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威海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姚建國,男,1966年9月生,山東乳山人,威海市乳山市徐家鎮東南塂村漁民;于慶福,男,1966年4月生,山東乳山人,威海市乳山市徐家鎮東南塂村漁民。
2021年10月19日,乳山市徐家鎮南寨村一牡蠣養殖戶家的4名船員在出海作業時突遇大風浪,他們駕駛的作業船只被風浪掀翻,落入海中的4人只能緊抓牡蠣養殖架子上的浮漂艱難求生。危急時刻,姚建國、于慶福駕駛快艇前去救援,歷經3個多小時,最終4名船員全部獲救。
姚建國
于慶福
風高浪大 4名船員被困海中
2021年10月19日,徐家鎮南寨村一名牡蠣養殖戶家的4名船員出海作業,當船只行至到牡蠣養殖區,原本風和日麗的海面上突起大風大浪,風力達到了8級,浪高3至4米。正當幾人心里忐忑之時,一個海浪突然襲來,幾人躲避不及,連同作業船只一起翻入了海中。好在幾人水性不錯,奮力游到附近牡蠣架子上的浮漂旁,靠浮漂自救。但因為風太大,一個浪接一個浪地襲來,幾人幾次被海浪打入水中,嗆了幾口海水后,又艱難浮到水面,抓緊浮漂。就這樣,在海中艱難求生。船東得到消息后,立刻報警和聯系救援。與此同時,船東想到自己的朋友姚建國有快艇且距離事發海域較近,就連忙打電話請姚建國幫忙援救。
挺身而出 二人緊急救援
收到求助消息后,姚建國沒有絲毫猶豫,一口應下,又馬上聯系了同村的于慶福與他一起參與救援。
由于海上風浪較大,姚建國9米長的快艇吃水較淺,只能小心地躲避著大浪。航行過程中,洶涌的海浪不時拍打在前擋風玻璃上,讓倆人無法看清玻璃,無奈之下,姚建國只能冒險探身,用衣袖小心擦拭玻璃,確定航向。幾次,都差點被風浪中搖晃的船只甩出去。“當時也沒考慮太多,就想著人命關天,這么大的風浪,耽誤一刻就可能失去一份生還的希望。所以,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去尋找落水者。”說起當時的情景,姚建國感慨道。
船員落水海域在40海區,姚建國、于慶福二人雖然對海域十分熟悉,但在風浪的侵襲下,兩人只得依靠記憶中的經緯度摸索前行,歷經一個多小時的艱苦航行,二人終于順利抵達了沉船區域。
姚建國
于慶福
臨危不懼 拼盡全力脫離險境
摸索找到沉船區域時,還來不及慶幸,新的難題馬上擺在了他們面前。因風浪太大,二人明知落水人員距他們不足100米,但他們卻很難在茫茫海霧中確定落水人員的具體位置,只得駕駛著快艇來回盤旋。“當時海上能見度很低,快艇聲也讓人聽不到呼救聲,只能一圈一圈慢慢摸索著尋找。”姚建國說。記不清巡查了多少個來回,姚建國終于在一個浮漂上發現了第一個落水者。
可當準備實施具體營救時,他們又犯了難。由于船員漂浮在牡蠣架周圍,快艇靠得太近容易翻船,離得太遠,就沒辦法救人上船。經過一番商量,兩人最終選擇在10米左右的距離,用綁了繩子的救生圈進行拖拽施救。
由于風浪太大,快艇在海浪的帶動下漂浮不定,稍有不慎,便容易翻船。甩出去的救生圈也隨著海浪起起伏伏,被救人員想要抓住也成了難題。“這種情況,我們只能一點點往前靠。說實話,當時心里也有點擔心和害怕,稍有不慎,我們也會一起連人帶船翻進海里。”于慶福說。好在,經過一次次嘗試,被救人員抓住了救生圈。于是,姚建國、于慶福一起拖拽繩子,等到被救人員靠近快艇時,二人再合力將他拖了上來。當第一個船員被救上船時,二人激動不已,喜極而泣。
順利救上了第一人后,姚建國和于慶福的救援信心更加充足,精神上的振奮也讓他們暫時忘卻了身體上的酸累。隨即,二人便繼續援救剩下的三人。盡管這三人彼此相隔僅20米左右,但因為能見度低,船體又不能靠得太近。快艇在二人的操控下,也只能一點點慢慢靠向落水人員。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最終姚建國和于慶福將剩下的三人全部救援上船。此時,藍天救援隊也順利趕到了事發地點。為保障人員安全,姚建國與于慶福將其中兩名船員送到藍天救援隊的快艇上,一同返岸。
當時4名船員在冰冷的海面上漂泊多時,面臨失溫和體力透支等危險,幸虧他們援救及時,后來落水的4名船員均得到了妥善救治并順利康復。再度回憶起來,姚建國說:“那時救人就像火架在身上烤一樣,自己的安危都顧不得了,現在想起來其實也是一陣后怕。”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旳凡人,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營救中,姚建國、于慶福的奮不顧身、見義勇為彰顯了危險之際挺身而出的人性光輝。
2022年,二人獲評“山東好人”“威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