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常國云,女,1979年8月生,河口區河安小學課程與科研中心主任。她23年堅守教學工作一線,從條件艱苦的鄉村開啟教學之旅,用自己的勤勉務實,勵精篤行見證著“教師”這一神圣職業,憑借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連年獲得教學質量優勝獎,用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贏得了一屆又一屆家長的一致好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2017年,她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第三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優秀輔導員并先后榮獲“東營市最美教師”“東營市小學語文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躬耕不輟砥礪前行
她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工作中踏實肯干、兢兢業業。2019年作為語文教研組長的她為了能帶動全體語文教師走出一條特色教學之路,打造出河安小學品牌課堂,她帶著骨干教師到處學習,先后在上海學習一周,在北京亦莊學校、北大青鳥附屬學校蹲守學習兩周。當時她兒子正處在中考階段,孩子因學習緊張生病高燒不退,她雖然著急但沒有在關鍵時刻陪伴孩子,只是打電話叮囑家人照顧。同事都說她是“工作狂”,對象說她“不顧家”把工作看得比家重要,她接受批評但對工作的熱愛讓她選擇了一如既往地付出。憑借著自己的恪盡職守,認真鉆研業務她終于打造出了河安小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了學校高效課堂的一個主打“品牌”。
那是一個秋季的傍晚,放學的時候下著雨,帶著隊伍的她舉著傘護住那些沒有雨具的同學們的頭,等到隊伍解散后她已經全部淋濕了,這時她發現張韻涵同學孤零零的站在雨中,孩子沒有雨具,一場秋雨一場寒,小小的身軀在風雨中瑟瑟發抖。她急忙與家長通電話,得知孩子爸爸出差了,媽媽照顧還在發燒的老二抽不開身……”于是她決定騎車子送孩子回家,她干脆把傘壓在孩子頭上不讓它被風吹“鼓”了,自己冒雨騎車。當她踩著泥濘的小路(孩子住在城郊平房里)把孩子送到門口時,孩子的媽媽正抱著生病的老二焦急地等待著,家長那種感激的目光令她至今難忘。
2021年冬,班里流感盛行的時候,她被學生傳染感冒了,但她依然帶病堅守在崗位上,那天正好她值班,她發著高燒蹲在校門口堅持引導學生安全入校,同事看不下去了勸她回家休息,她咬咬牙說:“老師們請假的太多了,我再請假班里學生沒人管,他們和沒娘的孩子一樣我不放心,我再堅持一下。”回到教室里,她頭暈站不住,只好坐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講著講著還忍不住去洗手間吐一通,然后佝僂著身體繼續回到教室,直到校長走到教室命令她立馬回家休息,她才肯上完那節課去醫院輸液……她為了盡快返校工作,五天的藥她央求醫生三天輸完,導致鼓針手腫的和饅頭一樣,同事們又稱她是“鐵人小常”。
她加班是常態,每天晚上一般都是加班到七點半左右,有時忙碌了甚至到九點,學校最后一個離校的總是她,門衛師傅都認識她,笑著說:常老師又加班了!2022年孩子高考,她沒有因孩子高考請過一次假。
師愛無言 花落有聲
愛是永恒的神話!教師要踐行“教育公平”論,就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他們需要陽光的照射,需要雨水的滋潤,更需要師愛的撫慰。她在這方面做得很用心,她和學生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和信任感。
她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己花錢給學生買獎牌、獎杯、發獎學金。還設立月冠軍獎,每月自己花錢帶著“月冠軍”學生去完成他們的一個小愿望:如老師買電影票陪同學生看電影,去德克士吃飯。早已小學畢業的學生還時常回憶起和老師一起看電影的美好時光。
她還為學生設立“美食獎勵”。2018年的那批畢業生她傾注了太多心血,她答應孩子們考試成績優秀了就給她們做美食——燒賣、油條、蔥花餅等。結果孩子們很爭氣考了全年級第一名,她為了兌現諾言,下班后去超市買好食材,晚上就進入廚房開始做準備工作:和面、調餡兒、切蔥花……為了能讓孩子們吃上熱乎的,第二天凌晨四點就起床開始在廚房忙活,做好后一樣樣裝到袋子里,她兒子被香味吸引過來想品嘗一個,她都沒有同意,因為她是按學生數量做的兒子吃了學生就不夠了,因此她兒子委屈地稱她是“學生們的媽媽”。現在上九年級的蓋鈺宣同學還時常和媽媽說起饞常老師做的蔥花餅,讓媽媽向常老師學學怎樣做。在她的帶動下她所教的班級學生愛上了廚藝,她的學生每周要做一道菜目前已經學會了52道菜。
在學習上她帶領學生編寫了作文集《小苗成長“跡”》《小樹初長成》《筍芽兒》,指導學生的作文多篇發表在《快樂作文)、《故事作文》、《我們愛科學》等期刊。
為愛執著 堅持寫作
她從2018年開始建立了更好的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每周一篇“美篇”。她把一周內同學們在學校的表現用手機記錄下來,或是拍照或是錄制視頻。每周末她都要把這些素材用美篇的形式文字編輯成“班級動態”分享到班級群里。
她目前為止已經發表了153個作品,最高的一個美篇閱讀量達到2.9萬,幫助孩子們記錄一周的校園生活,讓家長們及時了解班級動態,這個活動已經堅持了5年多,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一致好評!
她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她時刻牢記新時代的教育,只有奉獻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學無止境,她每天要堅持讀書至少1小時。同時她愛好寫作,從2016年開始她就堅持寫教學反思,每個工作日結束后她總要留在工作室里,寫下一天的教學收獲或教學反思,三年多的時間一天也沒落下,目前已經堅持了7年,寫了140多萬字的教學反思,印刷了五本書冊。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一線教師,一名班主任,常國云以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踐行著“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真理,不斷地用言行舉止詮釋 “教師”這兩個字的全部含義,她就是教育事業的一枚螺絲釘!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