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剛
徐廣東
陳治剛,男,1980年2月,蒙陰縣桃墟鎮杏山村村民;徐廣東,男,1987年6月,蒙陰縣桃墟鎮孫家麻峪村村民。
2021年5月16日,在蒙陰縣躍進橋西側橡膠壩附近發生了驚險一幕,一名15歲少年在橡膠壩體周圍玩耍時,不慎失足掉入三四米深的水中,被人發現時已一動不動,浮在水面上。途經此處的陳治剛、徐廣東,挺身而出,一人拉腳,一人托頭,將落水者救上了岸,隨后應用掌握的急救知識實施搶救,直至救護車趕到,成功挽救了一個生命。
陳治剛工作照
徐廣東 工作照
5月16日恰逢周末,正準備一起吃午飯的陳治剛和徐廣東驅車行駛到蒙陰縣躍進橋西側橡膠壩處時,遠遠看見橋邊圍了一堆人!笆浅隽耸裁词铝藛?咋圍了這么多人?”出于好奇,陳治剛和徐廣東將車停在一邊,快步走到橡膠壩岸邊,順著圍觀群眾的目光一看,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走近一看,就看見距離岸邊大概30米遠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個人,后背朝上、面朝下,四肢平鋪著,浮在水面上一動也不動,沒有任何掙扎動作。”陳治剛說。圍觀群眾已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當時岸邊距離橡皮壩垂直高度有三四米,還有一米多高的欄桿,而且橡皮壩質地柔軟,容易打滑,當天流水急、氣溫低,萬一不小心跌倒,結果不堪設想,因此,周圍的人都心存疑忌,并無人敢以身犯險。好友多年的陳治剛和徐廣東,對視一眼,沒有絲毫猶豫,默契十足地越過圍觀群眾,相繼跳到離岸3米多深的欄壩上,快速地向落水者的方向行進!拔液托鞆V東都不會游泳,但幸好落水者離欄壩非常近,我倆走到近處,一人拉腳,一人托頭,將他拽到了欄壩上。”陳治剛回憶道。他們小心翼翼來到溺水者旁邊,先把人拖離水面,發現溺水者是一名十三四歲的男孩,因長時間溺水,面部、手部等青色腫脹,眼皮微張,呼吸微弱,已經處于彌留狀態。
徐廣東說:“當時剛救上來的時候孩子嘴唇發紫,臉煞白,身體已經軟了,怎么動他都沒有意識。然后我哥抱著他的肚子控了控,說還有氣還有氣,還能行!笨吹搅艘唤z希望,徐廣東和陳志剛欣喜若狂。
顧不上疲憊,徐廣東立即應用掌握的急救知識對男生實施搶救。原來,徐廣東所在的山東臨工重托機械有限公司,為增強職工的急救意識和現場急救能力,經常舉辦普及基本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每次,徐廣東都特別用心學習,掌握了正確操作要領,沒想到這次突發狀況中,真的派上了“大用場”,他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及時的初級處理,沒有白白錯過這個挽救生命的“黃金時刻”。
陳治剛工作照
徐廣東工作照
“徐廣東在搶救那個孩子時,手都是抖的,他先是檢查了那孩子的口鼻,清理雜物,再擠壓他的腹部,拍打后背,將腹中灌水排出,同時大聲呼喊,希望男孩恢復神志!标愔蝿偦貞浧甬敃r的危險情景,至今還心有余悸:“當時情況十分緊急,男孩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我們甚至都已經感知不到他的呼吸和脈搏了,一秒都不能耽擱。”
1分鐘、2分鐘、3分鐘......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落水者仍毫無反應,徐廣東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在救護車趕來前,爭分奪秒為男孩爭取一些生的希望。在徐廣東不間斷地施救下,約七八分鐘后,男孩口中終于吐出了一些水。徐廣東見狀,加大按壓胸部的力度,隨著一聲微弱的咳嗽,男孩恢復了呼吸,并能摸到略有脈搏!坝辛!有了!有呼吸了!”圍觀群眾中爆發出一陣歡呼。直到救護車趕到,整個過程持續了約10分鐘。“當時經過施救,男孩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脈搏增強,但仍無神志,我們幫著醫護人員把男孩抬到了救護車上,才徹底松了口氣,累得癱坐在了地上!标愔蝿傄荒樰p松地說。
將溺水者送至蒙陰縣中醫醫院進行搶救后,陳治剛和徐廣東二人與人群散開,因下壩救人,他們的褲子包括上衣的一部分都濕透了,一身狼狽,兩人商量一番,取消了飯局,各自回了家。
“到了下午四五點多的時候,有個陌生人給我打電話,接起來才知道是男孩的家長,不知道他們在哪兒打聽到的我的聯系方式,對我和徐廣東奮力救孩子的舉動表示了感謝!闭劶熬热艘皇,陳治剛和徐廣東坦言,他們救人是舉手之勞,并不圖別人的感謝。如果再遇到此類事件,他們仍會沖上前,“我們會盡己所能。”救人后不久,徐廣東自覺加入了蒙陰縣閃電應急救援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三個月來,已參加過多次救援活動,用純潔,善良,樂于助人的心,在各種危機面前,竭盡所能傳遞愛心、挽救生命。
“目前孩子已經轉危為安,已無大礙,不久就出院了,真的太感謝救人的兩個老弟了,沒有他們,我家孩子可能就沒了。”說起兒子落水被救起的事情,孩子母親不禁流下感激的熱淚。她看了圍觀群眾拍的視頻,才深知自家孩子當時情形有多緊急,如果沒有陳治剛和徐廣東兩人的奮力搶救,孩子怕是兇多吉少。原來,不會游泳的少年幾次掙扎爬上岸都沒有成功,經過連續幾次的嗆水后,很快沉入水中又飄到了水面上。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萬分危急時刻,受內心正義感驅使,陳治剛和徐廣東把自身安危拋到腦后,全力托舉起一條鮮活的生命,綻放出璀璨的人性光芒,他們見義勇為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為社會傳播了有形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