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國:近鄰好兄弟 人間最暖情
他自己家庭生活困難,但仍不忘關愛他人,23年如一日,像對待親人一樣,悉心照料雙下肢重度殘疾的孤寡鄰居陳勝華,為他洗衣做飯,清理便盆,清掃衛生,關懷陪伴,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好鄰居的優美贊歌。
崔小國,男,現年56歲,濰城區城關街道十笏園社區居民、環衛工人。2014年被評為“濰坊好人”、濰城區“道德模范”。他自己家庭生活困難,但仍不忘關愛他人,23年如一日,像對待親人一樣,悉心照料雙下肢重度殘疾的孤寡鄰居陳勝華,為他洗衣做飯,清理便盆,清掃衛生,關懷陪伴,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好鄰居的優美贊歌。
搬來新鄰居,生活大變樣
崔小國原來是一名下崗工人,妻子體弱多病無勞動能力,家中老母親因意外車禍成為植物人而常年臥床不起,也是由崔小國贍養送終,他一人承擔著全家人的生活重擔。1998年,崔小國搬遷至十笏園小區,在社區的幫助下,崔小國做起了衛生保潔員和治安巡邏員,每月有了1000多元的收入。
他的鄰居陳勝華是一位重度殘疾人士、獨居老人,自幼因腰椎損傷造成高位癱瘓,生活上行動不便,無人照料,飲食上因無法自理經常有一頓無一頓,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因常年獨居,人也變得郁郁寡歡。陳勝華本以為這種生活將永遠持續下去,但這種狀況卻在遇到崔小國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了解到陳勝華的現狀后,崔小國主動承擔起照顧這位老大哥的重擔。自從有了崔小國的照料,生活各方面逐漸變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陳勝華家里的衛生變得整潔干凈,換洗衣物能夠得到及時清洗,飲食上一日三餐有了基本保障。日常生活中也有了談心說話的對象,人變得開朗自信起來,讀書看報不斷充實自己,學習了一技之長配鑰匙,為社區居民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生活愈來愈充實豐富起來。
崔小國照顧鄰居吃飯
二十三年如一日 照料鄰居如親人
清理便盆,悉心照顧癱瘓鄰居如親人。盡管崔小國個人家庭生活已步履維艱,但他仍不放棄照顧老大哥陳勝華的生活起居。崔小國每天早上5點起床后,第一站就是陳勝華家。幫著陳勝華把大小便清理掉,然后幫陳勝華洗漱、做早飯、打掃衛生。等陳勝華吃完早飯,他才安心去上班。打掃完社區衛生后,再來給陳勝華做午飯,為了讓陳勝華感到家的溫暖,自己陪著他吃飯聊天。天暖和的時候,崔小國還會特意推著陳勝華出去轉轉。
鄰居說:“自己的兒女也不一定能給清理大小便,但是崔小國每天都給陳勝華清理。崔小國這個人話不多,但是特別能吃苦,不怕臟、不怕累。”
晚上,崔小國為陳勝華打掃完衛生后,就給他鎖上防盜門,自己再回家睡覺。陳勝華說起崔小國對他的照顧,眼睛微微泛紅。他說,自己住的地方沒有廁所,崔小國給他拿來了裝油漆的桶作為便盆。每天早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著把大小便給倒掉,為了不讓房間有味道,每次倒掉后,都會把“馬桶”給刷干凈。
遇到陳勝華拉肚子的時候,衣服、床單上都會沾上大便,崔小國也不嫌棄,幫忙給陳勝華換上干凈衣服,而且會親手把染臟的衣褲洗干凈。陳勝華說,有一次,崔小國給自己洗了4次換洗的衣服,他自己都感到過意不去了,但是崔小國什么都沒說。
23年如一日,義務照顧鄰居一天不落是名副其實的。崔小國的妻子前幾年做了手術,住院期間,崔小國在陪床間隙,仍然每天堅持照顧陳勝華起居。回憶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陳勝華說,每件事情都讓他感動。他想吃什么了,只要一個電話崔小國就給他買來。吃膩了買的飯菜,崔小國就帶他去附近菜市場買菜,回來做。一到下雨陰天自己身體就格外不適,崔小國就給他按摩,捏捏腿、按按腳……
“天涼了還給我拿來棉衣,家里燉了魚,也給我帶過來,真是比親兄弟還親。小崔的媳婦也很好,一些難洗的衣服小崔不會洗,她都幫著洗”陳勝華指了指上身穿的棉襖說,這還是小崔的對象前些天給他洗的,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他們。但在崔小國看來,照顧陳勝華仿佛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什么特別的。
24小時,隨叫隨到。崔小國的電話一直是24小時開機的狀態,為的就是讓陳勝華能隨時找到他。就算是半夜,陳勝華一個電話打過去,崔小國幾分鐘后便會出現在陳勝華面前。
讓陳勝華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下大暴雨,自己的房子漏水了。自己的親戚又不能及時趕過來,他便給崔小國打了電話,崔小國冒著大雨趕來,那時已經是12點多了。搬梯子,拿著盆子接水,一盆接滿了,就倒掉再接著接。反反復復接了無數回,弄得崔小國一晚上也沒睡覺。第二天一早,他給陳勝華做完早飯,就去上班了。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崔小國說,陳勝華能開心,他就高興,自己已經把陳勝華當作自己的親人,無論多苦多累,他會一直照顧陳勝華。
崔小國(右)照顧鄰居
恪盡職守甘奉獻 服務社區做表率
在盡心盡力照顧陳勝華之外,崔小國始終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盡職盡責做好社區的保潔員和治安巡邏員。每天早晨天還不亮,崔小國在照顧完陳勝華后,就推著清潔車來到小區中認真清掃每一處,不放過一處垃圾和一片紙屑,并時刻保潔小區的衛生,看到路面樓院有亂扔的垃圾,亂貼的廣告及時清理,并時時向周圍的人叮囑保持衛生清潔,得到小區居民和商戶的一致好評。白天打掃完小區衛生后,晚上還在小區內義務治安巡邏。因小區是開放性舊小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治安狀況較不好,崔小國就在照顧安排妥當陳勝華后,在社區內進行巡邏,一直工作到天明。自從崔小國擔任社區巡邏員后,小區的治安環境得到極大提升,發案率明顯降低。
崔小國的事跡一直貼在社區的四德榜上,在他的影響下,社區也涌現了越來越多的好人好事和志愿者,鄰里關系愈加和睦,主動照顧身邊獨居和空巢老人的也原來越多了,大家主動清理樓院衛生,積極參與義務巡邏,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生活氛圍。崔小國獲評“濰坊好人”、濰城區“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其實,好人就在我們身邊。崔小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大愛無言,書寫著兄弟情誼,傳遞著社會正能量。從崔小國身上,我們看到了助人為樂等傳統美德的再綻放,他的高貴品質,他對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