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青島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胡學強(左二)與王金華
胡學強,男,漢族,1973年11月生,山東青島人,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胡家山村村民。王金華,男,漢族,1971年10月生,山東青島人,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胡家山村村民。兩人作為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他們為人熱心善良、樂于助人,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在家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出門是好鄰居、好村民。90.9海區,距離岸邊6海里左右有人落水,情況十分危急,69257漁船恰巧在此捕魚作業,船長船員合力將其救起……對于那天,他和船員勇救落水者的一幕,胡學強記憶猶新。“相信每個人看到,都會去救他的。”說起這件事,胡學強又總是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2023年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遠處飄來求救聲,急停捕魚忙搜尋。2023年4月30日晚上9時許,船長胡學強和船員王金華正在90.9海區進行拖網捕魚作業,期間,兩人隱約聽見遠處飄來陣陣的求救聲,憑著胡學強和王金華多年的出海經驗,他們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有人落水了。一邊是今年休漁期前最后的捕魚機會,一邊是素未謀面之人的求救聲,作為船長的胡學強沒有猶豫,果斷招呼王金華停止捕魚作業,仔細辨別聲音傳來的方向。經過約40分鐘的細致搜索,最終二人發現了一艘翻在海面的漁船。“我們看到有三個人趴在翻扣的漁船上,其中一個人手里拿著一件救生衣正不斷地朝我們招手。”見狀,胡學強和王金華立刻加足馬力靠近遇險漁船,開展救援。
發現落水船員,不懼風浪勇于救援。為了能將纜繩和救生圈扔給遇險漁船上的船員,同時避免風浪導致兩艘漁船碰撞發生二次事故,魯青新漁69257船只能一點一點慢慢靠近。“當時風很大,海面上有浪,不敢靠的特別近,怕兩艘船碰上把人再晃進海里去。”受海上風浪影響,胡學強和王金華一次次地拋起纜繩,又一次次地與遇險漁船“擦肩而過”,但胡學強與王金華沒有放棄,經過十幾分鐘的不斷嘗試,纜繩最終被成功地拋到了對面船員手中。此時海水撲打著船面,落水船員只能借助搖晃地纜繩艱難的向胡學強船上移動,在風急浪涌的海面上,大家用盡了渾身力氣。在將落難的3名船員救助到岸邊的途中,魯青新漁69257船收到了趕來協助救援的船只發出的無線電信號,隨后胡學強與王金華與趕來的救援船只取得聯系并順利會合,將3人轉交到救援船上,由其運送到岸上接受治療。
被救船員登門感謝,見義勇為始為人知。回想起4月30日晚上這場驚心動魄的漁船事故,3名被救船員仍然心有余悸。4月的青島天氣雖然已經轉暖,但早晚溫差大,海水溫度也僅有六七攝氏度,在等待救援的一個多小時中,黑暗、恐懼、寒冷不斷考驗著他們,面對洶涌的大海,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就會達到極限,胡學強和王金華的及時救援,意義重大。脫險后,被救船員吳文榮等人集體登門拜訪,對及時伸出援手,救命于危險之中的好船長、好船員表達了真誠的感謝!至此,胡學強、王金華二人見義勇為的事跡才被街坊四鄰們所熟知,也對他們二人的壯舉贊不絕口。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