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66
手機查看
牛德成,男,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成武縣供電公司職工。人稱“發明牛人”的他,有牛那固執、倔犟的脾氣,有牛那勤勤懇懇、忠于職守的性子。正是這種性格,讓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了國家電網系統的一面旗幟,成為了新時代敢想敢干、能干會干、苦干實干的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楷模。
老牛初中畢業,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創新工作室卻被山東省總工會命名為“牛德成勞模創新工作室”,憑什么?憑的是他的創新產品有7項榮獲國家發明專利,29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成果獲山東省科技創新二等獎、三等獎。他研制的多功能施工車、萬向鉆孔機2018年代表山東電力參加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交流營活動創新成果展示。
老牛是一個實在人,既有牛脾氣,也有牛風格。他做的事大家都說“牛”。他的創新思路出自于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難題去解決難題,總結一句話就是老牛的“三難、三創、三推廣”。
第一難:在10kv線路改造時,換線工作是設備及多人扯線穿越田地,要造成大量農作物損毀。農民不讓施工,把老牛難住了,通過政府、村委進行協調,一直沒有談妥,有人開玩笑說“總不能讓電線從天上飛過去吧!”結果,讓電線從天上飛成了老牛的攻關課題,他回到家里,花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研制成了第一臺收放線轉盤。第二天施工,把放線盤、收線盤放在合適的田間小路上,解開桿上的扎線,掛上滑輪,轉動收線盤,采用以舊線帶新線的方法,讓新線從天上飛了過去。老牛就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換線施工,群眾再也沒有阻攔過,并在公司進行了推廣。
第二難:2010年農網升級改造。在農村桿基一般都豎在路邊、房后等位置,有的設計在胡同里,用挖掘機挖桿坑讓群眾給攔下了。靠誰的房子近挖坑誰不讓挖,說是對房子有危害,又把老牛難住了。工程施工不能停啊!老牛調度施工隊先去完成主線路施工,把支線路先放一放,老牛回到自己的“工廠”找來幾個幫手,買來液壓設備、鋼材等,夜里畫圖紙,白天指揮幫手們焊接、安裝。一周的時間,第一臺萬向鉆孔機出廠了。該設備對地面破壞面積小、操作靈活,能在狹小的胡同等復雜的地形進行打眼,完成桿基豎立,又一次解決了施工難題。后在電力行業進行了推廣應用。
第三難:城區線路改造,在拆除綠化帶路舊電桿時,利用挖掘機破壞,會造成大量垃圾,利用大噸位吊車拔吊,地面破壞程度大,市政人員說什么都不讓施工。老牛看了看現場,回到他的工作室里忙了一整夜,第二天電桿地面旋切機研制成功。該設備體積小,攜帶方便,在吊車的配合下,沿地面對舊桿進行旋切,沒有垃圾,不破壞綠化帶,切掉的電桿還可以二次利用。該創新產品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并在行業推廣。
老牛的創新動力在于他對工作的敬業和奉獻,他遇有難題從來不推諉、不妥協,總是能想到辦法解決。他領銜研究的創新產品全部是圍繞電力施工、電力服務,既能實際應用,節省成本,又能創造效益。
老牛的創新背后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夜戰不計其數,因身體長期透支,心臟安裝了3個動脈支架。五十歲的老牛雖然兩鬢霜白,比同齡人略顯蒼老,可他依舊表現的牛氣沖天,依舊熱衷于在實際工作上去創新,如今,一大幫年輕人在他的帶領下成長成才,成為了企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