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德州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范書明,1968年出生,慶云縣徐園子鄉人。現任徐園子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人民調解員。他退休前曾是慶云縣徐園子鄉初級中學的一名教師,退休后自學法律,用自己所學幫助身邊群眾調解糾紛300余件,2020,范書明榮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在徐園子鄉,人們親切的稱他為老范,“有矛盾,找老范!”已經成為群眾的共識。
樂于助人,“門外漢”變專業調解員。自2010年開始,“熱心腸”的老范就經常幫助鄰里解決矛盾糾紛,時間一長,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慕名而來,找他調解矛盾。可調解是件苦差事,有說不盡、做不完的瑣事、難事和麻煩事,做好了合家歡喜,做不好可能還會落下多管閑事、亂和稀泥的閑言碎語。“都是鄉里鄉親,大伙兒信任我,能幫就幫了。”老范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對于前來尋求幫助的鄉親,他從來都是來之不拒。經過幾年經驗的積累,范書明由一名“門外漢”逐漸成為調解的行家里手,2017年,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被徐園子鄉聘任成為了一名專職調解員,也成了徐園子鄉專職調解員第一人,而這一干就是五年。
深入一線,爭做法律知識“宣講員”。范書明的“熱心腸”還體現在他深入一線,做好法律知識宣傳宣講工作。從2017年擔任專職調解員至今,范書明根據村民需求,開展定制式上門普法,將法律知識送到村民身邊。“白天沒時間就晚上去,工作日沒時間就周末去。”田間地頭、房前屋后、街邊巷道,都成了范書明的普法宣傳場所。他深入集市、企業、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經過多年的法治宣傳,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一定程度提高,逐漸從不學法、不懂法向學法、用法轉變。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因許多群眾不能外出,有需求的群眾便通過微信語音/視頻、電話的方式向范書明求助,為更好的幫助群眾,他還專門讓女兒給他買了一臺新的智能手機,最多的時候,他一天接到了群眾23個咨詢電話,三個月時間,他僅在線上就化解了矛盾糾紛15件。
一心為民,架起法律援助“連心橋”。自從事專職調解員以來,范書明時刻以專業法律從業者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精準對接困難群眾,主動延伸服務職能,不斷拓寬法律服務渠道,提升業務辦理服務水平,切實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努力為群眾解決“愁心事”。范書明經常說,自己也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最明白群眾們的困難,幫忙寫個訴狀,幫忙寫個仲裁申請書,這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遇到自己搞不懂的問題,他無懼嚴寒酷暑現場查看,熬夜加班查閱資料,力求為群眾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群眾給他送錦旗,他卻覺得這都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走萬里路,進千家門,解百家難。五年來,別人“躲著走”的難事、愁事,“熱心腸”的老范都主動靠上去,在他辦公室的書柜里,有整整5大本工作日記,每天接待了哪些群眾、解決了哪些問題,小到一棵樹、一塊地、幾百元工資,大到40萬元的經濟糾紛案件,他都一一記錄其中。如今,在徐園子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老范也擁有了一間屬于自己的特色工作室,他要在這間泛著泥土氣息的工作室里,繼續當好人民群眾的“和事佬”。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