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威海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李旭春,男,1979年4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山東煙臺人,威海市臨港區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線長。自2000年7月進入公司工作以來,李旭春一直扎根在生產線,肯學肯干肯鉆研,對生產線上的產品進行持續認真的分析研究,掌握了產品各項相關的技術。他參與了齒圈螺紋加工方式改進、熱處理減少夾爪變形改進等重大技改項目12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8項,累計為公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逾2000萬元。近年來,李旭春先后榮獲“威海市科學技術獎”“山東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威海工匠”。
扎根一線 愛崗敬業守初心
2000年7月,李旭春來到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科工作,自此他立足于技術崗位,扎根在生產一線。22年間,李旭春用自己的沉浸鉆研換來了生產線智造工藝的大幅度提升,以創新和實干助力公司問鼎冠軍制造企業。每當李旭春談及自己的工作內容,他總是說自己負責的不多,只有生產計劃安排、設備技術改進等等。但實際上,李旭春負責的五車間生產線上有170多臺設備,涉及到28個流程、35項工藝,每一個流程他都親自監管,每一項工藝他都親自把關。其中,給德國供貨的電錘夾頭主體技術工藝要求最為嚴格,是威達機械以前從來沒有過開發過的新項目,這工藝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對稱度,另一個是同軸度,這兩個技術參數必須要符合規定要求,精確到0.02毫米。李旭春每天都會對生產的首件零部件產品進行嚴格檢驗,查看是否符合相應參數,即使身體有恙,他也瞞著同事經常穿梭在各個生產車間,查看機器運行情況、與技術工人交流產品零部件加工問題等等。在李旭春的不懈努力下,電錘夾頭組裝精度合格率超過98%。同事們都對李旭春的工作態度贊不絕口,他卻謙虛的說:“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些都我應該做的。”
甘于奉獻,勇當攻關“領頭羊”
如今,威達機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工具鉆夾頭產品產業化基地,但在十年前,由于產品精度、加工效率無法滿足國外客戶的需求,開拓海外市場時一度遭遇瓶頸。為助力威達機械在國際市場打響品牌,也為了在崗位上創造個人價值,李旭春利用業余時間自學鉗工、機加工等專業知識,嘗試了數十種方案,最后提出了齒圈車加工的改進方式,在公司內部多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將齒圈車加工的提議變為現實。
改造以前,一個刀具僅能加工100件鉆夾頭零部件,改造完一個刀具能加工3000件,而且刀具的使用壽命提升了30倍,生產的零部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提高50%以上。除此以外,他還帶著團隊提出新的熱處理夾爪工藝、改進電磨用夾頭、研究角式鉆夾頭等,不斷創造著更大的經濟效益。每當新工藝設計出來后,李旭春都不覺得輕松,反而感到壓力更大,總是怕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影響設備的試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生產現場就是戰場是他的口頭禪,每當生產過程中出現一些疑難、異常問題時,他總是第一個趕赴現場產找原因,了解生產情況,確保問題解決發現在早、解決在小。
“作為一線的制造工人,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人生價值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在公司智慧工廠建設的大潮中,李旭春,一名普通的預備共產黨員,始終滿懷熱忱,在平凡的崗位上,以匠心守初心,用創新書寫著山東威達冠軍智造的驕傲!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