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王福德,男,1974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沂水縣檢驗檢測中心職員,縣盲人協會負責人。他突破視網膜脫落導致視力殘疾帶來的各種困擾,自學盲用計算機,在逆境中做出了驕人的業績;他搭建起網絡公益平臺,關心關愛特殊群體;他投身志愿服務,幫助盲殘群體解決低保、辦證、維權等問題。愛心助殘16年,王福德如一盞明燈,引領萬千盲人重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理念,在拼搏奉獻中書寫殘健共榮華章。

建公益平臺 勠力同心關愛特殊群體
1995年,大學剛畢業的王福德突患眼疾,視網膜脫落導致了視力殘疾,給他的工作生活帶來各種困擾。但王福德沒有頹廢,而是重新自我定位,自學盲用計算機,并借此走上質監宣傳工作崗位。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這場不幸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多年來,他苦學業務,努力推敲,硬是憑借自身的堅毅和勇氣,在逆境中做出了驕人的業績。
不能視物的切身之痛,讓王福德對這個群體有著特殊的感情。他知道,一己之力實在太單薄。唯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關心、關愛和幫助盲障群體,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2006年,王福德創辦了臨沂市首家突出盲教助殘主題的公益網站——沂蒙愛心家園,為全國盲殘用戶提供無障礙軟件、有聲電影以及娛樂文化等實用信息,搭建起殘健交流信息平臺。目前,網站注冊會員已近10萬人,訪問量突破千萬人次,成為國內知名盲教助殘網站。2009年,在相關部門支持下,王福德發起“沂蒙陽光無障礙信息網”大型公益工程,為沂蒙老區60余萬殘疾群體提供包括互聯網、手機、固定電話“三網合一”的優惠信息扶持,資費優惠幅度超過50%。2016年,王福德再次拓展網絡助殘工作形式,創建中國大愛聯盟(現名大愛先鋒)網絡公益平臺,該平臺以YY語音頻道為陣地,持續開展計算機、按摩推拿、語言藝術、應用寫作等免費技能培訓及各類文化娛樂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已對接服務國內殘障會員100余萬人次,培訓各類殘障學員7000余人。
鋪文化底色 以信息技術保障事業發展
作為一名視障者,王福德在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后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他深深體會到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視障群體的重要性。為了幫助更多的盲殘群體學習就業,從2009年起,他就積極配合縣殘聯,義務為全市盲殘群體提供盲用計算機技術培訓。培訓期間,他不分晝夜、不厭其煩地接聽盲人朋友打來的電話,耐心細致地予以解答。據初步統計,王福德每年為盲人朋友提供義務技術服務達1000人次以上。
2014年,針對當前農村盲人群體文化生活匱乏的問題,王福德在殘聯支持下策劃實施了沂水縣“掌上書苑”文化助盲工程,通過互聯網、電子終端與基層“兩個服務體系”隊伍的有機結合,為廣大基層盲人群體獲取文化教育搭建了新的平臺。在此基礎上,他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助盲工作要求,配合籌備基層盲人閱讀服務平臺建設,在各級殘聯、盲協的大力支持下,申請建設了沂水縣盲人數字圖書館。這是山東省首個縣級盲人數字圖書館,不僅為全縣盲人提供了更堅實的文化基地,也成為全縣殘疾人文化工作的一個亮點。
多年未了情 矢志不渝投身志愿服務
2005年,縣殘聯將王福德引入盲協系統,從此成為全縣近萬盲殘群體的引路人。他牢記工作使命,積極開展工作,迅速建立起基層盲協工作框架,并創造性地發揮了協會“代表、服務、維權”的職責作用。建立全市盲協工作QQ群,協助殘聯、人社局開展盲殘群體就業技能培訓,設立全國首個縣級盲協400服務專線電話,積極傾聽盲殘群體困難訴求,通過對接地方政府,幫助盲殘群體解決低保、辦證、維權等問題。作為縣盲協主席,他經常通過電話了解盲人群體的工作與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不時之需。從生活難題、開店手續這樣的大事,到購買計算機、學習讀屏軟件之類的小事,他都一一關注,盡心解決。多年來,他每天的志愿工作時間都在3小時以上,每年服務時間累計超過1000小時。先后獲評全國五星級志愿者,山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個人,山東省十二五殘疾人事業先進個人、山東省自強模范等榮譽稱號,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對其事跡進行專題報道。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