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山東省文明辦
手機查看
擬推送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候選人公示
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經基層推薦、群眾投票和專家綜合評審,現將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山東省候選人予以公示。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于2月19日之前向省文明辦反映。
公示時間:2月16日至2月19日
聯系電話:0531-51775644
電子郵箱:
sdhrmzzx@163.com。
山東省文明辦
2023年2月16日
候選人事跡
助人為樂
懸壺義診四十載,守護鄉親解民憂
劉中軍,男,漢族,1958年6月出生,煙臺招遠市阜山鎮東大夼村鄉醫。這個被稱為“赤腳醫生”的鄉村大夫,在鄉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45年。45年來,他每天堅持義診10余小時,從不叫苦叫累,從未將病人拒之門外。村里76歲老人身患殘疾無法行走,子女打工在外,他連續7年定期登門就診,長期免費送藥和生活用品。村里有危重病人需要送專業醫院時,他總會隨車護送,陪同治療。他熱心公益,帶動村民積極參與全村醫療衛生規劃,讓全村老少喝上健康放心水。風風雨雨四十載,經他手義診的病人多達40余萬人次,而他只靠種地養家糊口。榮獲“山東好人之星”等稱號。
106個孤兒的“邵爸爸”
邵明根,男,1970年生,群眾,成武縣星火公益協會會長。邵明根出身貧困,深知窮苦人家生活的艱辛與不易,2010年他在一所鄉村小學偶遇一名失學兒童,其單薄的背影使邵明根難以忘懷,決定投身公益。13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各地,組織3000余人次進行家訪,聯系資助1000多名困境學生。2016年,一所容納106名孤兒的學校關閉,邵明根第一時間為孩子們多方聯系新學校,后又將孩子們接到成武上學。為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新環境,邵明根在學校申請了一間宿舍,陪伴孩子們包水餃、游船、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在邵明根的影響下,他的妻兒和朋友也加入進來,盡其所能地為公益助學貢獻力量。榮獲“山東好人”稱號。
風華正茂到耄耋之年 83歲老人公益服務54年
趙曉鳳,女,漢族,1941年8月出生,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萃苑社區曉鳳義務理發室志愿服務隊隊長。義務理發54年來,她帶動志愿者300余人,服務群眾10萬余人次。有時給重病的老人或病人理發,80多歲的她得趴著、跪著、側著身子,一個姿勢就得堅持許久。長年累月,她的脊柱發生了側彎,手上也經常貼著止痛膏。腦血栓癱瘓在床24年老黨員王國瑞(已去世),趙曉鳳為他義務理發了22年;每次為77歲腦血栓患者潘維忠理發時,她都會細心地打掃一遍衛生,送去餃子、包子等食物,這一服務就是15年。曾獲第七屆“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好人”等稱號。
見義勇為
生死瞬間,女輔警冰湖救人傳佳話
張鑫圓,女,漢族,1996年9月出生,威海乳山市公安局看守所五級輔警。2022年12月31日,張鑫圓和家人在公園散步,突然聽到急促的呼救聲,跑近一看是一位老人落水了,只有頭部還露在水面上。張鑫圓不顧生理期,踩著冰面沖到老人落水處進行救助,在奮力拖拽時,冰面突然破裂,掉進了刺骨的冰水里,但她仍奮力拖拽著老人向岸邊游去。此時,岸邊的群眾也拿起了救援竹竿參與施救,合力將老人施救上岸。張鑫圓見義勇為的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近百家媒體報道轉發,全網累計閱讀量約超6億人次,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警務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被山東省公安廳政治部授予三星輔警獎勵。
“火”車中救人 彰顯社會正氣
何玉東,男,漢族,1974年5月出生,莒縣新立出租車有限公司員工。2022年2月28日晚,在莒縣桑園鎮大井峪村北,一輛面包車側翻起火,駕駛員被困在車內意識模糊,何玉東迅速返回自己的車中拿出滅火器,將車的前擋風玻璃砸破,在車輛隨時會爆炸的情況下,不顧個人安危,奮力將駕駛員救出,而在駕駛員被救出的幾秒鐘后車輛就發生了劇烈地燃燒。他舍命救人彰顯了社會正氣,而“火”車救人僅僅是何玉東愛心善舉的一個縮影,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古道熱腸,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志愿服務。曾先后獲評“日照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誠實守信
園林人踐諾26載 讓園林成為誠信陣地
崔永英,女,壽光園林建設集團養護管理部部長。從業26年來,崔永英始終信守“為壽光百姓打造最美城市園林風景”的承諾,奮戰在園林綠化一線,從堅持每天步行10公里的養護人,成長為編寫管護制度,促進管護標準統一的園林管護帶頭人。一路走來,她以園為媒,打造100余處誠信游園,把美德和信用融入日常生活,將壽光建設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并且帶出了一支拾金不昧的誠信管護隊伍,近年來撿拾并及時歸還錢包、手機、衣物等170余次,獲評文明誠信先鋒隊,充分展示了當代園林人的誠信風采。2022年8月,被評為誠實守信類“山東好人”。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四十載初心如磐
