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泰安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古稀老人藏書萬冊 卅四載如一日免費開放
李萬安,男,漢族,195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寧陽縣華豐鎮東村村民。
“我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只要有書讀,哪怕不吃飯都可以”,這是華豐鎮東磁東村72歲的老人李萬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古稀之年的他卻有著一個藏書近萬冊的家庭圖書館并一直免費對外開放,到現在已經34年了。

兒時愛好 藏書成“癡”
1952年9月,李萬安出生在寧陽縣華豐鎮東磁東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中。1960年開始就讀于華豐完小,小學時讀的黑白連環畫成為啟蒙他讀書乃至藏書的鑰匙。那一件件韻味悠長的歷史故事,一個個英勇救國的少年英雄通過書籍進入他腦海,讓他品嘗到讀書的樂趣。
因為喜歡讀書,初中時,他經常花光所有零花錢去書店買書,鎮上沒有他想買的書,他便騎車幾十公里自己去舊書市場“淘書”——鄒城、肥城、泰安……周邊的舊書市場他全部逛遍,中學時他便已有數千冊藏書。
1984年至2001年,李萬安在鄉鎮企業任職,每到一個地方任職他都會隨身攜帶三柜圖書。對于讀書,李萬安總是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地讀,“去旅游,我總帶著書在顛波的行程中讀。不管去什么地方,我一定要去當地的書店走走,否則就覺得沒到過這個地方。”李萬安說道。
2001年李萬安回到家鄉任東村村支部書記,繼續著他的藏書生涯。

萬冊藏書 免費開放
走進李萬安老人的家庭圖書館,兩間瓦房寬敞明亮,幾十個書架上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至今發表的各類報紙、雜志、畫報、地方史志、名人自傳、偉人著作等等,這些書籍全部免費對外開放,供群眾閱讀。
老人的家庭圖書館建于1989年,并于同年就免費對外開放,說起開放的初衷,這位有著39年黨齡的老支書說:“知識就是用來分享的,這些書能給需要它的人帶來收獲才是我藏書的意義。”
多年前,當地一名生活困難的學生經常來李萬安家看書,李萬安為他收集和提供學習資料,這一提供就是十多年,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軍校,參軍入伍,后進入北京某部空軍,每年過年回鄉都第一時間去拜訪老人表達感激。
不僅如此,34年間,李萬安的家庭圖書館還經常“招待”許多孩子們,附近很多小學都組織學生去他家進行閱讀活動。作為華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李萬安也經常組織志愿服務讀書活動,教導孩子們尊師重道,向他們推薦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
2006年他的事跡被泰安電視臺報道,2007年山東省婦聯、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授予李萬安山東省“百家書香人家”榮譽稱號。
數十年來,這個普普通通的農家書屋,不圖名利,只為服務,為企業政府、學生群眾學習文化知識,查閱歷史資料提供了諸多方便。
發揮余熱 蠟炬成灰
李萬安老人退休不褪色,現在依然在村內發揮余熱,為了抗擊疫情,古稀之年的他主動申請村口值班,無論風霜雨雪,從未落下一天;為了村內穩定,小到家長里短夫婦吵架,大到征地拆遷利益紛爭,他都率先垂范,從中調和;為了本村的村志編撰,他走遍華豐的大街小巷,問詢老人,把村內的歷史情況摸排清楚。這位默默無聞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雖古稀之年,但依然在為推動文化繁榮,傳承歷史文脈發揮著光和熱。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