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胡彥秋,1941年生,臨沭縣臨沭街道山里村村民。
因一句諾言,堅守大山40年,一生熱衷于造林護林,他的腳步踏遍了蒼馬山的禿嶺溝壑。現已79歲的胡彥秋望著一片蒼翠,情不自禁地綻開了笑容。
出生于1942年的胡彥秋從小牢記黨的恩情,1971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該為黨做些啥?”種了一輩地的老黨員胡彥秋想了很久,當他站在家門口眺望對面荒蕪的蒼馬山時,心里便有了主意:“我要‘綠化荒山’,造福子孫,作為對黨的報答。”1981年,三十九歲的胡彥秋毅然扛起鋤頭上了山。可貴的是這個“初心”迄今沒有變。
那一年,蒼馬山還是個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沒水沒電,有的只是老胡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心以及內心深處的一腔熱血。看到光禿禿的山,正值壯年的老胡心里想:“一朝上山,一生護林!”于是,他建了一座小石屋容身,開墾荒地,挖掘樹坑,育苗移植,挑水捉蟲,巡山護林。
今年79歲的胡彥秋,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扛起鋤頭,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沒有錢買米面,每天他就吃煎餅、干饅頭,喝開水,攢下力氣再將力氣傾灑在樹苗上。
荒山的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他無怨無悔。在胡彥秋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鄉親們感受到他的真誠和自身的責任,不僅不再恣意盜伐林木,有不少人還自覺協助他護林植樹,這種護林氛圍的越發的濃厚。
對于胡彥秋來說,植樹護林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樹已經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如今他雖已入耄耋之年,但當年入黨的初心始終沒變,而且他認為,堅守初心,就需要一種堅韌不屈的精神。正因為如此,他的腳步踏遍了蒼馬山的山山溝溝,山里有幾道山梁,有幾條溝壑,甚至在哪里種了哪些樹他都非常清楚。
山嶺地蓄水難,發大水卻容易,1998年的大雨同樣深深刻在老人的記憶里。大雨劈頭蓋臉,雷電響徹山谷,老人擔心剛種下的小樹苗,頂了個雨衣拿著鐵鍬就圍著山溝溝轉了一圈,暴雨仿佛是從四面八方趕來,長了眼睛一樣無孔不入,很快就將這個山林中唯一的行動者澆的透徹淋漓。老人巡查到屋后,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漫灌的大雨順著山溝沖刷下來,硬生生的將小石屋背后的平地刷出了一條深溝,泥沙俱下,大水渾濁,碰上個阻礙就不服氣的卷起一個大浪頭,再狠狠的拍在溝岸石墻上。房基暴露了不少,孤零零小石屋此刻搖搖欲墜。大水退去后,深溝卻留了下來。沒有機械的幫助,老人徒手搭起了一座小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今,在臨沭縣山里等村植樹造林蔚然成風,不論是在房前屋后,還是空地,村民都不讓它閑著,有栽櫻桃、蘋果、桃子、杏子、花椒的,也有栽銀杏等景觀樹的,形式多樣,品種繁多。蒼馬山的青松翠柏也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山的新綠就是我對黨的報答。”胡彥秋堅定地說。
樹木一天天長大,他也一天天老去,老伴在山下將兒孫照顧大,到山上陪伴他幾年,前年歸了黃土。原本周邊還有三位看山守林的老人,也一位接著一位的逝去,只剩下滿頭白發的79歲老人胡彥秋,依然在山上堅守。問及老人還要堅持多久,老人笑笑說,當初自己許下了諾言,只要自己有力氣,就堅守信念,繼續種樹,多為子孫造福,這樣,挺好。
【“十四五”藍圖】。青年發展不僅關系國家長治久安,也是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保持地區可持續發展后勁的重要因素。剛剛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詳細]
3月19日,漫步在河北昌黎的大街小巷,迎面而來的是干凈整潔的街道、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煥然一新的城鄉面貌。一條條整潔的城市街道,一處處美麗的綠地公園,一座座和諧的居民小區,到處都讓人感受到昌黎文明縣城創建的脈動。“我們縣始終把‘堅持’貫穿在文明縣城...[詳細]
據英國《太陽報》3月23日報道,一位母親因被快遞困在家中,只能從窗戶爬出來。這位母親名為RachaelSanders,近日,一名亞馬遜送貨司機把一個包裹放在她家前門卻抵住了門把手,導致門無法打開。Rachael在掙扎了15分鐘后,被迫從窗戶爬了出來[詳細]
本報訊(記者戴小巍通訊員阮強勇薛菲)經湖北省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察院對一起涉嫌故意傷害案開展立案監督,認定當事人姚某系正當防衛,近日,公安機關接受監督意見,并作出撤銷案件決定。2020年6月30日,姚某及妻子馬某在襄陽某商場地下停車場遇見郝某(涉嫌...[詳細]
3月24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畔散步。當日,法國巴黎天氣晴好,一些民眾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走出家門,享受春日陽光。新華社記者高靜攝[詳細]
3月24日,模特在時裝發布現場走秀。當日,以“觸及”為主題的2021秋冬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北京751D·PARK拉開帷幕。在為期8天的本季時裝周上將舉辦時裝發布、童話小鎮童裝發布、專業大賽、DHUB設計匯與商貿對接會、抖風尚·服飾直播大賞、中國國際時尚論壇、時尚公開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