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德州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馬太廷,男,漢族,196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德州市臨邑縣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任縣扶貧辦主任。他年逾五旬仍堅持“一線工作法”,創新“村域沉睡資源聚合經濟”模式,推行扶貧產業項目“兩庫三審”制度,建立了返貧預警機制和貧困戶積分量化管理制度,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曾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德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德州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馬太廷(右一)在綠之盈現代農業開發公司種植基地了解草莓長勢
“包袱”變財富,把好脫貧之脈
他始終堅持“一線工作法”,經常進村入戶,周末時間自己駕車,了解群眾疾苦,群眾需求,先后調研80余次,摸清了“家底”,撰寫報告62篇。他創新提出“村域沉睡資源聚合經濟”模式,先后打造了宿安鄉邢仙龍村、林子鎮東西張村等多個典型村。以點帶線、以線帶面,該產業模式在臨邑縣復制推廣,336個示范村共激活土地、坑塘等閑置資源7900畝,帶動村集體平均增收2萬元、貧困戶年均增收800元。該典型做法多次被中央、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宣傳報道,邢仙龍村被列入全省八大戰略典型案例。
馬太廷(中)到貧困群眾家中查看“過暖冬”情況
“繡花”換開花,解決脫貧之難
他立下“精準、高效、創新、擔當”工作格言,堅持白天下村入戶,晚上挑燈夜讀。2020年冬驗收期間,他左臉頰上剛做過手術,不顧醫生的反對帶著紗布、頂著寒風,查看項目運營現場。臨邑縣首創產業扶貧項目“三級聯審”,為扶貧項目系上“保險繩”,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6億元,建設了91個扶貧產業項目,涵蓋特色種養、光伏發電、加工車間等領域。其中,德州“壹號食品”、漢世偉生態循環養殖兩個項目,每年至少實現收益168萬元,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創新加長效,鞏固脫貧之本
為了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他推動建立返貧預警“3331”工作機制,通過3種渠道及時發現,3個等級預警防控,3類措施精準幫扶,做到及時發現、精準幫扶。該做法被《中國扶貧》列為脫貧攻堅100計第15計。創新研發了臨邑扶貧APP,每一個貧困戶都有一個“二維碼”,手機一掃貧困戶基本信息及幫扶政策落實全部顯示,技術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實現了對所有貧困戶脫貧成效動態監測。創新建立扶貧積分勵志超市,通過定期開展積分評定、兌現獎懲,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自身發展動力,大伙兒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
馬太廷(左三)在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調度推進道路硬化和產業項目建設情況。(攝影:魏越)
人離心不離,銜接在路上
2021年9月,因工作需要,馬太廷調任縣政協,但他對扶貧的感情始終沒有變。他積極組織政協委員擔任督政員、評議官,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開展督政評議;主動加強與基層委員的對話溝通,圍繞破解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提報高價值提案30余件。他說,我出身農民,幫助每個農民過上好日子是我的責任,我要繼續發揚“三牛”精神,凝心聚力、把脈問診,用行動和實績踐行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