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孟軍,男,1979年生,漢族,中共黨員,山東省冠縣人,山東高速聊城發展有限公司冠縣收費站收費員。他于1997年入伍,2010年退伍,在部隊退伍后一直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默默付出,樂于助人,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照顧村中孤寡老人,料理老人生活起居。武孟軍默默付出,堅守奉獻不言苦,用自己最平凡而真實的舉動贏得了周圍人們的敬佩與尊重,彰顯了黨員本色,展示了人格魅力。在部隊曾榮立三等功,獲優秀士兵榮譽稱號。
為老人理發
助人為樂,照顧孤寡老人彰顯大愛
武孟軍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家庭環境造就了寬廣的胸懷,多年部隊的教育造就了堅忍不拔的性格。武孟軍生活在冠縣東古城鎮田坡村,20年前,村中生活著的武恒健夫婦與武孟軍非親非故,武孟軍親切的稱他們為大娘大爺。大娘患有老年癡呆,家里家外都是大爺一個人干活,無兒無女,這對六旬的老兩口過得非常緊張,生活不免孤單。武孟軍主動承擔起鄰居家的莊稼地,逢年過節總是拿東西看望,日子一長,武孟軍如同自己的親人一般照顧兩位老人。得知武孟軍要征兵入伍,老兩口不免有些失落,武孟軍許下承諾,答應兩位老人會像對親人一樣對待他們,讓他們放下顧慮,好好生活,武孟軍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每逢探親回家,第一時間到老人家報到,詢問生活起居,照顧衣食住行。直到退伍后,武孟軍回到村中,對老人更是悉心照料。大娘身體每況愈下,不久便去世了,留下大爺一人更顯孤苦。武孟軍更加上心,大爺的衣服、生活用品都由他準備,缺少什么就馬上購買,做到了衣食無憂。老人家的大事小事,如修電視、換燈泡、釘窗戶、換煤氣、清垃圾等等,武孟軍都一手包攬了下來。農忙時,武孟軍都是事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去大爺家搶收莊稼。現在大爺已是八旬老人,身體還算硬朗,精神矍鑠,他總是說起:“自己無兒無女,何德何能遇到孟軍如親兒子般的陪伴,我是遇到好人了,這一輩子知足了!薄袄衔崂弦约叭酥稀,武孟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古訓。細數下來,武孟軍已照顧老人長達20年,二十年堅持義務照顧他人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他總是認為這是普通而平凡的事情,他說既然答應人家的事情,再苦再難也要去做到。武孟軍的故事也成為當地口口相傳的一段佳話,周圍的人們對他無不伸出大拇指。
救火后的武孟軍
樂于奉獻,解決留守老人后患之憂
武孟軍的大愛之心并不止于此。村中大多都是留守老人,武孟軍發現幾戶老人門前的路是土路,還不平坦,遇有雨雪天氣更是泥濘不堪,出行十分不方便。武孟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決定義務為老人鋪路。說干就干,武孟軍利用工作之余,每天扛著鐵锨在村中轉悠,看到沆洼的地方,就填土修補,看到磚塊就撿拾起來。村中大伙聽說撿拾磚塊是為了鋪路都非常支持,也紛紛加入了隊伍,最后在武孟軍的帶動下,把磚塊鋪到了泥濘的小路上,坑洼不平的泥路終于變得平整寬暢了,更是方便了老人們的出行。村里的鄉親對武孟軍的美德善行贊許不已,而武孟軍卻說:“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都不算什么”。是的,作為一名黨員,武孟軍處處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不忘初心就是要有“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之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感。
見義勇為,幫助司乘人員挽回損失
在工作中,武孟軍更是展現了一顆熱心腸。2018年3月的一天,一輛拉著輪胎的時代輕卡在收費站出口駛離車道時,一團明火在車輛后排瞬間著起,火勢異常兇猛。武孟軍快速反應,立即推開車道欄桿,讓車主快速駛離收費區域,隨后停靠在外廣場;饎菝土遥晃冯U阻,在彌漫著強烈的貨物焦味和嗆人的柴油味中,拿起滅火器帶頭沖在滅火的最前端,經過爭分奪秒的艱苦作戰,火勢被完全撲滅,為車主挽回了經濟損失,也保障了收費車道的平安暢通,而他全身沾滿了污漬,狼狽不堪。車主對武孟軍的勇猛救助非常感動,心有余悸地說道:“幸虧車輛著火發生在收費區,有你們這么好的收費員,不懼危險挺身而出,及時幫助滅火,避免了一場火災和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真是太感謝了!”并掏出錢來想要感謝武孟軍,被武孟軍婉言謝絕了,只是叮囑車主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車主連連稱謝,于次日專程贈送錦旗表示感謝,其事跡被聊城新聞網報道。
退伍不褪色,心懷報國為民情。武孟軍始終以一名軍人和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無論身處何崗位,自始至終擁護黨的領導,嚴守黨的紀律,政治立場堅定,堅守奉獻不言苦,追求無上境的人生格言,對黨忠誠,對社會一片赤誠之心,顧全大局,勤政務實,他一身正氣,得到了身邊人的高度肯定,面對如潮的好評,他沒有豪言,沒有壯語,從不貪圖名利,依舊用實際行動默默付出著,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他說,未來,他還會盡其所能,為大伙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