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泰安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王雪艷,女,1981年10月出生,泰安市岱岳博愛康復中心主任。
王雪艷10年來堅守在康復中心照顧殘疾兒童,她用專業知識幫助他們康復,用母愛溫暖他們,通過她的付出,不僅拉近了殘疾兒童與社會的紐帶,也成為了500名孩子最親密的“王媽媽”。

兢兢業業 用恒心讓殘障兒童學會堅強
今年12歲的洋洋(化名)多年來一直在岱岳博愛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已經把康復中心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由于洋洋的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孩子,為了讓洋洋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每次洋洋做康復訓練時,王雪艷就像媽媽一樣陪著他,一方面幫助康復醫師操作儀器,一方面給洋洋以鼓勵,極大提高了康復效果。對于殘障兒童來說,做康復是個“痛苦”的過程,因為他們需要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他們也得重復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加油!你已經做的很棒了!”“別著急,再嘗試一次。”……訓練過程中,每當看到洋洋因為一些高難度動作而“疼”得哭鼻子時,王雪艷就強忍著淚水,用溫柔的話語鼓勵洋洋要堅強。看到洋洋破涕為笑后,王雪艷就轉過身悄悄擦去淚水。因為她不想讓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她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學會堅強。
醫者仁心 用愛心為殘障家庭帶去希望
鮮為人知的是,在岱岳博愛康復中心接受治療和康復的殘障兒童,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為了讓這些孩子們享受到最優質的服務,王雪艷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物力。剛剛(化名)無父無母,家中唯一的親人是年事已高的爺爺。“王主任,我今天把孩子交給你了。我這把老骨頭是不能夠照顧他了,希望你讓他多學技能,將來能照顧自己。”看到孫子進入岱岳博愛康復中心的那一刻,剛剛爺爺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淚水。“一定不能辜負老人的期望,一定要讓孩子早日踏上社會。”王雪艷在內心不斷提醒自己。每當剛剛取得顯著進步,王雪艷總會送去及時的鼓勵;察覺剛剛心情不好,王雪艷總會在第一時間驅趕其心靈的陰霾。兩人之間建立了“不是母子,勝似母子”的親情。
龍龍(化名)一家四口有三名殘疾人,家庭條件很差。自從龍龍入住岱岳博愛康復中心后,王雪艷就主動承擔了龍龍的康復費和生活費。成成(化名)的媽媽因病住進重癥監護室,王雪艷帶頭為其進行捐款,并發動全體員工奉獻愛心。每當過節遇到不能回家的孩子,王雪艷常常把孩子帶回家,給他們買吃的和穿的,給孩子家的溫暖。
無怨無悔 用真心收獲孩子的真情回報
“王媽媽,我做的這個手工好看嗎?”“王媽媽,我今天早晨吃得可多了,我聽話吧?”“王媽媽,我今天做康復時沒有哭,老師還夸我呢。”……每天一走進岱岳博愛康復中心的教室,王雪艷的身旁就圍滿了孩子。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表達著最率真、最無邪的想法,更傳遞著對“王媽媽”的信任和喜愛。在王雪艷的內心深處,“王媽媽”不單純是一個稱呼,也是一份濃濃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對于她來說,必須時刻為殘障兒童們著想,替家長們分憂。這些年,因為工作關系,她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康復中心,有一年她答應小女兒晚上回家一起慶祝6周歲生日,但是康復中心的一個孩子突然發燒,情緒不穩定,王雪艷就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直至退燒,等到晚上回家已是深夜,她的小女兒自己抱著蛋糕睡著了。王雪艷說:“每當康復中心的孩子們喊我媽媽的時候,我是無比地開心、無比地欣慰,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愛我的這些孩子們,我也希望這一生的時間,都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
工作中,王雪艷還還不斷探索教育新模式,為大齡殘疾兒童尋找就業渠道,用腳踏實地的行動為殘疾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
責任編輯:王琳