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
嶧城區陰平鎮菜園村有一位村民,她二十多年來先后照顧六位親人,用樂觀和堅強撐起了溫暖的家。孝心來自 母親言傳身教 謝紹愛告訴記者,在她小時候家里很窮,父親要去生產隊干活,母親除了照顧子女,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謝紹愛喂婆婆喝水。
嶧城區陰平鎮菜園村有一位村民,她二十多年來先后照顧六位親人,用樂觀和堅強撐起了溫暖的家。每當聽到別人的夸獎時,她總是笑著說:“做人得憑著良心。”這一句簡單的話,就是49歲的謝紹愛二十多年的真實寫照。在最近的幸福家庭創建活動表彰大會上,謝紹愛成為孝順好兒女的代表。
同時照顧倆老人,一個83歲一個75歲
5日,記者來到了陰平鎮菜園村謝紹愛的家中。一進院門,記者看到院內簡單地擺放著幾件生活用品,原本不大的院子因為收拾得比較干凈顯得有些空曠。謝紹愛剛剛伺候家中老人吃過飯,正在家中做一些從玩具廠接來的零活。看到有人來,謝紹愛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起身招呼客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謝紹愛的婆婆住在客廳東邊的一間房里,記者在房間門口看到,在剛好能曬到太陽的地方,靠著門框放了一張板凳,天好的時候,謝紹愛的婆婆就坐在這張凳子上曬太陽。老人的床靠在西墻邊,床上的被褥雖然有些破舊,但并沒有因老人長期臥床而污漬斑斑。靠北面墻的一邊放了一張很小但是很干凈的桌子,原本很舊的桌面上因為經常擦拭已經磨掉了漆。
謝紹愛說,她婆婆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老人因雙目失明,在2006年一天不小心跌倒,右腿骨折。由于當時已經83歲高齡,無法做手術,就采取的保守治療。摔傷之后大小便就不能自理,為了方便婆婆大小便,謝紹愛在婆婆的床中間挖了一個便盆大小的洞,正好在床下放個便盆。這樣婆婆在大小便時就不用活動,方便后再用一塊專門制作的小墊子將洞墊上,以免婆婆著涼。經過謝紹愛的悉心照料,婆婆現在已經能雙手扶著床沿慢慢挪步。記者發現,雖然婆婆臥病在床,但她住的屋子并沒有難聞的異味。
而在院子南邊的一間房子里,住著謝紹愛75歲的三叔公。同樣,走進這間房子,她三叔公床上的被褥也是干干凈凈的。由于頸椎疼痛的原因,三叔公每次起身都會有些吃力,謝紹愛每天對他悉心照料。
為照料偏癱的公公,她曾專門自學按摩
謝紹愛從1989年結婚后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1997年公公因腦血栓后遺癥導致了偏癱,為了幫助公公恢復,謝紹愛自學了按摩,直到兩年后公公去世。公公去世后,謝紹愛征得婆婆的同意,把單身年邁的二叔公接到自己家中,一直伺候到二叔公去世。后來,她又將70多歲也沒孩子的三叔公接到家中照料。
“現在家中有婆婆、媽媽和三叔公,媽媽有時候也會到哥哥家中過一段時間。爸爸去世前,也經常和我們一起住。”謝紹愛說,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經常勸她說,自己的公公婆婆養就養了,二叔公和三叔公沒義務養,她家又不是養老院,沒有必要養。“我覺得做人得憑著良心,我并不是為了別人說我好說我孝順才這樣做的,父母生我養我,公公、婆婆、叔叔是我至親,贍養、照顧他們是應該的。”謝紹愛說,她每天早上4點鐘起床,起床后她悄悄地挨屋端屎倒尿收拾衛生,之后做早飯,接著伺候婆婆穿衣梳洗,然后喂飯、吃藥。白天有時間她就做點手工活,一天掙十幾塊錢補貼家用,每天晚上11點之前沒上過床。
雖說謝紹愛照顧六位老人無怨無悔,但是畢竟她也是個平凡人。“我也會覺得累,也會覺得委屈,尤其是老人生病趕到一起時。”謝紹愛說,她最怕的就是老人生病。白天,家里醫院來回跑;夜里,這邊婆婆要翻身,那邊母親要吃藥,一夜要起三四次。“尤其是老人年紀大了,一生病脾氣就會很古怪,動不動就會發火,委屈積攢得多了,我也會發泄一下。”謝紹愛說,實在委屈的時候就會找她丈夫大哭一場。
謝紹愛的丈夫程永坤提起自己的媳婦總是覺得很心疼,“看著她每天忙著照顧老人孩子,雖然她總是很樂觀,心態很好,但是我看著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看到她累的時候委屈的時候也說不出來,急了也就會哭一場。”程永坤說,他覺得媳婦很累,回到家里就會幫她做一些家務,盡量減輕她的負擔。
孝心來自 母親言傳身教
謝紹愛告訴記者,在她小時候家里很窮,父親要去生產隊干活,母親除了照顧子女,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在謝紹愛記憶中,母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磨,她家的那盤磨是全村最大的,僅上層磨盤就有三四百斤重,母親一人一推就是兩三個小時,直到磨滿兩大盆糊子天才亮,然后再支起鏊子烙煎餅。母親總是要給爺爺奶奶烙兩個又黃又香的雞蛋煎餅,雖然他們姊妹幾個年紀小,嘴饞,母親給攤個菜煎餅就是最好的獎賞。爺爺奶奶心疼孫子孫女,常趁母親不注意將雞蛋煎餅留給他們吃,母親發現了總是告訴他們,爺爺奶奶年齡大了,要多吃點有營養的。正是母親的這種孝心從小就深深地影響了謝紹愛。
現在,謝紹愛的三個子女也長大了。大女兒去年大學畢業在濟南工作,上班第一個月領工資,就給奶奶、姥姥買了新衣服,還多次跑到老市場,給她們淘了尖腳繡花鞋,樂得兩位老人逢人就夸孫女孝順。另外一對龍鳳胎,兩個孩子雖然已經上高中了,但是每天放學回家,還是會很自覺地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奶奶喂飯,幫媽媽洗衣服,冬天的時候回到家燒熱水。
謝紹愛雖然文化水平不高,識字也不多,但是,正是這樣樸實無華的普通中年婦女,在孝老愛親的路上用愛為老人鑄就幸福,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帶動著更多的人孝老愛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