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女,1978年12月出生,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員工。
王秀給家里老人洗衣服
家人接連患病,她不言放棄
2015年5月,王秀的父親被確診為淋巴結癌晚期,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父親想放棄治療。王秀作為家中長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說服父親接受治療。父親住院期間,她每天端水喂飯、洗臉擦身、梳頭按摩、寬慰疏導,給父親讀新聞、講趣事,可是,經過半年多的治療,父親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癌細胞反而繼續擴散,腫大的淋巴結已經讓父親無法正常進食,只能靠輸營養液維持生命,醫院建議回家保守治療,她便將父親接回家,每天接送父親到鎮上的診所繼續輸營養液。
然而,上天并沒有眷顧王秀每天的辛勤付出,2016年,父親去世了,本就身體不好的母親因遭受沉重的打擊,風濕性關節炎加重,每天都疼痛難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此時的王秀心里也悲痛欲絕,但是她仍強打精神安慰母親,并勸說母親搬來跟她一起住,可是母親舍不得自己待了一輩子的地方,也不忍心給她繼續添麻煩,說什么都要自己住。無奈之下,她就利用下班時間去看望母親,買一些緩解炎癥的藥物,并給母親做按摩,以緩解身體上的痛楚。2018年4月,弟弟不幸患上白血病,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聽到這個消息后她如雷轟頂,只能把痛苦深埋心底,選擇堅強面對。剛開始,弟弟沒有穩定收入,家里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小侄子,不想給家里添麻煩的弟弟決定自暴自棄、放棄治療,拒絕一切醫治手段,王秀便不厭其煩地開導,做弟弟的思想工作,又拿出家里所有的積蓄4萬元為弟弟治病。屋漏偏逢連夜雨,2019年2月,母親被診斷為結腸癌,一邊是需要救治的弟弟,另一邊是身患重病的母親,作為家中長女,她每天對自己說,我不能倒下,我要是倒了,這個家就散了!弟弟住院期間,她每天去醫院照顧,化療期間沒有食欲,就變著花樣做些好吃的送到醫院。弟弟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只能在家休養,并定期進行化療,她每月都會給弟弟送去一些生活費。母親做了手術出院后,她便把母親接到自己家,母親的衣食住行都事無巨細的安排好,每天早起給母親做好飯菜再去上班,下班后給母親揉肩捶背、洗澡按摩,給母親講講每天上班的趣事,常常逗得母親笑得合不攏嘴。每當這時王秀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王秀給家里老人準備飯菜
踐行順者為孝,她事無巨細
王秀溫柔善良、任勞任怨,在娘家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后,對待自己的公婆更加孝順。公婆身體不好,婆婆被查出肝臟上長有息肉,公公腰椎關節病變,兩個人都不能干體力活,公婆家中的農務基本上都由她和丈夫來承擔,每當農忙時節,他們就白天上班,下班了到公婆家幫忙干活,為了照顧好公婆而又不耽誤自己的工作,她經常加班加點把單位的工作忙完后,再請假去幫公婆干農活、收拾家務。每到周末便跟丈夫就錯開休息,保證每人至少有一天到公婆家幫忙干活。同事們知道她的情況后,不忍心看她這么辛苦,提出要幫她分擔工作,但是都被她一一回絕,她說:“這是我的工作,我做好這份工作才對得起自己拿的這份錢,不能因為自己的私生活耽誤了工作。”
王秀常說:“順者為孝”。結婚多年來,她沒有喊過一聲苦,更沒有抱怨過一句,一家人關系一直很融洽,從沒紅過臉。2019年12月,公公又被檢查出膝蓋骨出現問題,需要做手術;心臟也不太好,肺部也有陰影需要再去復查。她去公婆家的次數更加頻繁,雖然生活拮據,但每次去都會給公婆買些水果、營養品。婆婆胸悶,導致心情不好,愛嘮叨、發脾氣,但是她依然無微不至地照料她,心平氣和地安慰她,從未嫌棄埋怨過。
王秀工作中對鉛金礦進行檢測
歷經風雨磨難,她創建良好家風
俗話說,“一代好兒媳,三代好兒孫”,在王秀的帶動下,剛上一年級的兒子也像媽媽一樣孝敬、體貼,每晚放學后,都喜歡陪著媽媽聊天,像媽媽陪著姥姥一樣,逗她開心。每到周末,都會早點寫完作業,讓媽媽把他送到爺爺奶奶家,替他們干些利索能及的活,逗他們開心。作為家里的長姐,王秀也教會了妹妹們什么是擔當,在她的帶領下,家庭并不富裕的姐妹承擔了父母、弟弟的所有醫療費,姐妹三個輪番照顧著生病的母親,每月補貼重病的弟弟。在她的影響下,丈夫跟她一道同甘共苦,從無怨言,不論是她把家里的積蓄都拿給弟弟治病,還是每天照顧老人,夫妻倆總是齊心協力,從未紅過臉。
王秀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孝老愛親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她,家人有了希望;因為她,家庭有了溫暖;因為她,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了美德與奉獻的力量。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