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橋梁工匠”朱文杰:
毫厘之間,填補臨沂橋梁史上多項空白
朱文杰,男,漢族,198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臨沂市政集團一公司經(jīng)理。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與建設雙嶺路立交橋、沂河路立交橋、蒙山大道祊河橋、武漢路祊河橋、通達路祊河橋等20余項重點工程。他懷揣著對橋梁事業(yè)的熱愛,一次又一次勇啃掣肘橋梁技術的硬骨頭,毫厘之間多項技術填補了臨沂橋梁建設史上的空白,并先后榮獲山東省新時代崗位建功勞動競賽標兵個人、齊魯最美建設職工、沂蒙工匠等稱號。

懷揣工匠精神,把青春獻給橋梁建設事業(yè)
八水繞城,六河貫通。水城臨沂,沂河橋、涑河橋、祊河橋、柳青河橋,一座座大橋不僅成為連接兩岸的便捷通道,也融入了城市風景,極大地促進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驀然回首,2010年臨沂市首座全互通式雙嶺路立交橋開工建設,此時的朱文杰剛參加工作兩年,作為施工隊長的他負責橋梁部分的現(xiàn)場施工。
箱梁混凝土最長的一次連續(xù)澆筑用時兩天兩夜,此時恰逢初冬寒風凜冽,朱文杰穿著御寒棉大衣在箱梁澆筑工作面上指揮4臺泵車和60多名工人同時澆筑作業(yè),寒風像刀子一樣刺骨而入,臉部肌肉凍到僵硬,在這種環(huán)境下,從澆筑開始到澆筑完成,朱文杰一直守在現(xiàn)場指導并參與施工。“我大學的專業(yè)是土木工程道路橋梁方向,心里非常清楚混凝土構筑物的施工需要控制重點”,歷時兩天兩夜的連續(xù)澆筑完成后,大家都回宿舍休息了,他對混凝土養(yǎng)護不放心,來來回回反反復復查看每一處工藝細節(jié)。
朱文杰說:“這是我參與的第一座立交橋,遇到這種連續(xù)澆筑4000方混凝土的箱梁施工,既緊張又興奮,根本睡不著。”
2013年,朱文杰參與金雀山路西岸立交改造,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工程中有一件預制橋板,工人們在振搗時不慎在板底形成了一些不平整的凸點,雖然不礙于工程質量,但是朱文杰認為“市政橋梁工程實體結構不僅要安全可靠,還要兼顧美觀。無論大小瑕疵,出現(xiàn)了就可能永久存留。”這件事時刻提醒著朱文杰在以后的工程中始終懷揣工匠精神,嚴謹嚴謹再嚴謹,不留任何遺憾。
由于技術過硬,朱文杰經(jīng)常承擔市政重要工作,碰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找他保準能行。2016年,臨沂市區(qū)濱河過街通道建設迫在眉睫,傳統(tǒng)施工工期長,會對附近居民交通出行、生產(chǎn)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如何才能做到快速高效又不擾民?朱文杰一次次細化施工方案,一遍遍探討問題難點,最終確定采用預制裝配式方涵,像“搭積木”一樣,把通道安裝好。施工時間就利用周末進行,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的影響。就這樣,周五晚上破路開工,土方開挖、底板澆筑、方涵吊裝……各道工序緊張有序進行。兩天三夜時間里,朱文杰一遍遍復測基坑高程和平整度。就這樣,本來需要45天的工期,僅用兩天三夜就完成了施工。周一一大早,濱河路通車放行,周圍居民都驚呆了,“星期五晚上才剛開始干,以為怎么也得一兩個月,沒想到周一上班就能走了,簡直是奇跡。”市民們拍手叫好,當天的媒體、朋友圈都刷爆了!濱河過街通道建設不僅刷新了臨沂速度,還形成了此類施工工藝的“臨沂模式”,開創(chuàng)了國內(nèi)先河,贏得社會各界一片贊譽,真正做到了為民服務“小工程”,樹立城建“大形象”。
由于連續(xù)工作63個小時,朱文杰拖著疲憊的身體硬撐著打開家門,就在關門的剎那,緊繃了幾天的神經(jīng)徹底放松了下來,倒在門廳地板上睡著了。妻子下班回家看到后既心疼又生氣,“你看你都熬成什么樣了!”
武漢路祊河橋是臨沂市首座自錨式懸索橋,懸索橋的施工難度在橋梁領域最大,遠大于梁橋、拱橋、斜拉橋。朱文杰負責整個項目施工,“懸索橋的體系決定了它就像秋千一樣,會前后左右自由擺動,各個細節(jié)控制都是懸索橋成敗關鍵。”從索塔澆筑施工的垂直度控制,到主纜吊纜張拉中應力的監(jiān)控,到阻尼器安裝位置、應力的把握,最后成橋后抗拉拔支座錨固等等,朱文杰指導施工,及時處理偏差。雖然項目辦公室離家只有10分鐘車程,朱文杰陪伴家人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如果說虧欠,虧欠家人更多一些。對妻子非常感謝,賢內(nèi)助撐起了我們這個小家庭。”
朱文杰參加工作的14年,正是臨沂橋梁建設的黃金時間,他把青春、智慧和力量獻給了熱愛的橋梁事業(yè)。
勇于創(chuàng)新突破,深鉆精研屢克行業(yè)難關
市政工程都是民生工程,社會各界普遍關心橋梁功能怎么樣、建設得外觀怎么樣。“每次橋梁通車后,市民的點贊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都是對我們工程建設者最大的表揚。”朱文杰認為,從事市政工程道路橋梁施工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必須由衷地喜歡這份事業(yè),才能做好。
以匠心致敬專業(yè),14年來,從一線歷練成長起來的朱文杰對橋梁施工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由他主持編制申報的《一種管道安裝調節(jié)裝置》《一種路面施工找平震動尺》《一種混凝土側模成套施工設備》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切實解決了工程中的技術難題,提升了工程施工質量;牽頭組織編寫《電力管廊內(nèi)接地施工工法》《新型探孔器工藝施工工法》《混凝土側模快速化施工工法》等工法榮獲山東省省級施工工法;主持《城市橋梁箱梁曲線形翼緣板施工工法》等成果榮獲國家專利10余項,30余項技術課題攻關填補了臨沂市橋梁建設史上的空白,被同行業(yè)廣泛推廣應用。
朱文杰憑借只爭朝夕的拼勁、鍥而不舍的韌勁、吃苦耐勞的干勁,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并將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同事,他所帶領的施工班組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山東省創(chuàng)新型班組、山東省住建系統(tǒng)重點工程攻堅勞動競賽示范項目部等榮譽。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