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濟寧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常榮花,女,魚臺縣張黃鎮卞李村人,1964年7月出生。
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知道他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1990年,26歲的常榮花帶著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23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2006年10月,和她生活了16年的公公突患腦梗塞導致半身不遂,她為了讓公公早日康復,每天下班后無論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公公在院子里練習走路。后來,公公的病情加重,她每天為公公喂水喂飯,洗洗涮涮。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七年。她為公公洗澡、理發、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從不厭煩。公公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小花待我比親閨女還親。”為照顧臥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著老母親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愧疚。2013年4月,91歲的公公帶著滿足安詳地離開了人世,鄰居們感念她的孝心,一個個自發地前來幫忙。出殯那天,她流著淚跪在老人的身邊說:“爹,讓我再最后侍候您一次吧!”她為公公凈面、打粉底、撲粉,自始至終都傾注著一個媳婦對公公的孝心。在場的親鄰都被她的舉動所感動,鄰居一位老人說:“我送走過那么多的老人,從來沒見過這樣孝敬的媳婦。”公公去世后,她怕93歲的婆婆寂寞,每天都要給婆婆講一些外面的新鮮事。婆婆有眼疾看東西不太清楚,為了減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飯菜盛好端給婆婆,一天三頓,一年365天,這已成了雷打不動的規矩。婆婆有氣管炎,每到冬天就會犯病,為使婆婆不犯病,剛入秋,她就將兩床棉被彈成一床松軟的被套給婆婆鋪上。婆婆愛干凈,她總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單洗得干干凈凈。老人感動地說:“我早就把她當成自己的親閨女了!”這么多年,老人無論大病小病,總是第一個給她打電話。如今,老人已經94歲,身體硬朗、精神舒暢,走起路來根本不像94歲的老人,鄰居說她有福氣,她說:“都是媳婦照顧得好”。2000年至今,她的家一直被鎮婦聯評選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當婆婆聽說鎮婦聯要往縣里推薦好媳婦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薦上去,她說什么也不答應。她說:“娘,作為小輩,我們孝敬您是應該的,為什么非要讓別人知道呢?”
弟媳說:“姐姐的孝心感動了我”身教勝于言教,以前娘家父親和弟媳關系處得很緊張,媳婦說公公太倔強,公公說媳婦不孝順,她勸了父親,勸弟媳,但都無濟于事。后來弟媳因為照顧學生在她家住了一個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親閨女一樣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動了,她說:“都說姐姐孝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動和老人冰釋前嫌,臟活重活搶著干,老人見人就講媳婦孝順了,弟媳也說老人變得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孩子們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雖然身為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她育有一兒一女,孩子們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東西,孩子們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里填;爺爺去世時,大學畢業就在三亞工作的兒子,連夜乘飛機趕回來,跪在爺爺的身旁鄭重地給爺爺磕了三個頭,以回報爺爺對自己的疼愛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爺爺病了,女兒一晚上不離爺爺左右,把爺爺感動得直掉眼淚;女兒上學、放學的路上常常會遇到一些行乞的殘疾人,每次他都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全部送給他們;學校組織給困難或患病的學生捐款,女兒捐得總要比別人多;坐公交車遇到老人時,女兒趕快讓座并把老人攙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女兒總是主動把雨傘讓給離家遠的同學。如今,女兒已經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是大家伙心中的好兒媳,好媽媽。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