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日照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范文昌,男,1975年5月生,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1994年大學畢業后,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他放棄了去市里醫院工作的機會,來到了自己的家鄉巨峰鎮衛生院工作。農村條件艱苦,又迫切需要針灸醫生,范文昌決心堅守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一輩子做鄉親們身邊的好醫生”。就這樣,父親一句話,他付半生情,一頭扎進鄉村,再也沒有離分。近年來,范文昌先后被評為“德耀日照·系列先模人物”“齊魯基層名醫”“最美嵐山人”等榮譽稱號。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大學生人才稀缺,一個人一旦考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鯉魚跳龍門”,自身命運和家族命運從此改變。作為重點醫學院大學畢業生,畢業前夕,范文昌選擇了市級醫院的針灸科,光明的前程就在眼前。
那年暑假,等待上崗的范文昌與父親的一次閑聊,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文昌呀,你看咱們這里是茶鄉,采茶的人都腰腿不好,要是你能回到咱鄉衛生院工作,他們就不用進城來回折騰了。”
父親隨口說出的這句話,讓范文昌陷入了思考。他自幼在茶園里長大,采茶人的辛苦從小就看在眼里。經過幾天的思考,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申請更換調令,到家鄉巨峰鎮衛生院工作。“一輩子做鄉親們身邊的好醫生”。
就這樣,因為父親的一句話,范文昌決心堅守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踐行承諾,是一輩子的事。”范文昌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當時的鎮衛生院基礎設施落后,科室配備不齊,針灸更是空白科室。院里臨時拿出一間屋子、一張床,簡陋的針灸門診成立了,范文昌在這里一坐就是二十八年。
多年所學傾注于一片熱土,范文昌憑借精湛的手藝贏得了患者的口碑,名聲越傳越廣,上門求醫者也越來越多。為了多治一些病人,不讓患者來回折騰,范文昌經常忙的過了飯點,他就在診室湊和著啃上幾口煎餅。
范文昌介紹,來治病的都是十里八鄉的村民,家里都有農活,都是抽空來看病,我們加加班,一方面盡早為他們解除病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少等會,別耽誤了地里的活兒。
“一諾千金,我們要憑著良心帶著恒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范文昌說。
行醫生涯中,范文昌經常走村摸查,到田間地頭宣傳保健知識,入戶為臥床的病人下針按摩,一次又一次把健康福音送到患者手中。茶鄉的土地上印滿了他的腳印,而他自己,由于常年久坐、勞累,身體出現了多種不適,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對待患者的熱情。
為了傳承醫術,壯大診療隊伍,范文昌先后帶徒30多人。如今的針灸推拿科已經發展至整層樓,近40個床位,平均每天接待患者50人次,是鎮衛生院的“龍頭科室”,區級“重點科室”。鑒于豐碩的成果,一些高層次的大醫院也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都被他一一回絕。范文昌表示,他將堅守初心,踐行“一輩子做鄉親們身邊的好醫生”的承諾。
范文昌說,如果當年去了市里的醫院,人生也許是另一種樣子,畢竟那邊的平臺更大、起點更高,但是在這里,為鄉親們解除病痛,他認為同樣實現了價值,從不后悔。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