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濟寧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楊傳來,漢族,1973年4月生,中共黨員,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村衛生室負責人。50歲的楊傳來是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村衛生室負責人,他中等身材,體型微胖,心廣體胖,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一個十足的樂天派。微山湖上的行醫生活有些單調,他卻一呆就是26年,成為漁民們離不開的“楊大夫”,守護著他們的健康。
渭河村是微山湖的一個水上漁村,漁民出門大都以船代步。渭河水街是微山湖最南端由一條條船屋連接而成的湖中街,渭河村衛生室就在其中。
父親楊付義是楊傳來心中的榜樣,小時候跟著父親出診,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大家對父親的敬意,“長大以后我也像爸爸那樣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人”,從醫,從此成為夢想。1996年,楊傳來畢業后分配到微山縣人民醫院工作。想到能離開終日漂泊在湖上的漁船,到岸上去工作,楊傳來著實高興了好一陣。但想想年紀越來越大,走路已經駝背的父親,楊傳來最終還是決定回到渭河村,和父親一樣,當一名普普通通的村醫。和在陸地上出診不同,他經常要劃著船去出診。楊傳來是個急性子,出診的路上船劃得很快。出診經常要趕時間,這些年他已經掌握了“超船”的技巧,總能開得又快又穩。一條船的壽命一般是10年左右,行醫26年,楊傳來已經換了5條船。在渭河村當村醫,除了得是個全科大夫,還得各種船都能夠輕松駕駛,楊傳來對此頗為自豪。如今,渭河村521戶,近1600口人,除了常年在外跑船的村民,其他人的健康狀況,楊傳來都了如指掌。
對于一生漂泊在湖上的渭河村漁民來說,船不僅是生產交通工具,還是一個個溫暖的家。對于楊傳來而言,船是水上的移動診所,也是“水上的120救護車”。楊傳來曾經開著快艇,用了20分鐘就把昏迷的患者送到醫院,因為搶救及時,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2018年10月,渭河村村民楊貴娥突發性腦出血、昏迷不醒。簡單診斷后,楊傳來發現情況非常危機,當機立斷駕駛快艇,把她送到了最近的沛縣人民醫院。量了血壓,測了血糖,楊傳來還要給楊貴娥做半小時的理療。大病初愈,出院之后的康復治療要及時跟上,楊傳來每周對楊貴娥的各項檢查和治療都尤為認真。他和病人的家屬一樣,盼望著能夠等來奇跡。
微山湖的漁民寒冬臘月出門看病最艱難,湖水結冰,要去醫院,先要花一個多小時打通一條水路。村民陳恒花說,自己的倆孩子小的時候三天兩頭生病,咳嗽、發燒、腹瀉,不管凌晨幾點,一個電話,楊大夫總是能最快趕到,給孩子做診療,“看到楊大夫,心里就踏實了”。跟漁民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楊傳來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病經”。為了讓漁民知道怎樣準確吃藥,他用的都是土辦法。“一天吃一次,就畫一道杠。一次吃兩個,你畫兩道杠,這樣他就記住了。”
變化吹蕩在微山湖湖面上,流淌在渭河村民的日子里,也印刻在楊傳來劃過的出診船上。從小木船到玻璃鋼船,再到水泥船,出診船變得越來越穩固,身邊鄉親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只有楊傳來的生活沒有太多變化。依舊白大褂,每天劃著船出診,他也在心里動搖過:轉行還是堅持?楊傳來也曾經失落過,“同學不是醫院的科室主任,就是院長”,但后來很快想通了,“都為患者服務的,只是服務地點不同”。衛生室的檔案柜里整整齊齊地碼放著村民的健康檔案,楊傳來說,有時候看著這些資料,想想鄉親們在他的影響下逐漸改變了愛吃咸吃辣的生活習慣,長壽的人越來越多,他會覺得留守在故鄉,哪怕只是默默地做鄉親們健康的“守門人”,就是值得的。
微山湖見證了漁家人的寒來暑往,喜怒哀樂,記錄下漁家人祖祖輩輩的汗水與期待。楊傳來說,他愿意像眼前的這灣湖水一樣,靜靜地守護著鄉親們的健康。“我最大的希望是我們村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都能快樂幸福地成長,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滿足。”新的一年近在眼前,楊傳來盼望著春暖花開時,每個人的生活都風平浪靜,一切安好。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