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龍:山東漢子的情義人生
唐紹龍與小9歲的妻子劉艷是再婚重組家庭,育有一兒一女。大女兒雖是妻子再婚時帶來的,但唐紹龍一直視如己出,對其疼愛有加。兒子唐一軒的誕生讓原本就幸福萬分的一家人生活變得更加溫馨甜蜜。“平時工作雖然很累,但一看到孩子們甜甜的笑,渾身就有勁兒了,日子也有了盼頭。”回想起過往,唐紹龍感慨地說。
唐紹龍,男,1979年8月生,泗水縣泉林鎮臨湖村村民。
唐紹龍與小9歲的妻子劉艷是再婚重組家庭,育有一兒一女。大女兒雖是妻子再婚時帶來的,但唐紹龍一直視如己出,對其疼愛有加。兒子唐一軒的誕生讓原本就幸福萬分的一家人生活變得更加溫馨甜蜜。“平時工作雖然很累,但一看到孩子們甜甜的笑,渾身就有勁兒了,日子也有了盼頭。”回想起過往,唐紹龍感慨地說。
這份彌足珍貴的幸福,在去年夏天由一張罕見病診斷書打破。一開始,兒子唐一軒連續一周高燒不退,在當地醫院輾轉治療、檢查,甚至一度情況危急,最終被確診為一種罕見的血液病——嗜血細胞綜合癥,經過多個療程的化療,醫生為他制定了挽救性方案——骨髓移植。隨后的配型檢查,讓人倍感慶幸,父子倆有6個點的相合度。這意味著只要進行必要的移植手術,兒子的病就能得到救治。得知消息的唐紹龍既激動又難過。唐紹龍說,他帶來打工攢下的1萬多元早已用盡,幾個月來孩子化療所產生的近20余萬元費用也已經借遍了親友,如今若想讓兒子進艙移植,還至少需要50萬元。面對巨額的手術費,看著病床上可愛的孩子,唐紹龍陷入了徹夜的失眠。
3月22日中午,唐紹龍像往常一樣,通過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北門過街天橋去買午飯。途經一停車場時,他發現了掉在地上的黑色手包。唐紹龍檢查后發現包內有約2萬元現金、數張銀行卡、網銀盾及駕駛證等各種證件,唐紹龍趕緊通過包內的名片聯系上了失主丁翊龍,將手包完整歸還。據丁翊龍講述,手包可能是他停車搬酒的時候無意遺失的。當時并沒有注意到,直到吃完飯時才發現。接到唐紹龍電話時,他分外驚喜。隨后,他拿到錢包發現錢、卡以及各種證件沒有絲毫變動,這讓他既意外又感動,隨即抽出一沓錢遞給唐紹龍以表感謝,但唐紹龍堅決不收,只是相互加了微信好友,便離開了。
回家后的丁翊龍翻看唐紹龍的朋友圈,發現其中滿是孩子生病和籌錢的話題。他馬上打電話詢問唐紹龍具體情況。這時他才得知。唐紹龍剛滿兩歲的兒子患有嗜血細胞綜合癥。本該于近日進艙骨髓移植,卻因為遲遲籌不到20萬元押金,而四處奔波。聽了唐紹龍的情況,丁翊龍立刻從平陰來到千佛山醫院,看望唐紹龍一家。丁翊龍在平陰經營一家農業企業,但由于處在創業初期,一時還拿不出這么多現金。他想到冷庫里還有自己220畝地產的40萬斤蘿卜沒有銷售,就提出來,把40萬斤蘿卜全部捐給唐紹龍,讓他給兒子早日進行骨髓移植。丁翊龍的蘿卜是水果蘿卜,市場上水果蘿卜的價格在每斤1.5元左右,全部售出后將是一筆巨款。
“救命蘿卜”一事3月23日晚9點31分在齊魯壹點首發,次日登上齊魯晚報封面,迅速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2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濟南和泰安肥城兩地聯動報道,通過圖文、視頻、直播、專題等融媒方式全程報道、全網分發,僅24日一天,就實時更新報道19篇,把兩位山東大漢的正能量事跡和為救孩子的急切需求傳遞出去,更把全社會的愛心匯聚起來傳播開來,引發輿論熱議。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布的“救命蘿卜”相關專題稿件,總點擊量超千萬次,單篇稿件最高點擊量達200多萬次。齊魯壹點新聞客戶端的開屏也為“救命蘿卜”留了專屬位置。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后,“救命蘿卜”還在全國范圍內引發關注,央視網、光明網、環球網、北青網、錢江晚報、臺州晚報等主流媒體紛紛跟進報道,不少網友也為這兩位有情有義的山東漢子“點贊”。重慶、大連等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也紛紛來電表示愿意購買蘿卜。濟南濟寧商會發動愛心捐款活動,商會會員先后兩次捐款達12萬元。遼寧老寶貝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占文拿出30萬元買蘿卜,好讓小一軒能盡快進行手術。福壽園認購2萬斤蘿卜。廣東惠州的一位竹簽制造商一次性給他打款40000元。唐紹龍說,目前40萬斤蘿卜全部售完,一共籌到了67萬元,他心里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兒子的手術也已如期進倉做手術。
在親朋好友們的眼中,唐紹龍也是一位仗義之人。2016年4月份,唐紹龍在社區工地上工作時,得知一位工友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他找村文書唐守利借一萬元幫助工友;2017年秋,本村的鄰居張亞東因股骨頭壞死急需用錢,他將自家剛收獲的三畝多地玉米賣掉,為鄰居捐款1700元。
唐紹龍面對困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失主丁翊龍毅然將40萬斤蘿卜捐出,以解唐紹龍“救子之急”,兩位山東漢子的凡人善舉,傳遞著重情重義、守望相助的正能量,社會各方力量的善心被唐紹龍和丁翊龍的善行所喚醒,這種向上向善的力量,讓齊魯大地的春天格外溫暖。
唐紹龍榮獲“山東好人之星”“濟寧好人之星”“泗水好人之星”榮譽。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