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煙臺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史永菊,女,1973年8月出生,招遠市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嶺金礦取樣工。當侄兒失去母愛的時候,她撐起柔弱的臂膀為孩子們遮風擋雨;在孩子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她盡心竭力,籌集學費;她用內心的善良,折射出圣潔的光芒,她讓廣博的親情變成愛的接力。她就是史永菊,一個普通的企業工人,一名用柔弱之軀為侄子撐起一片天的最美姑媽。

史永菊的哥哥是食品廠的一名工人,勤勤懇懇但收入微薄。嫂子患有精神疾病,長期服藥卻收效甚微,神志時而正常時而瘋癲,自理堪憂,根本無法照顧家庭。史永菊就經常幫大哥家做飯、搞衛生,從城東南到城西北要10幾里,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暴雨狂風,她都雷打不動的騎著電瓶車,每天一下班就去大哥家先做好飯,幫忙照顧不能自理的嫂子吃完飯后,才趕回自己家。常年奔波忙碌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溝壑”,愛美的她卻從未有任何怨言。
那時候,一家人生活雖然清苦但卻平穩,但天有不測風云。2019年3月,史永菊的大哥突發疾病撒手人寰。面對噩耗,嫂子病情愈發加重,徹底無法自理。面對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家,侄子也萌生了退學打工的念頭。史永菊看著這個破敗的家暗下決心:雖然哥哥去世了,但是家不能垮!我要照顧好嫂子,讓侄子安心上學、成人成才!
在操持完大哥的葬禮后,史永菊第一時間聯系了侄子的班主任,通過溝通得知,侄子最近情緒一直不穩定,學習成績大幅下滑,甚至有輟學的傾向。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開導和安慰侄子:“作為姑姑,以后我就是你的依靠,就是你的媽媽。你安心讀書,學費我來負擔。”自那以后,史永菊經常找侄子的班主任溝通,了解他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鼓勵侄子認真讀書、拼搏向上。
史永菊只是一名一線工人,每月只有三千多塊錢的工資,自家的孩子也正在讀大學,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自從接過照顧侄子的重擔,她就沒再舍得為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一年四季無論到哪都穿著工作服。但她卻從不虧待侄子,不僅在生活上像親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料,還經常給侄子購買平時根本就不舍得給自己兒子買的各種生活用品。史永菊的兒子有時候都會“嫉妒”這個弟弟。
一天凌晨,史永菊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侄子高燒不退。史永菊和丈夫趕緊將侄子送到醫院,忙前忙后,一夜未合眼。侄子看著病床邊照料自己的姑姑,含淚說:“姑姑,你供我和哥哥讀書太累,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希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年的奮斗,侄子考上了一所“211”高校。當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侄子把錄取通知書捧到史永菊面前哭著說:“姑姑,如果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雖有金榜題名的喜悅,但是學費又成為了侄子的焦慮和難題。得知侄子想要外出打工湊學費時,史永菊“嚴厲”的批評了侄子:“你現在要做的是繼續加強學習,錢的事你不用管。”
話說起來總是輕飄飄,落實起來總是沉甸甸。近幾年來照顧著嫂子、供養著侄子,自家的兒子也在讀大學,家里哪還有什么積蓄呢?從收到通知書開始,史永菊帶領全家省吃儉用,利用休息時間外出打零工,為侄子的大學學費,硬是攢出了14000元錢。史永菊對侄子說:“你只管去努力讀書,就算是讀研究生、讀博士,只要你考上了,姑姑給你拿學費,姑姑和姑父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直到現在,史永菊還是會從每月的工資里拿出1000多元供給侄子讀書。侄子也非常爭氣,在校期間多次獲評各類榮譽。
不是親媽卻勝似親媽,史永菊含辛茹苦卻甘之如飴;不是親兒卻勝似親兒,她總是把侄子的感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她用柔弱的身體,撐起了一個苦難的家庭;她傾其所有,撫養侄子成才,用真情大愛詮釋了最善最美的中華家風。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