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女,1979年出生,東營市勝利第四中學教師,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觀鳥協會理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自然體驗師。十多年來,她踐行、堅守、傳播生態環保理念,成為黃河入海口生態保護的一名忠誠衛士。她先后被評為東營市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個人、東營市教學能手,并獲得了2019-2020年國際愛護動物行動教育“野生動物屬于大自然”海報設計全國大賽優秀教師獎。
守護生態環境是她一生的信仰
作為一名教師,常燕發現太多學生在觀察生活方面非常欠缺。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觀察和認識自然,常燕萌生了開展自然教育和生態教育的想法。就是這樣的一個想法,堅定了她恪守生態保護的信念,讓她在生態道德教育一線一堅持就是十多年。
2010年,常燕發起并成立了“小腳丫棒棒堂”親子社團,開始帶領學生們走進、觀察、感知自然,這也是后來的“小腳丫根與芽小組”和“小腳丫團隊”的雛形。目前,該團隊已有成員50余人,開展各類公益環;顒500多場,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傳遞了生態環保理念。2017年,常燕帶領“小腳丫根與芽團隊”發起了“心田計劃”項目,孩子們從事農事活動,體驗農耕勞動,堅持調研記錄自然生態環境中的各種數據。經過三年18期的系統研究,常燕將孩子們的記錄匯集整理成冊——《心田·百味》。2019年10月,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國際知名動物保育和環境保護人士珍·古道爾博士到訪中國,常燕受邀參加活動,并將《心田·百味》一書贈送給她,受到高度贊賞。
生態道德教育是她對信仰的堅守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市始終踐行著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常燕一直在自然教育、生態道德教育的路上堅定地走著,她不斷引導孩子們為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維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年夏天,常燕和她的學生團隊在觀察燕子時發現,東營市科技一村農貿市場在整頓衛生時,工作人員把燕巢也一并清理了。成群的燕子在市場周圍盤旋哀鳴,聲聲揪心。常燕便和孩子們一起為燕子“安家”的事四處奔波,還給東營市委領導寫了一封信并很快收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明確將保護燕子作為“招鳥進城”濕地城市建設的一部分。緊接著,在7月25日小腳丫根與芽小組科技新村農貿市場燕子觀察點暨燕子科普宣傳站正式掛牌。不久后,孩子們驚喜地發現,燕子又回來了,并筑起新巢繁育出了第二窩燕寶寶。為此,常燕還專門撰寫了《讓燕子住我家——東營市燕子及燕巢調查》等系列文章,連載于國家級刊物《青少年科技博覽》。其中,《燕子雙飛去,巢托助歸來》一文榮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35周年征文三等獎并被收錄入作品集。常老師帶領團隊開展全國城區燕子調查已經堅持了五年多,她們收集整理的大量詳實準確的數據被納入了全國大數據庫。在帶領團隊戶外觀鳥、撿拾凈灘的同時,常燕指導學生們注重數據的觀測、記錄和反饋,其團隊制作的《金湖銀河水地圖》獲得了全國優秀作品獎。該團隊也因將垃圾品牌等許多數據及時反饋給“撿拾中國”和“仁渡海洋專業NGO”,多次獲得優秀志愿服務團隊。
2018年,零廢棄聯盟在全國發起了“零廢棄日”活動,常燕老師積極響應,在東營市創辦了“零廢棄環保集市”。目前,該活動已經舉辦了四年,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推動了垃圾分類和舊物循環利用,傳遞了綠色環保的生態理念,常燕也被授予“持之以恒”獎。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在昆明舉行。會議前期,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舉辦了主題為“多樣的生命,多彩的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線上分享活動。常燕帶領的團隊分享的案例《讓燕子住我家》和《我的鄰居是只鸮》,從全國35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并受邀在2021年長三角地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教育論壇上進行了現場展示交流,受到多名專家學者的贊賞。
每次調研活動,常燕老師不僅自己撰寫活動報告,也積極鼓勵所有參與的同學撰寫心得體會。截至目前,已積累活動報告300余個,近百萬字。她指導學生們撰寫的環保類文章多次在《環境教育》雜志和《自然之友》公眾號上發表。
播撒生態理念是她信仰的綻放
常燕老師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踐行生態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還積極影響帶動身邊的人。作為東營市首批生態道德教育講師,常燕從2018年開始進校園、進社區,為全市師生開展生態道德教育授課和公益宣講百余次,并在天津市教師環境友好使者培訓活動中,為天津多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授課。2019年,常燕老師申請參加了IFAW國際動物基金會的AAE教育項目,并在東營地區進行授課。她還參與編寫了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系列教材《美麗家鄉—黃河口》,該教材被眾多中小學校使用,幫助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文明生態觀。2020年,她被評為東營市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個人。
在常燕老師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開始關注和踐行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作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自然體驗師,她發起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項目,并帶領學生通過剪紙、張貼海報、制作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宣傳“不吃就是保護”零野味行動,參與行動的同學被“讓候鳥飛”公益組織授予“全國候鳥小衛士”稱號。她指導學生參加“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比賽、“自然觀察”活動、“包書皮大賽”“濕地打卡”等多個項目,均取得了優異成績。2020年,常燕帶領的“小腳丫大足跡”戰隊在全國濕地打卡活動中,榮獲團隊第一名,并被《中國環境報》專題采訪。近年來,常燕老師的學生先后有2名獲得“山東省新時代好少年”稱號,9名獲得“齊魯生態環保小衛士”稱號,多名同學被評為市、區級“新時代好少年”。
現在,常燕老師依然在生態道德教育的路上堅守著,并將一直堅持下去。她表示,將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做一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忠實踐行者。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