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濟寧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93歲抗美援朝老兵連續9年助困幫扶
累計捐出善款26萬元
李樂鄉,男,1931年2月生,山東微山人,微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離休干部。從十幾歲起,他就跟著鐵道游擊隊掀鐵軌,扒火車,打鬼子,之后又參軍。解放戰爭時期,李樂鄉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52年9月,他奉命赴朝作戰,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曾有幸受到朱德總司令檢視,總司令的親切教誨成為他“一生不顧一切艱難險阻、一心做好工作”的最大動力。轉業到地方后,他將畢生奉獻給測繪事業,離休后發揮余熱為青少年進行革命教育,熱愛慈善事業,多年來累計捐贈26萬元助困幫扶。李樂鄉2018年被評為首屆“山東省健康老人”,2020年被評為濟寧市優秀退役軍人,2023年被評為濟寧市最美擁軍人物、濟寧好人。

慈善義舉,助困幫扶溫暖人心
李樂鄉老人家庭生活節儉,卻熱愛慈善事業。回想起抗美援朝的戰場,犧牲的戰友讓李樂鄉終生難忘。有一次,美軍飛機投擲的炸彈,離自己只有40米遠,逃過一劫,可自己的4名戰友卻不幸犧牲了,“當時的尸體炸的血如模糊。”還有一次,自己的一個戰友讓他拍一張照片,說是寄回老家,可不幸的是,第二天他就犧牲在了戰場上。“我現在能活著,都是戰友們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換來的。”李樂鄉感嘆道。從2015年開始,李樂鄉每年都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2萬元用于當地慈善部門,捐贈給重點優撫對象和困難退役軍人。三年后,又把捐贈額度提高到了3萬。“這個月的工資快發下來了,到賬后我第一時間就捐出去。”自2015年以來,連續9年助困幫扶獻愛心,累計捐出善款26萬元,用來救助微山的重點優撫對象和困難退役軍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老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真摯情懷,向全社會傳遞了新時代老兵充滿陽光的正能量。李老說:“黨和政府每個月都發放養老金,切身感受到了溫暖。這么大年紀夠吃夠用就行了,剩下的錢用來救助我縣的困難人。”老人的慈善義舉和他身上的人性光芒,必將影響更多人投身到慈善事業中來,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為社會增添更多和諧。
愛崗敬業,一生奉獻測繪工作
從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地測繪員,到抗美援朝時期的測繪參謀,再到轉業后從事地方城市地圖編制的工程師……1979年,李樂鄉轉業到微山縣城鄉建設委員會工作,發揮部隊所學測繪技術,一筆一劃親手為新建的微山縣繪制了多版縣城圖和縣域圖。從參與戰爭到建設家鄉,他將畢生獻身測繪事業。“測繪員的筆桿子就是戰士的槍桿子。”談起自己的事業,李樂鄉總是會提到昔日朱總司令的一句評價。他的家中也掛著多幅微山縣、濟寧市地圖,都是老人親自參與測繪的,老人繪制的地圖見證了微山乃至濟寧幾十年的發展變遷,也為城市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耄耋之年,發揮余熱傳承革命理想信念
李樂鄉老人珍藏著一個赴朝慰問團贈送的慰問布袋,里面裝著一本本立功證書和軍功章。這些紅色的記憶、革命的精神,已經深深植根于老人的血液,在他心中歷久彌新,成為他一生堅定的行動準則和航標。1991年,李樂鄉離休時已60周歲,但他沒有停止前行,仍然發揮余熱。老人最為掛念的是如何把革命理想信念世世代代傳下去。“我要永遠跟黨走。”在李樂鄉老人心里,思想不能退休。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僅對自己的兒孫進行革命教育,還到學校里給青少年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戰斗故事。為了傳承革命精神,老人還自學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并將自己的革命事跡整理成文字,不僅投稿給報社和雜志,還發表在自己的網絡空間里,把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讓紅色革命精神賡續傳承。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