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濟南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踐諾十載,讓愛國愛黨愛軍主旋律響遍泉城

劉文忠,男,漢族,1957年12月生,中共黨員,軍隊退休干部、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擁軍藝術團團長。
一位老兵,對軍營的感情能有多深?2013年退休后,為了一句擁軍為兵的承諾,花甲之年的劉文忠老驥伏櫪,組建擁軍藝術團,訪部隊、下基層、進社區,開展慰問演出百余場,把“文化擁軍”一件事,做成了一輩子的事業,被軍地各界譽為“老兵藝術家”。
不忘初心,做就一定要做好。雖然脫下軍裝,但劉文忠心懷國防、心系部隊、心念官兵的情懷絲毫未減。2017年“八一”前夕,已在愛軍擁軍路上摸索出些經驗的劉文忠與幾位老戰友聚在一起,想為慶祝建軍90周年做點事。幾經商議,成立擁軍藝術團,用強軍文化砥礪官兵精氣神的想法逐漸成形。在大家的一致推舉下,劉文忠信心滿滿的承諾:脫下軍裝,本色不能變。只要能為官兵服好務,我一定把藝術團拉起來,把隊伍帶好,把擁軍的事做好。隨后半個多月,60歲的劉文忠忙的像帶兵打仗,馬不停蹄、跑前跑后,為編排節目、購置設備、協調演出等日夜操勞。7月30日那天,“難忘軍旅、不老情懷”文藝匯演精彩亮相,也標志著“武將”劉文忠的文化擁軍之路開啟新的篇章。藝術團成立以來,先后在重大節慶日、紀念日成功舉辦文藝演出200余場,一次次贏得觀眾的掌聲,成為駐濟部隊和市民群眾人人皆知的雙擁文藝“排頭兵”。“我們白手起家,靠的就是軍人的頑強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說到動情處,這名高大的漢子,腰桿挺直、雙目放光、聲音宏亮,顯出當年帶兵的威風和豪氣。
下硬功夫,讓軍歌更加嘹亮。劉文忠深知,要達到以文潤武勵志的效果,關鍵要讓官兵群眾愛看想看。平時對吃啥穿啥毫不在意的劉文忠,在團隊建設、節目質量上卻有著不一般的執著追求。為確保演出水平,他多次登門拜訪、想方設法邀請到一批國家一級演員擔任藝術總監、導演指揮。他對質量極端負責、精益求精,帶領大家扎根基層一線、挖掘鮮活素材,為了一場晚會、一個節目,吃不飽、睡不好,風雨奔波幾個月也是家常便飯,用心血和汗水打磨出了數十個廣受好評的節目。在一次社區演出中,原創歌曲《打進濟南府》,生動傳神的勾畫出人民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錚錚鐵骨,從一人獨唱,引出全場合唱,把強國強軍的豪情根植進每一名觀眾的心中。在他的帶領下,藝術團先后被獲得濟南市“出彩型”好團隊,“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等十余項榮譽。
當兵的人,掉血掉肉不掉隊。“擁軍需要奉獻,我們盡一份心,不怕苦!”100余人的藝術團,年齡參差不齊,經費保障困難,管理難度極大。但花甲之年的他從無怨言,事事沖在前、干在前。沒有經費,6年來自掏腰包近10萬元為團隊購置服裝道具、音箱設備。為了籌備好演出,就算因急性腸炎高燒住院,他卻只是念叨,不能因為病了,就不完成任務、不帶團隊了,病榻上的他,反成了醫院里“最忙”的人。他堅持在最需要的地方講好強國強軍故事,從未因為條件艱苦而止步不前,帶領團隊奔波千里,走進革命老區、邊防哨所、田間地頭,用一場場生動鮮活的演出,表達了一名老戰士對黨的忠誠和對祖國的熱愛。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年近古稀的劉文忠在愛國擁軍的道路上奮勇向前,踐行著一個退休老黨員的初心使命,閃耀出最美的“夕陽紅”。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