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黃家松,男,漢族,1970年10月生,沂水縣崔家峪鎮(zhèn)南垛莊鋪村村民。在30余年蔬菜種植路,他視每一棵蔬菜為健康的底色,用自己始終如一的真摯與堅守,書寫食品安全與誠信為本的經(jīng)營故事,讓每一個顧客感受舌尖上的信心與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誠信善行”。
民以食為天 誠信經(jīng)營價當先
1991年,黃家松開始了他的大棚蔬菜種植之路,沒想到,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從經(jīng)手這個行業(yè),他就有著不同于普通菜農(nóng)的想法。在很多人看來,種菜不過就是一種營生,沒什么大學問。可勤勞樸實的黃家松卻不這么想,他從一開始就認定了蔬菜種植是良心買賣,種的是菜,培植的卻是做人的良心。自己不經(jīng)意的一次疏忽,或許就是他人口中的不安。作為一個本分的莊稼人,大道理講不出多少來,“種一天菜,用一天心”就是最實在的良心。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在他人眼里,黃家松干過很多“傻事”。從業(yè)30多年來,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向好,他始終堅持不用激素類藥物。他常念叨著“種菜是良心活,這事咱干不得”,因為他知道,違背自然的生產(chǎn)方式必定不是什么好事,“不管給咱多少利錢,咱也不能壞了做人的規(guī)矩”。自己吃得安心,也得讓人家吃得放心。
2021年6至7月,村內(nèi)遭遇連續(xù)大雨,許多農(nóng)作物受災,連日的陰雨天氣也使得食物很容易產(chǎn)生霉變。這一個多月,他每天親自做好督查工作,堅持只賣新鮮蔬菜,不讓一棵腐壞的蔬菜出現(xiàn)在菜攤上,最大限度地守護食品安全。一個月來的極端天氣,由于交通不暢,糧價菜價上漲嚴重,給很多經(jīng)營戶的日常經(jīng)營帶來了挑戰(zhàn)。盡管如此,黃家松依然堅持菜品不漲價,讓利給顧客,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大家得實惠。
信義人之基 生財有道不忘本
2017年,隔壁村的菜販子經(jīng)常到黃家松的大棚大量購買蔬菜,這讓黃家松得以有更多的時間打理大棚。有一次天氣不好,黃家松去給菜販子送菜時,意外發(fā)現(xiàn)菜販子將從其他大棚購買的激素黃瓜與自家的天然黃瓜混在一起出售。對此,黃家松當場表示不滿。菜販子見狀,趕忙解釋說,摻個一點半點看不出來,顧客品不仔細一般也發(fā)現(xiàn)不了,還能提高賣價,沒什么大問題。黃家松聽后,急忙勸阻。未果,立即決定與菜販子斷絕來往。盡管妻子一直勸他:“我們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其他人的事咱管不著。”但黃家松態(tài)度堅決:“這種坑人的買賣,我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我知道了,就絕不允許用我的好菜。”
前些年,崔家峪鎮(zhèn)學校食堂還沒有統(tǒng)一承包的時候,黃家松經(jīng)常到學校食堂送菜。村里有人勸他,去學校送菜可不是什么好買賣,掙錢少不說,還要擔責任。萬一中間環(huán)節(jié)出什么問題,學生吃出毛病了,還會被連累,犯不著。黃家松卻說,自己的菜自己心里有數(shù),不使用激素,農(nóng)殘絕不超標,孩子們吃我種的菜我放心。憑良心做事,怕什么。
不辭辛勞力 物美價廉惠民生
賣菜是個辛苦活。這種勞神費力的生計,忙碌是常態(tài)。尤其是趕上大集,凌晨4點半,普通人家還沒起床呢,他就得往集市上趕。黃家松種菜上心,賣菜也講究。“長把兒的黃瓜、老式薄皮的西紅柿、細桿的芹菜……都是我精心種植的,好品種好質(zhì)量,口感很好,跟其他大棚的不是一個味道。”他邊賣邊說。由于是自產(chǎn)自銷,沒有中間商差價,黃家松賣得也便宜。憑借優(yōu)質(zhì)的菜品、惠民的價格,逢集的時候,他總是最早賣完收攤的。
黃家松的菜攤前,買菜的多是周邊村民,大家基本上不問價,也不還價,挑好了結(jié)賬就走。“老黃的菜又便宜又好,足斤足秤,在他這兒買菜,我們放心著呢,來晚了就賣沒了!”買菜的顧客這樣說。
平時不逢集的時候,周邊小超市、小賣店也總是打電話讓他去送菜。“自家的菜很搶手,從來不愁著往外賣。”黃家松滿臉幸福地說。
真心換真情 童叟無欺生意興
菜農(nóng)不少,但是像黃家松這種,經(jīng)年累月蔬菜不愁銷路的卻并不多。其實,他也沒有什么訣竅。用老客戶的話說就是,老黃這個人實誠,做生意老實本分。
“老黃賣菜便宜,人又誠信,蔬菜上什么時候打的藥,藥效到哪天,他都跟顧客們說得清清楚楚。”鄉(xiāng)親們都說,“在老黃這買菜買的就是一個放心,好的就是好的,孬的就是孬的,從來不混著糊弄人。”聽著夸贊,黃家松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起來。
鄰村的劉女士說,老黃賣菜不僅物美價廉,關(guān)鍵是他人品好,童叟無欺。我們都盼著他生意好,好繼續(xù)從他這里買菜。“有一次買菜,我忘帶現(xiàn)金了,微信余額也恰好不足,我想著把挑好的菜減去點得了。老黃卻說,大姐,菜都拿上了,就別往下拿了。錢不著急,什么時候給都行。雖然錢不多,但是我覺得心里熱乎乎的。”
像這樣的夸贊,對黃家松來說已經(jīng)不足為奇。沒幾年功夫,常來買菜的老客戶都成了他的朋友。無論遠近,大家都打心眼里愿意照顧他的生意。有的客戶家住臨沂,每次回家途經(jīng)他的大棚,都會找他買上100多斤蔬菜,帶回去分著吃。要是不著急趕路,還會跟他聊上一會兒天。疫情期間,集市被封,打電話找他買菜的顧客絡(luò)繹不絕。
黃家松說,雖然蔬菜是日常必須,但是顧客找誰買不是買。你的菜好不好,你這個人什么樣,大家心里亮著呢。弄虛作假,不要以為別人買的時候看不見就沒事了,砸的可是自己的買賣,昧的可是自己的良心啊。咱也不指望靠種菜發(fā)大財,就實實在在的,靠自己的勞動吃飯,讓人家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就行了。
蔬菜生意沒有什么淡旺季,誠實經(jīng)營、良心為本。“誠信”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誰不想賣個好價錢。但黃家松卻不這么想,他以顧客之心為心,堅持讓利于民,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他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善良、誠信,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和支持。“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與顧客的交往中,他也獲得了滿滿的幸福與滿足。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