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志: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 詮釋人間大愛精神
2018年11月,黃守志與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當鄒城市紅十字會打來電話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堅決去捐獻,因為感覺這是奉獻愛心的最好機會。
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 詮釋人間大愛精神
黃守志,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鄒城市太平鎮衛生院副院長。
黃守志工作照
黃守志工作照
2018年11月,黃守志與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當鄒城市紅十字會打來電話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堅決去捐獻,因為感覺這是奉獻愛心的最好機會。但由于不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怎么一回事,父母極力反對,擔心捐獻后對身體有傷害,但是黃守志覺得身為共產黨員、醫療工作者,救死扶傷是義不容辭的,捐獻對自己而言沒有什么傷害,但對于患者來說是活著的希望,生命的曙光。上小學的兒子主動勸說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我爸爸是共產黨員,應該為別人做貢獻,以后我也要做黨員”;兒子的這句話感動了黃守志,也感動了父母,父母不再反對;當時黃守志的小女兒才9個月,還處于哺乳期,妻子為了陪同黃守志去捐獻,毅然決定為女兒斷奶;2018年11月14日懷著激動的心情黃守志和妻子毅然趕赴濟南,由于要提高個人造血干細胞水平,每天兩次注射造血干細胞動員劑,檢查一次血常規,注射到第三天,黃守志感覺全身疼痛,有低熱現象出現,晚上難以入睡,有種放棄的想法,但是他又想想患者的痛苦,便安慰自己:這點難受又算得了什么呢?就這樣,堅持到11月19日,那時他的血常規是正常人水平的7倍左右;當躺在捐獻病床上的時候,黃守志緊張的無法用語言形容,就這樣從8點到13點,5個小時,一動不動躺在病床上,下床的時,黃守志全身已經沒有了感覺,捐獻過程中志愿者拿來了患者寫的一封感謝信,從感謝信得知,患者是一名消防戰士,他承載著家庭的希望,社會的重托,曾經無數次出入火海,拯救了別人的性命。聽到這一切,黃守志感覺自己的這點付出與患者的出生入死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能夠用微薄之力去救一名消防戰士,他感到無尚光榮!捐獻后休息不到兩周,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身邊的同事家人都勸他多休息段時間,可是他卻說:到年末了,我的工作耽誤了不少,不能再拖了,再說身體強壯著呢!
黃守志工作照
黃守志工作照
作為一名基層鄉鎮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今年疫情突襲而來,黃守志舍小家顧大家,一個多月沒有回家,轄區內村居都有他的身影,他總是對身邊的其他人說:“自己雖然不能去疫情重災區貢獻自己的力量,但努力做好自己崗位的防疫任務就行了。”從1月24日以來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帶頭沖鋒在抗疫的第一線,主動參與密切接觸者流調、卡點值守、中小學復課指導等工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月1日下午6點,轄區有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由于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心中不免緊張,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主動帶著另外兩名醫護人員,到接觸者家中進行流行病調查,并耐心的告知,打消接觸者及其家庭的恐懼心理。
黃守志在火車站值班
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積極響應號召,服從安排。他具體分管這項工作,組織醫院各家庭醫生團隊按照要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每月開展入戶,宣講健康扶貧政策,深入了解扶貧對象健康需求;院內落實各項減免政策,今年對扶貧對象住院患者實行全免;對于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主動安排人員到市精神病防治院免費帶領藥物并送藥上門。他本人包保樊橋村、張行村、翟行村三個村24戶,43人,每月總是至少兩次入村入戶,與幫扶對象進行面對面溝通,為他們測量血壓,發放就診箱,協調部分慢病患者到衛生院免費住院,深受幫扶對象的肯定。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幫扶對象,患有高血壓,有一天突然不能說話,行動不便,他家人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辦。這時他們想起了黃守志,簡單的說明了情況。黃守志立刻放下手頭工作,安排衛生院的救護車把患者送到了當地人民醫院,患者得到了救治,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由于醫院離家遠,家屬照顧不方便,待患者情況好轉后,黃守志又主動把患者接到當地衛生院,并減免了住院費用。患者出院后,拿著自己種的農產品去感謝黃守志,但是他笑著拒絕了。
黃守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兢兢業業,深受好評。先后獲得鄒城市衛計系統先進個人、鄒城市優秀青年志愿者、鄒城市優秀青年團干部、鄒城市科學發展觀考核先進個人、鄒城好人、濟寧好人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