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羅傳慶,男,1919年8月出生,沂水縣龍家圈街道張岱村村民。傳承中醫(yī)九十載,治病救人不掛懷,人間自有真情在,慕名尋醫(yī)絡繹來。他出身中醫(yī)世家,一生致力于病者康復,看病不取分文,以拳拳赤子之心無微不至地救助傷者、守護生命,人至暮年亦不敢懈怠。他是新時代鄉(xiāng)村醫(yī)生的優(yōu)秀代表,時至今日,依然堅守初心、行在當下。
傳承有家道 醫(yī)者仁心代代相續(xù)
一家人,五代情,行走鄉(xiāng)間,志做良醫(yī)。“中醫(yī)世家”祖輩的言傳身教,隨父行醫(yī)的耳濡目染,奠定了羅傳慶一生的職業(yè)底氣。他從小跟隨父親四處行醫(yī),不記得走訪過多少病患,藥箱行囊不離肩,按方抓藥漸嫻熟。少時的歷練,中青年的成長,老年未改的孜孜不倦,見證了羅傳慶的醫(yī)道傳承,也詮釋了一個家族為生命堅守的醫(yī)者仁心。
一輩子行醫(yī),卻不收一分錢。羅傳慶說,自己有退休工資,每月一萬多,工資都花不完,要那么多錢干嘛。近半個世紀以來,他因堅持免費看病,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可大家不知道的是,于這個家庭而言,“免費行醫(yī)”由來已久。從羅傳慶爺爺輩起,看病就不收錢了。這位爺爺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諄諄教導子孫后代,救死扶傷是醫(yī)者的天職,不能把錢看得太重。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堅守著職業(yè)良心——
羅傳慶始終不忘祖輩的囑托,身體力行,守護傳承。有一年秋天,鄰村有個姑娘揀柴時被洋槐刺扎破右手中指,沒幾天就感染了,手指腫脹得老高,關節(jié)發(fā)青變黑、腐爛流膿,整只手都無法正常使用,連帶著胳膊都抬不起來,只好用布條吊著。羅傳慶聽說后,二話不說,主動來到姑娘家中探病,每天三次用桑木炭火幫她熏烤,并輔以消炎藥配合。就這樣不停歇地堅持了兩個月,他的用心總算沒有白費,姑娘的手指漸漸痊愈,如獲新生。姑娘一家人十分感激,時至今日,姑娘母親的臉上也總是流露著掩不住的感謝和喜悅,經(jīng)常逢人便主動談起,老羅給閨女撿回來一根手指頭。
石屋未了情 隱匿山中香徑如許
花甲之年,退休后的羅傳慶似乎比以往更加忙碌。沂水縣龍家圈街道張岱村村西山坡的老石屋,因他的存在被賦予了不一樣的色彩。從清晨到傍晚,沿著鄉(xiāng)間小徑,四面八方的人紛至沓來,尋醫(yī)問藥,愁容滿面而往,滿載希望而歸……時間久了,大家便認準了這條路,更記住了石屋里這位看病“分文不取”的百歲中醫(yī)。
從家道傳承的鄉(xiāng)醫(yī),到走進柴山醫(yī)院,再到退休后回張岱村義診,冬去秋來數(shù)十載,老屋不曾翻蓋整修,也從未想過要離開。這片普通的鄉(xiāng)間土地,因為羅傳慶的暖心之舉而遠近聞名。
有一年,鄰村團坪峪有個叫長法的患者,腰上長了“癰”。那時候,貧困的農(nóng)村地區(qū)缺醫(yī)少藥,生活條件也不好,長法就一直硬撐著,后來竟至臥床不起,家人只好把他送到醫(yī)院?吹疆敃r的長法,大夫直言,來得太晚了,還是回家去吧。而后,長法輾轉被抬到羅傳慶這里,羅傳慶眼見情況不太好,醫(yī)院都不愿意收治,卻毫不猶豫地將他留了下來,并根據(jù)患者情況,悉心制定了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案。治療期間,除了打針、熬中藥、施偏方外,羅傳慶隔三差五弄點好吃的幫他補充營養(yǎng)。在他的用心關懷和照料下,就這樣過了1個月,長法漸漸好起來了,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疫情以來,腳步聲叫嚷的老屋突然安靜了不少。羅傳慶說,“大家想來看病不方便的話,就再等等,我還在這里!比绻皇且咔,每天來這里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多則五六十位,少則十幾位!氨本⑸虾!⑻旖、河北、內蒙古……全國各地的人都有。現(xiàn)在少的多了,但羅傳慶依舊像往常一樣,堅持每天六七點鐘起床,早早準備好,等待病人來訪。對他來說,從早忙到晚是幾十年來的生活常態(tài),就算已經(jīng)上床休息了,一聽到有人來,還是會起身用心看病,絕不讓病人白跑一趟。
恬靜淡然志 心心相印親清素交
103歲高齡的羅傳慶,精神矍鑠,眼不花,牙口好,耳稍背。他非常愿意給人看病,早已將免費義診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是年紀大了,稍微有人照應著就可。
他從病者漸至康復的笑靨中收獲了幸福與滿足,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扒安痪糜形换甲訉m肌瘤的病號,到這兒開了三副藥,吃完又回來拿藥,至少說明吃藥能讓她的病情有所好轉,痛苦也減輕了?粗絹碓胶,這比給我錢強多了!绷_傳慶如是說。這些年來,腰間起紅疙瘩的小伙子、不孕不育的小夫妻及脖子上長疙瘩、咳嗽久治不愈、懷孕九個月大出血的孕婦……紛紛到他這里看病。數(shù)不清的救治故事,在鄉(xiāng)間漸漸流傳開來,為大家津津樂道。
羅傳慶看病不收錢,行醫(yī)不惜力?催^的病人太多,他也許早已不記得。但是,從病痛折磨中解脫出來的患者,卻不會忘記這位和藹可親的鄉(xiāng)間老者。時不時地便有一些曾經(jīng)的病人,再次踏上鄉(xiāng)間小路,來到石屋,表達謝意。對于這些,羅傳慶看得很淡,因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患者康復。有一位從北京來的客人,經(jīng)羅傳慶把脈開方調理,病好后執(zhí)意拜師學藝。老人笑笑說,我看病不收錢,我的徒弟也一樣不收錢的。羅傳慶婉拒后,這位遠方的朋友一直對老人的恩情念念不忘,一年多次為他寄來親手縫制的過冬棉衣……讓這份質樸的情誼常相續(xù)。
歲月悠悠,匆匆而逝。不改的是初心,未了的是真情,羅傳慶一生都在為病患解除痛苦的路上行走著……粗茶淡飯、花花草草,小貓小狗撒歡左右,簡單的生活,如水的恬淡,不慕名利,宣說著生命里的默默無聞,映照出神采奕奕的醫(yī)者風范。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