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芝:“三高”路上的追夢人
該同志2006年參加工作,是濰柴首批從事三高試驗的科研人員,他不畏艱險、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帶領濰柴三高試驗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涵蓋機型最多、試驗環境最苛刻的發動機運行數據庫,為中國內燃機行業打破國際壟斷、超越世界一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呂文芝,男,198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動機研究院院長助理兼三高試驗隊隊長。該同志2006年參加工作,是濰柴首批從事三高試驗的科研人員,他不畏艱險、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帶領濰柴三高試驗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涵蓋機型最多、試驗環境最苛刻的發動機運行數據庫,為中國內燃機行業打破國際壟斷、超越世界一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精益求精,鑄造中國動力
“三高”試驗是指在高溫、高原和高寒區域的極端環境下進行發動機的各項性能測試,是發動機研發的最后一環,肩負著產品放行的重任。超過50℃的炙熱酷暑、-41℃的冰天雪地以及最高到達海拔5200多米的巍巍高原,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極限環境,就是呂文芝常年面臨的工作環境。
2016年某次高原試驗,三高試驗隊剛剛完成海拔4100米的試驗,突然天降大雪,路面濕滑,有人提議“試驗就進行到4100米吧”。難以想象,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100米之后的路況有多兇險,懸崖峭壁隨處可見。面對退一步是生的希望,進一步是死的考驗,呂文芝只說了一句,“我們再努力一下,爭取把4700米拿下”。中午十二點,雪花開始變疏,他便帶上兩名隊員開著試驗車繼續試驗,最終將試驗進行到4768米的高度,豐富了商用車發動機的高原性能數據。正是憑著這種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干勁,以及激情干事的堅強意志,呂文芝和他的隊員們完成了企業幾乎所有系列產品的極限環境試驗,打造出了“中國動力”發展史上的最強“芯”,中國動力逐漸縮短甚至超越國際先進水平。
無私奉獻搞科研,鞠躬盡瘁寫人生
每年冬季,濰柴三高試驗隊員都會早早地奔赴黑龍江黑河、內蒙古海拉爾等地開展高寒試驗。零下40℃的低溫環境就是他們追逐的高寒試驗條件。不到凌晨五點鐘,呂文芝就帶領試驗隊員鉆進冰冷的駕駛室進行試驗。即使已經把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但依然難以抵御刺骨的寒冷,不一會兒全身就被凍透,手腳也逐漸失去知覺。苛刻的試驗條件難得一遇,試驗的項目也就越多,呂文芝經常從凌晨一直工作到下午,常常顧不上吃飯甚至一天只吃一頓早餐。呂文芝和他的試驗隊員們身上體現出的敬業精神,讓其他試驗廠家的工程師們贊嘆不已。
艱苦的環境鑄就了呂文芝鋼鐵般的意志。翻開三高試驗隊的試驗歷程,不畏艱難、忘我奉獻的感人事例比比皆是。奉獻已經成為呂文芝和他的三高試驗隊隊員的第一選擇,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甚至寶貴的生命,詮釋了奉獻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份恪盡職守、不畏艱險、勇挑重擔的職責。
傳承“三高”精神,打造模范團隊
呂文芝勇于擔當、激情執著,打造了一支團結一致、密切協作的模范團隊。在三高試驗過程中,各種危險會時刻考驗著他們,甚至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呂文芝自始至終都沒有退縮和放棄,他用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征服著戈壁與高山,也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為了保證試驗團隊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新產品性能試驗,呂文芝領導三高試驗隊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網絡,從前期的技術對接、項目評審、整車資源準備和參加人員的選拔,到各項試驗計劃的制定、實施、協調、統籌規劃,甚至包括整個試驗車隊的衣食住行,高溫防暑、高寒保暖、高原反應防護等等工作,都實行專人專管,分工協作,充分保證試驗過程中的萬無一失。
截至2020年,呂文芝帶領團隊累計開展2100多天的極限環境試驗,行駛里程達200多萬公里,申報專利技術70多項,先后完成了260個發動機品種的試驗,采集和標定了幾十萬組數據,建立起了國內獨一無二的發動機試驗規范和數據庫。他參與的“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參與的“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呂文芝為了熱愛的科研工作孜孜以求,用奮斗擦亮青春底色。他所帶領的三高試驗隊先后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和“全國模范職工小家”稱號,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山東省工人先鋒號”稱號。他在工作中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省屬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第七屆濰坊市道德模范、2018年度“濰坊好人”、濰坊市富民興濰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