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盧慶顯,男,1978年12月出生,現任東營市利津縣三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幾年來,他心懷為民情懷,凸顯黨員擔當,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扎根鄉村、信守承諾、堅守初心,為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把民生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三岔村先后被授予“山東省衛生村”、“山東省美麗鄉村”、“東營市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東營市美麗庭院示范街”、“利津縣優秀網格”、“黃河防汛先進集體”。盧慶顯個人被評為利津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干部。
人無信而不立,自古以來,有關誠信的典故不絕于耳,有“一諾千金”“曾子殺彘”的佳話廣為流傳,也有“烽火戲諸侯”“狼來了”警醒世人。如今,身為三岔村支部書記的盧慶顯,把誠信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自上任以來,他許下諾言將一切工作都要以村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的工作標準,堅持初心使命,努力打造新時代幸福和美鄉村,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
從“人民信任”中感悟“滾燙初心”
做作為三岔村的黨支部書記,他就像村民們的“大家長”,將保障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視為第一要務,每當遇到危險和困難時,總是以身作則、沖在最前。2021年9月進入秋汛洪水防御期,成立了三岔村黨員突擊隊,提前將風險點進行了排查,并封堵了11處管涌、1處強排泵站。9月29日至10月4日黃河水流量從4000立方米/秒漲到4950立方米/秒,地處黃河灘區的三岔村面臨黃河汛情的嚴峻考驗,4日上午接緊急通知,需要轉移臺下安置戶,三岔村共有330戶、1060人,人口多且村情復雜。全鎮灘區76戶臺下戶需轉移安置,三岔村就有43戶,占到一半以上。提前做好了上戶溝通工作,一有險情,隨時準備轉移。平日里他信守承諾的作風,使汛情發生后的村民們,信任盧慶顯書記的轉移安排,沒有任何怨言,僅用兩小時的時間就全部完成轉移。時任省委李干杰書記到三岔村檢查黃河防汛和群眾安全轉移工作時,對我村工作給予高度認可并提出表揚。
從“人民需要”中兌現“滾燙初心”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做好村書記,落腳點在于村民。他時常關心了解村民需求,實實在在地為村民做民生實事。建設了集文化大院、健身廣場、黃河灘文化教育基地、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圖書室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利用黃河灘區村居遷建的契機,積極推動實施村臺護砌、路網優化、雨污分排、五化提升等系列工程,同時爭取實施了投資土地整治工程、0.8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水、電、暖、天然氣、有線電視寬帶、垃圾和污水收集實現全覆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兌現了自己在上任之初許下的莊嚴承諾。
從“人民致富”中選定“滾燙初心”
為實現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承諾,他深入考察三岔村各項產業,深挖產業發展潛力,最終選定了“三岔大蔥”。“三岔大蔥”作為三岔村的特色產業,種植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成立了利津縣晟越種植合作社,新發展香蔥種植400畝,總面積達到700畝以上。以“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運行模式,變一年只種一季香蔥為冬小麥與麥茬蔥交替種植,充分發揮合作社的紐帶作用,形成集種、銷、服一體化的香蔥產業化種植模式,創建“三岔香蔥”品牌,實現每畝增加產值5000元,農民人均每年增收約1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的雙贏局面。如今的三岔村,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儼然一副美麗鄉村的新圖景。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扎根三岔村的幾年時間里,三岔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了,跟村民聊起盧慶顯書記,村民們對他贊不絕口,村民們都說他來到三岔村后黑了瘦了、白發也多了,但水泥路通了、菜籃子豐富了、米袋子鼓了、合作社成立起來了,老人孩子們有了活動場所和休閑廣場,不僅富了口袋更富了腦袋。做好更多民生實事,離不開誠信的堅守,離不開村民們對他的信任,只有得到信任勁往一起使,擼起袖子加油干,互幫互助謀發展,鄉村的致富路、振興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