讓掌握了大棚養蠶的相關技術知識。在后來的幾年里,靠著科學和辛勤,馬子讓的大棚養蠶規模不斷擴大,收入逐年增長,一片真誠的心,使兩個年紀相仿的人走到了一起。
不會理發的“放映員”不是“好電工”
每個村有哪些五保戶、家庭困難的學生,都振明都了然于心,每次來村里放電影的時候就買點東西送過去,有時候是幾斤排骨,有時候是大米和油,久而久之,村民們也把都振明當成了親人。電影放映隊也是便民助民服務隊,老百姓需要什么,大家就做什么。他經常在下鄉放電影的時候為老百姓換電燈、修家電;偏遠山村的留守老人理發是個難事,在都振明提議下,放映隊統一購買了理發工具包,在放電影前,免費給老人理發;趕上村民家里有農活,他們還會幫村民曬麥子、抬糧食。一個個自發的善行,變成了他的“工作常態”,這些事他一干就是15年。
一路走來,曾經的青蔥少年,如今滿頭銀發。“一輩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光影人生50載,作為一名老黨員,都振明退休不退志,堅守在放映一線,為農村電影事業奉獻一份綿薄力量。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