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劉永剛,男,漢族,1989年6月生,中共黨員,沂蒙山玻璃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理事。自2008年以來,劉永剛熱心投身于公益事業,既身體力行,又捐款捐物,不求回報、無私奉獻,先后捐獻善款100余萬元。他一次次向著災區逆行,只為了將溫暖更快地傳遞到人們心里;他一次次牽起困境兒童的手,只為了讓稚嫩的臉上重現笑容;他一次次走訪慰問老革命、老英雄,只為了踐行新時代的沂蒙精神。

2022年4月捐贈物資支援在滬務工蘭陵老鄉
逆行經歷,長出奉獻的萌芽
“逆行者”一直是劉永剛引以為傲的標簽。2007年,年僅18歲的他到天津市渤海石油消防隊服役,從此后風里來、火里去,他一直向著最危險的地方逆行,從來都沒有退縮。服役期間,他曾獲“天津市濱海新區優秀團員青年”榮譽稱號。也是在那時候,他開始與戰友一起資助受災的困難群眾,投身公益的種子開始萌芽。
退役之后,劉永剛先后干過菜販、民工、流水線工人,無論是打工,還是經營小生意,他投身公益的信念從未泯滅,一直力所能及地救助老家的困難學生。
2016年,劉永剛成立了沂蒙山玻璃集團有限公司,并以公司為依托,聯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啟了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新征程。
扶危濟困,他總是親力親為
在消防隊服役的經歷深深地影響了劉永剛,在他看來,捐款捐物固然可貴,但行動才是最好的表率,做公益就是要身體力行,只有這樣,才能影響更多人參與進來。
劉永剛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得知家鄉防疫物資緊缺的消息之后,他第一時間將6000個口罩和一批消毒液送到了鎮政府,解決了全鎮的燃眉之急。哪里發生疫情,劉永剛就帶隊奔向哪里,2020年疫情反彈期間,他迅速籌集20多萬斤蔬菜奔向了物資緊張的河北省石家莊市;2021年底天津出現新冠疫情,他又第一時間籌集了32噸新鮮蔬菜,連夜送到了天津人民手中。揚州、安康、上海……無論哪里有難,劉永剛都義不容辭,帶著他的救援物資前往哪里,并積極參與到當地的救援行動中。

2021年河南水災劉永剛資助物品照
2021年7月20日,特大水災突襲河南,劉永剛從電視和網絡上看到后,內心焦急萬分,和同伴連夜采購了20余萬斤蔬菜,火速抵達鄭州,為受災群眾分發物資,就地參與救援工作,與同伴們一起將受災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人民網、新華網、大眾網、齊魯電視臺、臨沂日報等媒體對這次義舉進行了報道。
捐資助學,他一向慷慨解囊
劉永剛深知教育對鄉村孩子的重要性。蘭陵縣莊塢鎮層山中學是他的母校,他主動找到學校負責人,表達了自己想要捐資助學的想法,學校負責人被他的赤子之心深深打動。
2022年1月14日,劉永剛一次性捐資助教30萬元,在層山中學成立了“沂蒙山助學基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資助家庭困難的孩子、激勵勤奮敬業的老師,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發展。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會長于愛梅稱贊道:“‘沂蒙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劉永剛同志就是‘沂蒙精神’的踐行者,用實際行動關心教育、回報家鄉。”
當問到劉永剛的初衷時,他用自己寫的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明志倍感授業恩,諄諄教誨伴我身。如今先生有白發,我輩青年也成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劉永剛以另一種方式為家鄉的孩子撐起了健康成長的天空。
風霜雪雨,他不改軍人本色
頂著風霜雪雨,從不改軍人本色。作為曾經的消防兵,劉永剛主動聯系“沂蒙新紅嫂”、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會長于愛梅女士,表達了愿意參與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身體力行踐行沂蒙精神的想法,得到了于愛梅女士和協會領導的支持,并推薦他當選了理事。
加入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之后,劉永剛主動捐款捐物,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百名沂蒙革命老兵走訪活動”系列活動,頂著烈日走訪慰問老革命、老英雄,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生活問題,帶去蛋、奶、米、面、燒雞、醬菜、布鞋、襯衫、消暑用品、健康滋補用品,向老革命、老英雄表達自己的敬意,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后輩青年的溫暖。
不管是在水災救援的現場,還是在阻擊疫情的現場,又或是在濟困助學的現場,總能看到劉永剛這位當年的消防兵忙碌的身影。劉永剛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樂善好施的愛心之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河南鄭州、江蘇揚州等地政府部門先后為他頒發了感謝狀。2021年3月,劉永剛被評為“蘭陵好人”。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