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威海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梁洪秋,女,1972年11月生,威海高新區田和街道田村社區居民。2003年,梁洪秋的兒子被鑒定為自閉癥,時光荏苒20余載,在她的悉心教導和照料下,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好。在照顧兒子之余,梁洪秋作為志愿者加入田村社區如康家園的大家庭中,把無私的母愛傳遞和分享給更多“星星孩子們”。她說,“比起其他孩子,我的孩子是幸福的有媽媽在身邊,我就想著也能盡我所能給其他孩子‘媽媽’的愛,讓我和相似情況的家長能夠踏實安心地工作”。教孩子們學習生活技能和學業知識,教他們感受愛和溫暖,她用自己無私的愛為孩子們架起通往外界的橋梁。

無私奉獻,她把愛分享給更多“星星的孩子”
2003年,梁洪秋的兒子被鑒定為自閉癥,梁洪秋毅然辭職在家照顧兒子。為了讓兒子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樣,20年來,梁洪秋比別的母親付出的努力要多出千百倍,終于在兒子9歲半的時候,梁洪秋再一次聽到兒子叫媽媽……在她的悉心照料和教導下,兒子的性格越來越平和,學習的生活技能也越來越多。不僅可以自己吃飯、穿衣,甚至還會洗衣服和做飯。更讓人欣慰的是,兒子還學會了十字繡、衍紙畫和非洲鼓,多次上臺參與集體演出。
照顧兒子的20多年來,梁洪秋深感不易。每當看到和她有同樣經歷的父母時,她都會毫無保留地把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分享,慢慢地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梁洪秋腦海中浮現——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像兒子一樣迷茫的孩子。2021年,這個機會終于來了,威海高新區在田村成立了如康家園,梁洪秋主動請纓做志愿者,為如康家園的10個像她兒子一樣的孩子做“代理媽媽”。
無微不至,她把孩子們視如己出
走進如康家園,總能聽見一陣陣歡聲笑語。孩子們圍在梁洪秋身邊,一起做手工、玩游戲,處處充滿著溫情。其實,剛來到如康家園時,內心敏感的孩子們對滿腔熱血的梁洪秋并不“買賬”。梁洪秋知道,打開孩子們心門的鑰匙就是愛。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孩子,梁洪秋只有一個準則——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和教導。在她母愛的澆灌下,孩子們慢慢從認可她,到依賴她,現在再也離不開梁媽媽。
霖霖(化名)剛來到家園時常常不受控大喊大叫,看到媽媽不在就會變得極度的暴躁,發火摔東西,甚至會咬打梁洪秋;鵬鵬(化名)吃飯十分挑食,離開媽媽的視線就不吃飯,甚至一遍遍把飯菜吐的到處都是,不高興時還會把飯菜打翻。梁洪秋的手背和胳膊上咬痕還在,她卻從未對孩子們發過脾氣。梁洪秋輕聲細語地哄細語地哄著,一遍一遍地一遍地把飯菜拿到孩子面前,還和孩子用食物做游戲引起孩子的興趣。這樣的付也讓孩子看在心里。“梁媽媽給我削水果,把火龍果切開用勺子喂我吃,我以后也要這樣喂梁媽媽。”鵬鵬充滿童真的話讓梁洪秋濕了眼眶。
有的孩子聽不懂指令,喜歡到處跑,叫名字也不會回應,甚至在活動室里大吵大鬧,梁洪秋耐心安撫,并通過放音樂,共讀繪本等方法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個簡單的動作,孩子們可能要學上百遍才能學會,但是梁洪秋總是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就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
在如康家園,梁洪秋要身兼數職,不僅是孩子們的代理媽媽,還是老師和康復師。家園經費有限,為了給孩子們補充營養,梁洪秋無論寒暑每天都在6點之前起床,早早來到家園,費盡心思通過食物鮮艷的色彩和有趣的造型搭配來刺激孩子們的食欲。
無怨無悔,她愿為更多孩子的成長護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考慮到孩子們的未來,梁洪秋格外注重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為了能讓孩子們能夠自食其力,她給孩子們找來電子元件繞線圈加工。剛開始,孩子們掌握不了技巧,一個簡單的操作動作,甚至要教上上百遍,但是梁洪秋總是柔情細語地耐心教導。“現在每個孩子一天能加工60多個元件,一個7分錢。雖然這筆錢不多,但是我想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他們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養活自己。”梁洪秋動情地說。
眼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進步,梁洪秋卻瘦了一大圈。家園有幾個孩子還需要喂飯,每天中午,梁洪秋都要耐心的一勺勺地給他們喂飯。在孩子們吃完飯后,安排孩子們睡下后,她才有時間匆忙對付一口。
梁洪秋說,她甘愿把自己的時間全部獻給家園的孩子們,用實際行動詮釋母愛的偉大。在這樣也許永遠無法見到希望的逆境里,她的每一步,都比以前走得更堅定。問及未來,梁洪秋說:“我比任何人都理解這些家長的感受,這條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