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李海龍,男,1989年生,國網東營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作業班副班長。作為高塔銀線上的“穿行者”,李海龍見慣了筑巢于塔尖、翱翔于身邊的各種鳥類,樹立了堅定的愛鳥護鳥、與鳥同行的信念。11年來,他在工作之余盡心竭力投身于護鳥公益,守護鳥類的“鐵塔家園”。營救國家珍稀鳥類10余只,守護幼鳥健康成長500余只,不折不扣地踐行著“云端守護者”的職責,先后榮獲“國網公司優秀共青團員”“新時代東營最美青年”等榮譽稱號。
偶遇,他與鳥兒結下不解之緣
2012年春天,李海龍正和同事巡視線路,突然發現在不遠處的鐵塔上,一只白身、黑嘴、黑翅尖的大鳥站在塔頂。李海龍從沒見過這種鳥,在和工區匯報過后,他主動聯系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那是“鳥中國寶”東方白鸛,全球僅存1000只左右。此后,李海龍執行巡視或檢修工作任務時著重留意東方白鸛等鳥類活動范圍,繪制出東營地區鳥類分布圖;通過網上查閱資料、向專家請教、參與鳥類巡護、監測,認真觀察東方白鸛的活動時間、筑巢習性、糞便情況,編寫東營地區鳥類活動調研報告,為“護線愛鳥”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新,他為鳥兒打造“鐵塔家園”
李海龍所在班組管轄105條高壓輸電線路,全長830多公里,有900余基桿塔分布在黃河三角洲濕地,這里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宜鳥類筑巢棲息,但因為缺乏高大樹木,輸電鐵塔成為了鳥類的“落戶”佳選。但對鐵塔來說,白鸛的落戶不僅會帶來放電、線路跳閘,還會對“鳥身”安全產生威脅。在研究野生鳥類生活和筑巢習性的過程中,他創新提出“同塔移巢安置法”,將人工鳥巢托舉至鐵塔最高處,有效降低輸電線路對鳥類生命安全的威脅性,截至2022年已有200多個人工鳥巢完成安裝,首批安裝的5處均已實現東方白鸛舉家“拎包入住”。聚焦減小線路運維對鳥類生存環境干擾,借助“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新模式,定期對140多處東方白鸛巢穴跟蹤維護,累計守護幼鳥健康成長500余只。
呼吁,他為護鳥發聲贏得更多關注
“群力劃船船更快,眾星拱月月更明。”李海龍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堅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李海龍主動提議創建“護線愛鳥隊”,組織動員104名輸電線路通道防護人員落實“護線”和“愛鳥”雙重職責。牽頭聯合多個單位組織,策劃“云端的守護”志愿服務項目,參與制作的《“鳥界國寶”東方白鸛誕生記》等融媒作品傳播量突破1000萬,2022年該項目獲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為健全生態教育體系,李海龍精心開發“東方白鸛科考”課程,開展中小學研學游活動120余次,深受社會各界喜愛。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11年來,李海龍始終堅持學習鳥類知識,觀鳥勢、認鳥型、看鳥情,從一名鳥類小白逐漸成長為鳥類“守望者”。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圍繞鳥類保護開展志愿活動累計開展600余場次,參與人數1300余人次,切實有效保護了東營地區鳥類棲息環境和種群增長。
“沒有誰監督我,但是咱們做的好好不好,這些鳥兒最知道”。每次面對別人的疑問,李海龍總是這樣“憨憨”地回答。鳥兒不比人類,它們無手可用、無言可語,李海龍最深感高興的,是看著一窩窩幼鳥長大,像老朋友一般、像家人一般慢慢地熟悉自己、依戀自己。而這份熟悉和依戀,就是最好的回應,也是自己愛鳥護鳥信念的最大支撐!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