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濰坊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郝光,男,山東濰坊人,中共黨員,1974年3月出生,昌邑市義工聯合會黨委書記、主席,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作為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的創始人,14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扶貧濟困、傳承紅色記憶的道路上,帶領團隊打造出“為烈士尋家”“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金暉助老”“微愛計劃”“愛心小屋”等一系列可持續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開展各項公益慈善活動1萬余次,幫扶困難家庭2000余個,資助困難學生3000余名,把公益助人做成了一份事業。曾榮獲“全國優秀基層慈善人物”“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濰坊市最美志愿者”“濰坊好人”“濰坊市十大孝星”等榮譽稱號。
跨越山海為烈士尋家
濰坊昌邑是革命老區,無數革命先烈忠骨埋葬于此,但很多都是無名墓碑。早在2014年,郝光便帶領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的同伴們在全省范圍內發起了“為烈士尋家”大型公益活動,跨越山海,輾轉南北,通過實地走訪為數十名革命先烈找到了故鄉和親人。
最讓郝光難忘的是2015年4月的一天,下著瓢潑大雨,他正在去威海給烈士尋親的路上,一位女士打來電話,詢問他是不是在找“段秀欽”烈士的親人,得到肯定答復后,女士嚎啕大哭著對郝光說:“郝老師,我在這里給您跪下了!我就是他的閨女!”原來她的母親70年來一直在苦苦等著父親的消息,眼睛都哭瞎了。就在一周前,全家人剛忍痛放棄了希望,給父親立了衣冠冢,卻沒想到在母親的有生之年居然還能找到父親。從段秀欽參軍到犧牲,再到聯系上的這一年,整整跨越了70年。
這一聲“我給您跪下了”,讓郝光至今難以釋懷。“尋親的過程困難重重,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是次要的,最難受的是有時候一連幾個月都沒有一絲線索和進展,”郝光說,“但是只要一想起來這位家屬的話,我就覺得又充滿了干勁兒。”
截至目前,郝光聯合各地相關單位、公益組織、新聞媒體,已為45名烈士找到了親人,該項目被評為全省“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獲得中國第三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牌,2019年,郝光與烈士李希杰的家屬受邀錄制CCTV-1《今世緣·等著我》欄目。
銘記光輝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2016年開始,郝光組織義工在昌邑市開展“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活動,走訪400余名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和老戰士,整理形成了10萬字的文字資料和1000余小時的影像資料,制作了60多部紅色微視頻、電視片,受眾30余萬人次。此外,郝光還將挖掘出的500多個革命戰爭故事編印了四輯《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教育教材,并無償捐贈給中小學作為愛國主義課外讀本,為傳承紅色基因貢獻了公益力量。2019年,《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微視頻獲評“全省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特別獎”。2021年10月,該項目被確定為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
目前健在的“老革命”和老伴兒大都已90歲左右,在與老人們的交談中,郝光得知他們年輕時生活非常艱苦,結婚時都沒拍過照片,有的老人甚至一輩子連張合影都沒有。為彌補他們半個多世紀的遺憾,2021年10月,郝光帶領昌邑市義工聯合會開展“圓夢·芳華”老革命關愛行動,為30多對老黨員、老戰士及老伴兒免費補拍了婚紗照和全家福,把一個個經歷了戰火和歲月的笑臉,定格成永恒。
“我就是個做志愿服務的”
在幫助困難家庭的過程中,郝光發現很多孤寡老人家中都有閑置的院落,疏于打理、雜草叢生。2020年5月1日,他發起“益家小菜園”關愛項目,幫助老人在院子里建設小菜園,栽種老人喜歡吃的蔬菜,號召志愿者和家里的孩子們來菜園進行勞動實踐和孤寡老人愛心陪伴志愿服務。截至目前,昌邑市共建成“益家小菜園”20個,收獲蔬菜2000余斤,不僅滿足了老人們日常的需求,還將剩余的蔬菜送到敬老院和其他孤寡老人家中。
這只是郝光多年工作的一個剪影,除此之外,郝光還創新開展了“甜蜜計劃”“金暉助老”“微愛計劃”“愛心小屋”“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等一系列叫得響的品牌志愿服務活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報》、山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紛紛給予報道。
在他的帶領下,昌邑市義工聯合會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有11個義工分會和黨支部、890個義工服務站,會員近4萬名,獲評5A級社會組織,成為昌邑本地志愿服務和公益工作的一面鮮亮旗幟。
“我的目標是,做百年公益品牌,現在倒計時還有86年。”14年來,郝光無怨無悔,一直帶領廣大志愿者走在公益最前沿,用超越常人的執著和堅持,為心懷愛意的人們點燃了愛心奉獻、志愿助人的熊熊炬火。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