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宋福震,男,漢族,中共黨員,1975年1月生,費縣政協機關服務中心主任,薛莊鎮鑫合村“第一書記”、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隊長。宋福震是中國空降兵退役老兵,他兩度出征,駕車運載援滬抗疫物資10余噸,助力上海抗疫,歷時41天,被上海市民稱為“忠誠的沂蒙老兵”。宋福震先后擔任同莊村、漸富村、鑫合村“第一書記”。群眾說他是“用心駐村、用情為民、用力助農”的好人“宋書記”。
同心守滬籌集物資,千里飛馳援助上海
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形勢牽動著費縣人民的心,費縣縣委、縣政府發出號召,動員社會力量支援上海。宋福震馬上奔走在機關單位、愛心企業、志愿服務組織間。他說:“多方力量匯聚,就是山,就是海。”在他連日努力下,籌集米、面、油、蔬菜等十多種生活物資達10余噸。
去上海不僅要經受一路不停歇的辛苦,還要冒很大風險,還需時間隔離。對人員身體狀況、健康、時間,都是極大考驗。宋福震沒多做考量,決定自己駕車前往。4月8日,他駕車奔赴上海捐助物資。一路上,宋福震與同車志愿者曹廣發,堅持“不休息、不下車”,餓了啃方便面,渴了喝點點礦泉水。
歷經10小時長途跋涉,當晚8點,到達了上海浦東新區。協助當地卸完物資,他立刻返程,回到費縣,又馬上到達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28個小時不眠不休,奔波1300多公里。他身上的隔離衣脫下時,手都扒掉了一層皮。連急帶累,宋福震生了滿嘴瘡,好多天精神不振,寢食不安,但他一聲不吭。他說:“比起處在疫情下的人,這值得提么?”
忠誠老兵二度出征,不勝疫情誓不回還
隔離期間,宋福震仍然牽掛著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得知人手緊張,他就有了再度請纓,二次馳援上海的打算。他的想法,得到家人和單位領導大力支持。
2022年5月1日,宋福震獨自一人駕駛車輛,帶著抗疫物資,再次踏上馳援上海的征程。到達上海迅速交接完物資后,馬上與費縣赴上海疫情防控服務工作隊投入到緊張的抗疫工作,直至上海解封。
在上海期間,他日夜堅守援助站點,查看援助信息,每天休息時間不超四小時,竭力尋找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和費縣籍在滬人員結下深厚情誼,他們說:“你是我們費縣援滬最美逆行者,是我們費縣在滬人民的貼心人”。
一位費縣籍上海大學生和宋福震約定:“面對疫情,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戰勝疫情時,我們要摘掉口罩露出笑臉,一起給生活比個耶。”在有宋福震這樣的志愿者無私奉獻、全民團結一心的情況下下,這心愿最終達成了!
一心為民用心服務,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宋福震先后擔任過同莊村、漸富村、鑫合村“第一書記”,為充分了解村民所需、所盼、所急,盡心盡力為村民解難決題,為村莊辦實事真事,他堅持入戶調研,每天在村子里四處奔走,了解村里實際情況和需要,再協調有關單位完成對村扶持項目,為鄉村振興做出切實貢獻。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對村民做工作,不怕流汗臉難看,和各有關領導協調項目,必須嘴勤腿勤臉皮厚。”在他一心為村做事的執著感召下,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支持,各有關領導也被這種為民精神深深感動,親自調研建設可行性項目。為村民修路、架橋、安裝路燈、通有線電視、建鄉村大舞臺、成立瓜果合作社及電商平臺,組織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村、義診、情暖孤困兒童等文明實踐活動。使他任職的這些村莊,變成從里到外、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
通過他努力,農果業產品有了更廣闊銷售渠道,民宿旅游農家樂也發展起來,群眾經濟收入倍增,勞動和回報成了正比。村民常說:“宋書記駐村辛苦了。”宋福震卻說:“說什么辛苦,駐村不是來觀光的!”
“宋書記來了以后,我們村的路干凈了,路燈亮了,百姓家里富裕了,晚上也有了跳廣場舞、休閑納涼的地方,全村老百姓沒有一個不夸宋書記好的!”漸富村黨總支書記張正列這樣說。
宋福震每天都忙碌,面對記者,他站在屋門口,一腳門里一腳門外,急速介紹著一些情況,不時看看時間問:“您,還有需要了解的嗎?”等記者說:“差不多了,您有急事要辦吧?”宋福震說:“我說好去鄰村看看,一位種火龍果的村民說銷路不好,我得幫幫忙,水果不等人呀!”說完,他得了特赦一般就要跑掉,記者追著說:“鄰村也歸您管嗎?”宋福震邊走邊說:“局部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只要我能出上力,就得拉著一塊往前奔!”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