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楊慶云,女,1969年11月生,籍貫山東壽光,群眾。東營市河口區十八、十九屆人大代表,義和鎮年豐家庭農場女農場主。2013年以來,她以誠信為本經營家庭農場、開拓創業,創立了義和莊”、“義和三豐”石磨面粉、小米等雜糧品牌。經營農作物、葡萄、冬棗等有機水果,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靠勤勞致富、誠信立人的楊慶云時刻不忘村里和鎮上的兄弟姐妹,想盡辦法帶領大家都走上勞動致富的好路子辦。她的家庭農場也先后獲得“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示范站”、“市級示范家庭農場”、“五星級家庭農場”、“區巾幗創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夯實在誠信基石上的農場!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楊慶云認定家庭農場會有廣闊的前景,夫妻倆承包了1000多畝土地,打算發展農業種植。1000多畝,對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可以說傾盡所有甚至外債高筑,任誰心里都打鼓。楊慶云跟家里說,只要政府在、政府的政策不變,咱們就有了依靠。咱們要相信政府、也要相信自己。坦坦蕩蕩做人、勤勤懇懇干活,我就不相信這片土地不聽話!
楊慶云是這樣對待自己的1000畝地的,也是這樣對待自己雇傭過的每一個工的。
從剛建果蔬大棚,楊慶云沒經驗、沒方法,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面對紛繁復雜、充滿挑戰的困難,她虛心向附近七里八莊的莊戶能手請教,靠著一步一腳印和誠懇熱情的態度、以及當地政府及時伸出的援助之手,使果蔬大棚慢慢走向了豐收之路。楊慶云說,做人做事,靠的就是一個“信”字,政府不給咱們老百姓撐腰、朝令夕改的話,咱們不可能這么舍得下力干、下本投入,產出也就沒這么好;這一路走來我所請教過的師傅們,無論是正式的非正式的,人家要是沒一點真心、窩窩癟癟的,咱也不可能學到真本事......所以咱們這農場,是各個方面用誠信支撐起來的,咱們做人,也得這樣!
經過兩年的摸索,農場由原來單一的農作物種植轉型為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綜合農業項目,逐漸成為義和鎮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牌,也打出了屬于楊慶云的“誠信”品牌!
用誠信做產品的第一張名片!
大棚蓋起來,農場建起來、各色果蔬眼見著蓬蓬勃勃地生長著,楊慶云又開始在有機蔬菜、無公害產品上做文章。可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機無機、用多少藥、施什么肥,相比之下,有機蔬菜產量會低、投入的成本卻更高,而且都是消費者看不見的東西,如何讓消費者相信呢?楊慶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做”了。她說,只要我們對得起消費者,沒有弄虛作假、沒有以次充好,我們把自己做好了,就自然有能認同我們的市場!她為自家的石磨面粉、小米等雜糧注冊了“義和莊”、“義和三豐”等商標,并申請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一年、兩年......楊慶云靠著誠信做產品、誠信“做自己”的理念,贏得了很多忠誠的老顧客。用顧客的話說,“不吃不知道,因為確實好,更有‘味道’,所以才又一次次找回來。”
每逢談起創業艱辛,楊慶云總有很多故事要講。“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我最不后悔的一件事”。這句話,是她每個故事的結束語。
譜寫以“富”投“誠”的故事!
楊慶云的家庭農場規模不斷擴大,現在農場種植小米新品種晉谷21號300畝,葡萄冬暖大棚7個、甜瓜種植大棚1個、秋延時葡萄冰葡萄大棚1個、極晚熟桃子霜雪2號大棚1個、草莓大棚2個、冬棗大棚5個,逐漸成為河口區義和鎮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牌,也打出了屬于她的“誠信”品牌。作為一名樸實的農村婦女,楊慶云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鄉親們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致富后的楊慶云時刻不忘這些真情實意,決心用自己的愛心回饋社會、拉村里和鎮上的兄弟姐妹都過上好日子。
在楊慶云看來,做生意與做人一樣,為人誠實才能贏得發展機遇。她的農場成為了群眾信得過、買的起的放心農場,鄉親們看到了她的農場、也信了她的為人,都愿意跟著她干。她與村里十戶貧困戶都簽訂了幫扶協議,并根據每戶貧困戶不同的情況,制定了幫扶對策。她還親自登門傳授大棚種植技術,推薦種植品種和經驗。功夫不負有心人,越來越多的村民蓋起了大棚,種起了果蔬,發了家、致了富。艾河村村民張令五,家的大棚就是在楊慶云的幫助下建成的,現在一年收入5萬多塊錢,日子越過越舒坦。他說,這是楊慶云帶給他們的希望、是楊慶云帶給鄉親們的好日子。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