孔令紹,男,漢族,1952年12月生,中共黨員,曲阜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他四十年如一日,踐行著“一輩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誓言,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時代風采。他扎根基層,深入研究,創作出版《曲阜賦·東方文化的密碼》《鑄基·初心映在熱土上》《中國家風》等著作;在全國各地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宣講1500余場,足跡遍布22個省市和地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帶動祖孫三代講家風,19年作為全國唯一家庭代表受邀與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連線分享家風建設經驗。曾獲全國“優秀輔導員”“山東省優秀退休干部”“山東省優秀五老”等榮譽,其家庭獲“全國文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等榮譽。
敬業奉獻
牢記總書記囑托 深耕野外異域13年找礦報國
舒記德,男,漢族,1984年10月出生,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六地質大隊助理工程師。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回信中表示,建隊以來,你們一代代隊員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攻堅克難,取得了豐碩的找礦成果,展現了我國地質工作者的使命擔當。舒記德是該隊職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典型縮影,他扎根野外異域13年,先后在10余個邊疆省份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礦產勘查,深入“死亡之海”羅布泊探獲一座中型銅礦,駐守野外礦山7年研究成礦規律,舍小家找礦報國;至今仍駐守蘇丹項目,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地質力量。榮獲“山東好人”稱號。
讓“中國速度”領跑世界的巾幗女杰
梁建英,女,漢族,197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高密人,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多年來,梁建英一直深耕高鐵技術研發,主持研制的CRH380A動車組創造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主持研制的“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她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已掌握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作為中國高鐵領域技術領軍人物,她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助力中國高鐵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精彩蝶變,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曾獲“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科技獎”等榮譽。
扎根基層三十載,9000幅照片記錄百姓生活
房德華,男,196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郯城縣馬頭鎮黨委新聞報道員,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簽約攝影師,大眾日報特約攝影記者。30年來,他將鏡頭對準鄉親,用心講述時代發展的奮斗故事。疫情發生時,他為愛“逆行”,用鏡頭向群眾講述一線抗“疫”故事;日常工作中,他走到群眾身邊,拍攝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和傳統文化等系列主題照片,記錄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家庭與工作之間,他永遠把工作放在首位,即便是父親臨終前也沒有見到最后一面。目前,在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紐約時報等中外媒體發表新聞稿件9000余篇(組)。榮獲“山東好人之星”等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
27年傾情照顧小姑子 守望相助不離棄
黃昌華,女,漢族,1973年6月出生,寧陽縣蔣集鎮鄭龍村村民。從23歲嫁到田家,就肩負起了照顧癱瘓在床小姑子的重擔,27年來不離不棄洗刷喂飯、穿衣照料、擦屎端尿,面對這些每天的“必修課”,黃昌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日夜細心看護,用無微不至的愛演繹姑嫂情深。不僅如此,她還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小姑子的女兒,一年四季風雨無阻,接送孩子上下學從未遲到。從昔日的滿頭青絲到如今鬢角染霜,黃昌華默默付出,無怨無悔地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家庭的藍天,用愛與責任詮釋了“長嫂如母”的真諦。
27年悉心照料偏癱母親、殘疾丈夫撐起一個家
邵秀美,女,1965年生,群眾,高青縣花溝鎮北河村人。母親偏癱在床27年,丈夫精神殘疾,她不離不棄無怨無悔,二十余年如一日。早上6點準時起床做飯,然后伺候母親起床穿衣、背去解手、洗臉洗手、一勺勺喂飯,天冷時背到屋里爐子旁的沙發里,暖和時背到院子里曬太陽。老母親需要看護,兩個兒子需要養活,精神殘疾二級的丈夫也需要照顧,一大家人的重擔全都壓在邵秀美一個人身上。因為要照顧老小,只能打零工掙錢。她以樸實行動獨自撐起一個家。在邵秀美的努力下,一家人雖然過得拮據,但是都是孝心滿滿。榮獲“山東好人”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